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財經大學晉商與票號博物館

博物館介紹

博物館集收藏、展示、研究於一體,收藏與展示並舉,科研與教學並重。是我校傳承晉商文化,弘揚晉商精神的重點學術陣地。 晉商文化源遠流長,其發展可追溯到先秦時代,那時在晉南就開始了“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業活動。在唐宋時期,山西商人與蜀商、南商同列為有名的地方商人,元朝時,山西商人的活動範圍遍及全國。特別是在明清時期的五百多年裡,山西商人從鹽業起步,發展到各種農副產品的貿易,並把商貿活動由故里擴展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此時的山西商人已是中國十大商幫之首,完全可以和世界上著名的威尼斯商人、猶太商人相媲美。特別是山西的金融商人創辦的“山西票號”,執掌中國金融業牛耳達百年之久,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山西商人在清代發展到鼎盛時,上通清庭,下結官紳,商路可達上萬里之遙,白銀從各地滾滾流回鄉里,置地產,起樓閣,顯赫一時,風光無限,為眾人所仰慕不已,也為今天的我們留下無窮的追思與慨嘆。晉商稱雄商界數百年,雖然有其發展的客觀因素,但晉商的開拓進取和敢於冒風險的精神是其興盛的主要內因。在長期的發展中,晉商積累了深厚的精神財富,入儒於商、義利相通、修身正己、團結敬業、百折不撓的人生觀和經濟倫理觀在他們成功的過程無疑是有巨大作用的。這些具有恆久價值的觀念,也是我們今人需要繼承和發揚的寶貴的財富。 西方的泰勒管理理論在一百多年前產生,但西方學者至今仍在研究,並說泰勒的影響在今後。同樣,研究晉商的深遠意義也可以說是在今後。對我們炎黃子孫來說,認識晉商、學習晉商、弘揚晉商、實踐晉商,吸取他們的教訓,是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 在這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三晉大地上,我們山西財經大學,得地利之先,秉承文化傳統,發揮研究與弘揚晉商文化的獨特優勢,經過長時期的教學和科研實踐,我們在票號和晉商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可喜成果。為了把票號和晉商的研究更好地深入進行下去,達到發揮我校的學術優勢、傳播金融歷史知識、弘揚晉商文化的目的,學校黨委於2003年4月起陸續投入資金150萬元建設了山西財經大學晉商與票號博物館。 “晉商與票號博物館”的建立,立足於中國經濟和金融歷史,以史為鑑,從金融發展史中,把握銀行制度與經濟發展的協調點,進一步豐富理論研究,填補我國在金融史研究方面的空白,為大家提供一個了解和研究晉商歷史與金融發展變化的平台。博物館館藏品分為三個系列:晉商和票號的重要文物;中國歷代系列貨幣珍品;我校在晉商、票號和金融史、經濟史研究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自博物館成立以來,共接待各級領導、國內外專家學者、兄弟院校相關團體及我校學生四萬多人次。晉商與票號博物館的成立,進一步提升了我校學術地位,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加強了我校的對外學術交流,大力推動了我校的科研和教學。同時,對社會文化的積累和推廣也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