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幽憤詩

嵇康幽憤詩,是三國時期嵇康的一首重要作品,據史載,這首詩為嵇康因呂安事被冤陷囹圄憂憤不平所作。抒寫生平憂鬱和對時世的憤慨。鮮明地表現出他的清醒理智與耿介個性之間的深刻矛盾,顯示他反對司馬氏集團的政治態度。

作者:嵇康 年代:漢
嗟余薄祜。
少遭不造。
哀煢靡識。
越在襁緥
母兄鞠育。
有慈無威。
恃憂肆妲。
不訓不師。
爰及冠帶。
憑寵自放。
抗心希古
任其所尚。
托好老莊。
賤物貴身。
志在守朴。
養素全真。
曰余不敏。
好善闇人
子玉之敗。
屢增惟塵
大人含弘。
藏垢懷恥
民之多僻。
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
顯明臧否。
感悟思愆
怛若創痏。
欲寡其過。
謗議沸騰。
性不傷物。
頻致怨憎。
昔慚柳惠
今愧孫登。
內負宿心。
外恧良朋。
仰慕嚴鄭。
樂道閒居。
與世無營。
神氣晏如。
咨予不淑。
嬰累多虞。
匪降自天。
寔由頑疎。
理弊患結。
卒致囹圄。
對答鄙訊
縶此幽阻
實恥訟寃時不我與
雖曰義直。
神辱志沮。
澡身滄浪。
豈雲能補。
嗈嗈鳴鴈。
奮翼北游。
順時而動。
得意忘憂。
嗟我憤嘆。
曾莫能儔。
事願違。
遘茲淹留。
窮達有命
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
善莫近名。
奉時恭默
咎悔不生。
萬石周慎。
安親保榮。
世務紛紜。
祗攪予情。
安樂必誡。
乃終利貞。
煌煌靈芝。
一生三秀。
予獨何為。
有志不就。
懲難思復。
心焉內疚。
庶勖將來。
無馨無臭。
採薇山阿。
散發岩岫。
永嘯長吟。
頤性養壽
神聖的命運啊
開始在母親惜愛的襁褓
快樂的童年啊
家人的撫育什麼都不曾缺少
從什麼時候開始
向未來的人生宣驕
那繁富的禮節
忘得如六月的雪消
古代的風啊吹到現在
現在的人間啊
凡凡了了
吵吵鬧鬧
那一次上山採藥
遇見死而復生的莊老
一千年過去了
他們依舊年少
一千年的山中歲月啊
他們說說笑笑
我問我的索要
我將仙人的法則領教
仙人一去不復返
青山隱隱水迢迢
三十年過去如雲煙
親人啊
深深的在泥土中藏逃
三十年的疲勞
三十年辛苦難煎難熬
多么熱烈啊
陰涼的竹林品嘗佳肴
多么憤怒啊
竹林發出六位凡人的號叫
難道啊
琴弦一張
煩惱就可以忘掉
琴弦一張
死去的靈魂又將人圍繞
人生啊
今日屈就於奸侫的人豪
不如那自由的翔雁
順從時間的方向游遨
不如那金黃的菊花
在秋風中開得正好
不如那湛藍的江水
源遠流長
碧水滔滔
生命就要斷送於閃耀的鋼刀
忽然記起友人諄諄的訓導
嵇康啊
你的心只存悔懊
即使在浩瀚的滄浪洗澡
你的悔過啊
勝過大海的波濤
高峻的群山
靈芝草長出了幼苗
四個月過後
它便進入長生的歌謠
嵇康啊
你的來到
一生飄搖
如果來生
可以再一次逢遭
自己像無聞的野草
自己像散發的漁樵
野草叢潛伏著昆蟲的鳴叫
山谷中傳來漁樵的呼嘯
【作者小傳】:(224--263) 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字叔夜,譙郡銍(今安徽 宿縣西南)人。與魏宗室通婚,官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為“ 竹林七賢”之一,與阮籍齊名。因聲言“ 非湯武而薄周孔”,且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遭鍾會構陷,為司馬昭所殺。在哲學上,受老莊思想的影響,提出“ 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說,對禮教表示憎惡。其文“ 思想新穎,往往與古時舊說反對”《魯迅語》,《與山世源絕交書》、《難自然好學論》等,皆其代表作。詩長於四言,風格清峻,《幽憤詩》較有名。所撰《聲無哀樂論》,認為同一音樂可以引起不同的感情,斷言音樂本身無哀樂可言。善鼓琴,以彈奏《廣陵散》著名,並曾作《琴賦》,對古琴奏法及表現力,作了細緻生動的描寫。有《嵇中散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