巴烏特症候群

巴烏特症候群

“巴烏特症候群”是心理學上的一個理論,是指職場人士如果總是在拚命工作,很可能有一天,身體就像爆炸的高壓鍋一樣,失去了動力。

簡介

一九八O年,紐約的心理學家佛洛第巴卡提出了巴烏特症候群,其定義是:一生都拚命地工作,突然有一天,就象馬達燒壞了一樣,失去了動力,陷於動彈不得的狀態,也就是耗盡了體力、精力的能源而導致疲倦的一種症狀。

症狀表現

焦慮、健忘、與他人的情感投入低……這是現代人為了求生,耗盡了體力、精力的能源,精神得不到放鬆而導致疲倦的一種症狀。這種情況其實也就是職場心理壓力發展的表現。

來源

巴烏特症候群來自工作壓力巴烏特症候群來自工作壓力

現在的你也許工作在一個不錯的公司,有著不錯的職位,拿著不錯的薪水,每天衣著光鮮,兢兢業業,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業績;你是上司的左膀右臂,他也曾告訴你,會給你很多大展拳腳的機會。仔細想想看,似乎一切都在預示著你的未來是多么美好。可是,在某個失眠的夜晚,你終於發現在這“美好”的背後,卻是你幾乎無法承受的巨大壓力。

幾乎每個職場人士都能或多或少地感覺到壓力的存在。在上司嚴苛的要求下,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甚至是家庭與工作之間產生矛盾時,壓力便產生了。而且你還要不斷給自己加壓,懼怕被別人超過,自己的工作就會出現危機。

案例

美妮在一家大公司做管理,業績很突出,是同事羨慕的對象。但是美妮卻並不開心,雖然自己業績好,但公司外部競爭太過激烈,自己也有被辭退的危險,而且公司內部也有很多人對她的位置虎視眈眈,只能不斷給自己施加壓力,像個高壓鍋一樣超負荷地工作,有時候為了完成一項任務要連續兩天不睡覺。如此的辛苦終於讓她承受不住了,先是健康上亮起紅燈,接下來原本駕輕就熟的工作也開始出現了問題。美妮想,自己的壓力鍋大概快要爆炸了。

調整方法

1.記住好的,忘記壞的。
要知道,一個人心情的好壞並不完全取決於總遇上好事,還是總遇上壞事,而是取決於你是記住了好事,還是記住了壞事。
2.學會給自己積極的暗示。
多對自己說一些“我能行”“我很堅強”“我喜歡挑戰”之類的暗示,就能影響你的心態,進而影響你的行為及其行為的結果。
3.學會放棄,同時珍惜擁有的事物。
對於自己所擁有的事物往往不會珍惜,這是人類的劣根性,然而一旦失去了,就會倍感它的珍貴。所以,如果你想要的東西太多,不妨進行適當的放棄,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4.努力提升工作能力。
如果你能輕鬆勝任工作,你就不會感到太大的壓力,即使有的時候有一點,也能以坦然的態度去面對。
5.把工作中積極的一面找出來。
工作雖然枯燥,但也一定有一些可以享受的樂趣。想想看,最初選擇這份工作的理由是什麼?體驗到工作中的快感,壓力自然會減輕。
6.激活你的感情。
親吻和微笑,都是緩解壓力最好的方式。因此,如果你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愛情的滋潤,或者同愛人的感情生活已經變淡,那么,是時候行動起來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