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紅糖

巧家紅糖

巧家紅糖,也叫巧家小碗紅糖,是雲小南品牌旗下代表產品。產自巧家縣金沙江沿岸,精選當地優質白玉蔗為原料,以“牛尾灶”連環鍋”工藝手工熬制,是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自晚清以來,享譽國內外市場,已有283年歷史,是雲南古法紅糖代表之一。

產品簡介

雲小南巧家紅糖含糖量在95%左右,製作過程需經過甘蔗採收、榨汁、開泡、趕水、出糖、打沙、成型等多個步驟,過程中完全採用物理方法使甘蔗中的糖分進行結晶。完整保留紅糖中的天然成分和微量元素,是溫補佳品。

巧家紅糖巧家紅糖

代表產品

不添加現代工藝中的硫磺、磷酸、石灰等,不添加防腐劑、色素、抗結劑、助劑等,保留了甘蔗中的營養成分,區別於現代工業批量生產的紅糖、赤砂糖產品。雲小南代表產品有塊狀紅糖(俗稱巧家小碗紅糖)、紅糖顆粒(紅糖粉)、紅糖原漿(紅糖飲)等。

製糖工藝

榨汁
當天砍的甘蔗必需當天榨汁熬制。榨匠榨汁前,會將甘蔗清洗乾淨,晾乾水分後向榨滾內“餵”甘蔗,“渣渣匠”負則負責蔗渣,相互配合,將每根甘蔗復榨3次,過濾後將甘蔗汁送入鍋內。
熬制
無口連環鍋一字排開,甘蔗汁注入前2口大鍋中以猛火煮沸,翻滾的蔗汁涌動起無數的泡沫,將殘留的甘蔗汁中的蔗渣與雜質一一浮出。
放糖灰
當白色的蒸汽和香甜的甘蔗氣味籠罩整個糖坊時,就到了製糖最關鍵的步驟,放糖灰,這是考驗技術和經驗的一步,也是決定紅糖成敗的一步,沒有數十年磨鍊的老匠人,根本無法準確拿捏好分寸。
點糖油
汁水漸濃,待泡沫漸小時,將熬得濃稠的糖汁舀入第三口鍋內繼續熬煮,水分將乾未乾之際,迅速將糖稀舀入後兩口鍋中,瞅準時機,往鍋內加入花生加菜籽油煉至的“點糖油”,糖油完全壓住糖分的同時,能進一步蒸發糖漿中的水分。
攪拌
當糖汁熬得粘而不斷時,老糖匠將糖漿舀入糖缸中,以小木棍進行攪拌,攪拌過程必需持續發力,適時加入冷水,冷熱反應下,糖塊酥化,糖稀變沙,口感才能達到最佳值。
定型
糖稀變沙後就可以入模了,模具是事先消過毒的小碗,依次擺成50x8的長方形,乾淨利落的將糖稀一勺一勺倒入小碗內,待糖塊凝固後,傳統手工製成的紅糖就成了。

巧家紅糖巧家紅糖

營養價值

1、紅糖中富含的胡蘿蔔素、核黃素、煙酸、胺基酸、葡萄糖等,能加速皮膚細胞的代謝,有效修復皮膚細胞的損傷,具有強效的抗氧化作用。
2、紅糖中富含豆甾醇、苯油甾醇等抗氧化物,能有效對抗衰老,使皮膚細胞在排毒後迅速生長,避免出現色素反彈,具有美白潤膚的效果。
3、紅糖中富含鐵、鋅等微量元素,具有刺激機體造血的功能,能夠讓機體保持健康,肌膚保持紅潤之色。
4、紅糖對婦女月經順暢有幫助,可讓身體溫暖,增加能量,活絡氣血,加快血液循環,月經也會排得較為順暢,每日飲20g-40g,暖宮止痛效果明顯,症狀較重時可適當增加飲用量與次數。
5、中醫認為,婦女產後身體多淤,且八脈空虛,每致腹痛,以紅糖“通淤”或“排惡露”,能達到止痛的作用,同時活血益氣,利腸通便。
6、中醫營養學認為,紅糖性溫,通過“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來發揮補血作用。相對而言,白糖雖味甘,然其色白性平,補血的效果遠不及紅糖。常喝紅糖水,能補充能量、增加血容量,有利於產後體力的恢復,且對產後子宮的收縮、恢復、惡露的排出以及乳汁分泌等,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紅糖真偽鑑別

1、看外形:

巧家紅糖——紅褐色塊狀、無黑點、沙線明顯,遇水易溶,濾水無渣,糖體有小氣泡產生。

次級紅糖——結塊或受潮溶化

劣級紅糖——溶化流鹵,有雜質,糖水溶液中可見沉澱物或懸浮物。

2、聞氣味:

巧家紅糖——具有甘蔗的清香味。

次級紅糖——氣味正常但清香味淡。

劣級紅糖——有酒味、酸味或其他外來不良氣味。

3、嘗滋味

巧家紅糖——口味濃甜帶鮮,微有糖蜜味,不酣不膩。

次級紅糖——滋味比較正常,只有甜味,沒有香味。

劣級紅糖——有焦苦味或其他外來異味。

真紅糖真紅糖

品牌文化

2013年,雲小南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誕生,自誕生之日起,堅持“品質至上”的文化理念,致力於發掘純植物優品,傳播正確的養生方式,讓每一個消費者都能吃到放心的食品。

重要事跡

事跡一:

巧家紅糖以色彩鮮、式樣好、雜質少,馳名雲南,遠銷青海、西藏地區。據傳,在建國初期全國性會議上,西藏自治區代表向周恩來總理請求,希望能保證巧家小碗紅糖對西藏的供應。40年代國內出版的《中國上特產大全》、《雲南特產風味指南》、《雲南地方產品》、《昭通地區土特名產志》等書,均將巧家紅糖作為專列條目介紹。
事跡二:

2018年4月21日晚7:30,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大型人文紀錄片《傳承》第二季第二集《絕技》,用五個故事講述那些隱藏在山川湖海中,帶著祖先勞動生產智慧的絕妙技能,其中一個故事講述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巧家小碗紅糖的熬制獨門絕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