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行

《嵩山行》是201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昆叔。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嵩山行》主要內容簡介:周昆叔先生是地質與地球物理學專家,在第四紀地質和花粉分析研究方面

嵩山行

成績卓著。20世紀80年代,他受到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倡導的“全球環境問題”研究課題的啟發,提出了“環境考古”的科學理念,1989年在《第四紀研究》上發表了《北京環境考古》的論文,此後全力投入到中原環境考古的研究工作中,1990年在西安召開了首次全國環境考古學術會議,於1991年由他主編了《環境考古研究》第一輯。後來,又親自參加了洛陽皂角樹和澠池縣班村兩個考古遺址的發掘,環境考古研究的成果在《洛陽皂角樹》考古發掘報告中公布。在此期間“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環境考古專業委員會”成立,周昆叔先生擔任主任。先後召開了兩次全國環境考古學術會議,由他主編了《環境考古研究》第二輯和第三輯,還出版了《花粉分析與環境考古》一書。李學勤先生在《中華文明和嵩山文明研究序》中說:“周昆叔先生是我國環境考古學科的主要倡導者和奠基人。”這一評價我認為是恰當的。

作者簡介

周昆叔,湖南省株洲市人,1934年2月出生。第四紀地質、第四紀孢粉分析與環境考古學家。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退休研究員,兼任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環境考古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和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副會長、登封市顧問等。1956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生物系,同年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事創建我國第四紀孢粉分析實驗室工作,為開拓我國第四紀孢粉分析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為我國全新世地層做了奠基研究。1987年在我國提出和力倡環境考古學研究,是其主要奠基人。他提出周原黃土、嵩山文化圈、河、濟、準三水文化科學理念,以及論述我國黃土文化、農業文化、天地之中、文化加速演進等,有力地推進了我國環境、人、文化關係研究。撰寫論文100多篇,主編或參加主編《環境考古研究》(第一,二、三輯)、《洛陽皂角樹》與《中華文明與嵩山文明研究》(第一輯)。出版論文集《花粉分析與環境考古》和專著《鑄鼎原覓古》與《環境考古》等。

圖書目錄

序一 許順湛

序二王福松

心扉(代自序)

壹 理論探討

文化加速演進論——信息傳遞影響文化演進

貳 河南建設

論再現豪放中州

登封市·嵩山文化圈·嵩山文化產業

國家要務——建議儘快把登封建成“天地之中”國家級文化產業園

叄 嵩山文化

嵩山神韻

嵩山頌

天地之中——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

天地之中歌

天地之中三字經

嵩山行

少林寺夜敘

淺議嵩山少林文化復興

高山高人

嵩山根雕藝術

嵩山奇石藝術

千年古樹復開花登封窯火再輝煌

具茨山巨石文化一瞥

箕山日月星辰岩畫的發現

許由史跡考察紀要

嵩山掠影

肆 人生絮語

“雙節”思國興

祖國中興期間的科學生涯

邊緣科學最佳視點

暑趣

俄羅斯印象

魅力埃及

訪問泰國

附錄

附錄一 論嵩山文化圈

附錄二 再論嵩山文化圈

嵩山情緣(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