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故事精講

《左傳》的作者歷來頗有爭議。 一鼓作氣10 齊王納諫13

內容介紹

《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漢代傳注《春秋》的有五傳,後來《鄒氏傳》和《夾氏傳》亡佚,只有《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流傳下來,合稱“春秋三傳”。《左傳》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諸多方面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其記事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訖魯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是傑出的歷史著作,被譽為“立言之高標,著作之良模”(劉知幾《史通·煩省》)、“史之極也”(朱彝尊《經義考》)。
《左傳》的作者歷來頗有爭議。漢代司馬遷、班固都認為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漢書·藝文志》記載左丘明在口授《春秋》以教弟子時,怕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用事實來補訂《春秋》,作《左氏傳》。清代經文學家則認為《左傳》是劉歆託名改編。現在通行的說法是,《左傳》乃戰國初期人根據各國史料編成的,可能並非出於一人之手。
《左傳》中的許多故事後來演繹成了成語,如“一鼓作氣”(曹劌論戰)、“唇亡齒寒”、“退避三舍”、“鞭長莫及”、“楚材晉用”等等,這些都印證了《左傳》的史學和文學價值。

作品目錄

前言
1 掘地見母
2 大義滅親
3 衛宣公殺太子急
4 君臣相爭
5 楚武王伐隨
6 厲公執鄭
7 公孫無知之亂
8 一箭之仇
9 一鼓作氣
10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11 仙鶴坐車
12 齊王納諫
13 唇亡齒寒
14 驪姬之亂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