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齒象

嵌齒象

嵌齒象生活在二百至三百萬年前,體高約3米,體形近似長頸乳齒象。下頜伸長,上面有一對並列的象牙,上頜的象牙向下前方伸出。以多汁植物為食。

基本信息

簡介

嵌齒象嵌齒象

嵌齒象屬長頜乳齒象中的最基本的一屬。上門齒相當長大,向下並向外稍彎曲;下頜聯合部引長成喙嘴狀,嵌在二側上門齒中間,故名嵌齒象,下門齒微向下彎曲,橫切面趨向扁平。頰齒的齒尖成圓錐形(乳頭狀)。附尖發達,磨蝕後三葉形圖案清楚,中間頰齒有三個橫脊。

分類

嵌齒象在分類系統中屬長鼻目(proboscidea)乳齒象亞目(Mastodontoidea)嵌齒象科(Gomphotherium)嵌齒象屬(Gomphotherium),在我國青海、甘肅、山西、貴州、內蒙、雲南、安徽、廣西有過發現,大約有十餘種。、

分布

世界各地除澳大利亞以外,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均有發現。嵌齒象生存環境適合於森林、草地、河流域湖泊地區。它們身軀比較低矮,但四肢強壯,善於行走,遷徙能力很強,不少種類分布極廣。

食物

1嵌齒象

主要是多汁的植物枝葉。

主要特徵

1嵌齒象

頭骨相對較寬,額部比真象較少隆起,眼眶向後退縮,位於第三上臼齒上後方位置:吻部向前伸出,頜骨形成長的喙。上門齒長大向下彎曲,外側面有一條較寬的釉質層條帶;下門齒短小微向下彎曲,牙齒橫切面趨向扁平;頰齒齒尖呈圓錐狀,附尖發達,經磨蝕後形成三葉形圖案;下額聯合部引長成喙嘴狀,嵌在兩側上門齒中間。

山西大同發現嵌齒象臼齒化石

1嵌齒象化石

早期濕熱,逐步轉向更新世中期溫熱,有時涼爽,有時乾燥。動植物的種類除少數在更新世早期滅絕以外,其餘大部分存活下來。嵌齒象就是在更新世中期的早期階段(距今20萬年前),作為更新世早期殘留物種滅絕的,與它們同時滅絕的還有長鼻三趾馬蹄兔等。此次在大同出土的嵌齒象臼齒化石是下頜右側第三臼齒,化石保存基本完好,有四個橫脊,齒冠較低,齒尖呈圓錐形,齒的谷部有小錐,白堊質發達,齒帶幾乎缺失,齒根粗大向後毒疊驥翁韃蠢傾斜。石化程度較高,表面釉質層較厚,直觀上有玉質感。目前種的鑑定暫定為“大同嵌齒象”。正式定種還需進一步與相關地區化石作橫向和縱向的比較研究,並和有關專家深入探討後決定。嵌齒象的生存年代一般認為在新生代第三紀中新世早期(距今約500萬年前),到第四紀更新世早期(距今約100萬年前)開始趨於滅絕,僅有少數殘留種持續到更新世中期早期(距今約2O萬年前)。這次我們確定的嵌齒象臼齒化石時代,主要考慮了化石埋藏地第四紀更新世河湖相沉積,大同火山噴發時間,分布的物質,火山灰在化石出土層位帶狀分布,叉結合了大同市天鎮、陽高、新榮區、大同縣等地區歷年來已出土動物化石種類、地質時代等諸多岡素,綜合確定為距今約2O萬年。歷年來在大同盆地周邊地區河湖相沉積層中發現第四紀動物化石計有30多種,包括:食蟲目(Lnsectivora)、兔形目(Lagomopha)、齧齒目(Rodontia)、長鼻目(Probosciden)、奇蹄目(Perissodacyyla)和偶蹄目(Artiodactyla)。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象化石在大同城周圍屢有發現,主要分布區域集中在大同城東盆地東部邊緣,新生代第四紀河湖相沉積層中。據統計已發現的象化石地點有8處,能鑑別的象化石種類有:猛瑪象(Mammuthus)、納瑪象(Palaeoloxodon)、劍齒象(Stegodon)。此次發現嵌齒象臼齒化石,從時代到屬種,從保護程度到象化石部位,都足一次重要的發現。從古脊椎動物演變進化和分布發展角度看,大同嵌齒象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國嵌齒象分布的區域空白,對研究其分布規律,遷徙路線,滅絕原因有著重要參考價值。這一發現在大同尚屬首次,使已命名的許家窯動物群早期物種義增添了新的成員。為研究大同地區新生代第四紀早期地質、古地理環境、古氣候,舊時器與古人類考古,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