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和經濟成長的比較研究

內容介紹

《工業化和經濟成長的比較研究》是作者80年代研究的新成果。 1986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經濟計量模型,通過多形式的比較研究,考察了二次大戰後開發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分析了結構轉變同經濟成長的一般關係;剖析了影響工業化和經濟成長的各種因素,特別是貿易政策和生產率增長的作用,並概括出外向型、中間型、內向型三種各具優劣的發展工業化型式。
本書所提出的理論思想及其具有特色的實證研究和比較研究方法對於各國發展戰略的制訂、經濟 理論研究具有借鑑意義。作者所主張的將投入產出模型、一般均衡模型、計量模型結合起來,綜合運用的方法論,對於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也可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 引言
1 議題
2 研究設計
3 讀者指南
第1篇 結構轉變
二 增長和結構轉變
1 增長因素
2 均衡增長
3 非均衡增長
4 結構轉變
三 結構轉變的典型類型
……
四 準工業國家
……
第2篇 工業化的經驗
五 多部門比較分析
……
六 貿易戰略和增長階段
……
七 相互依賴與產業
第3篇 生產率和結構轉變
八 生產率增長和要素再配置
……
九 準工業國的經濟成長:統計分析
……
十 製造業的生產率增長
……
第4篇 發展戰略
十一 可供選擇的發展道路
……
十二 綜合:增長與結構

作者介紹

霍利斯·B.錢納里,哈佛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 世界銀行經濟顧問,1918年生於維吉尼亞洲,1950年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68年獲荷蘭經濟學院榮譽博士。他曾任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國際開發署副署長、世界銀行副行長等公職,1965年起任哈佛 大學教授至今。他還是世界經濟計量學會會員、美國文理研究院研究員。 錢納里長期從事經濟發展、產業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產業聯繫經濟學》(合著,1959年)、《工業化進程》(1969年)、 《發展計畫研究》(1971年)、《發展型式,1950-1970》(合著,1975年)、 《結構變化與發展政策》(1979年)等。
在50年代,錢納里最先運用影子價格理論進行投資項目分析,從而發展了微觀計畫理論;他還在投入產出論理基礎上,推進了有關產業之間的聯繫的研究;在60年代,錢納里等人一同提出了兩缺口模型,將投資、儲蓄和進出口同引進外資聯繫起來,成為各國分析國內國際經濟關係的重工具。在80年代,錢納里等人提出的“發展形式”理論,將研究領域延伸到低收入的開發中國家,認為投資和儲蓄只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對於發展,重要的是經濟轉變,因而強調對結構變動的各種制約因素的分析,如收入水平、資源稟賦、人口規模、政府的政策和發展目標、國際資本、國際先進技術、國際貿易環境等,從而揭示了經濟發展的“標準型式”和各自的不同特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