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瀆

語出: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考功名》:“其為天下除害也,若川瀆之瀉於海也,各順其勢,傾側而制於南北。” 晉 左思 《吳都賦》:“谿壑為之一罄,川瀆為之中貧。”《魏書·郭祚傳》:“ 蕭衍 狂悖,擅斷川瀆,役苦民勞,危亡已兆。”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隱秀》:“夫隱之為體,義生文外,祕響傍通,伏采潛發,譬爻象之變玄體,川瀆之韞珠玉也。

拼音

chuāndú

解釋

泛指河流。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其為天下除害也,若川瀆之瀉於海也,各順其勢,傾側而制於南北。”晉左思《吳都賦》:“溪壑為之一罄,川瀆為之中貧。”《魏書·郭祚傳》:“蕭衍狂悖,擅斷川瀆,役苦民勞,危亡已兆。”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隱秀》:“夫隱之為體,義生文外,秘響傍通,伏采潛發,譬爻象之變玄體,川瀆之韞珠玉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