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謬

語出:《後漢書·獨行傳·陸續》:“事畢, 興 問所食幾何? 續 因口説六百餘人,皆分別姓字,無有差謬。”《新唐書·崔善為傳》:“督工徒五百營 仁壽宮 ,總監 楊素 索簿閲實, 善為 執板暗唱,無一差謬。”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珊瑚》:“主疑似舊金,以翦刀斷驗之,紋色俱足,無少差謬。”

拼音

chàmiù 

注音

ㄔㄚˋㄇㄧㄡˋ

引證解釋

錯誤;差錯。《後漢書·獨行傳·陸續》:“事畢,興問所食幾何?續因口説六百餘人,皆分別姓字,無有差謬。”《新唐書·崔善為傳》:“督工徒五百營仁壽宮,總監楊素索簿閲實,善為執板暗唱,無一差謬。”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珊瑚》:“主疑似舊金,以翦刀斷驗之,紋色俱足,無少差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