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柞樹葉

山藥柞樹葉來源為殼斗科植物蒙櫟的葉。植物形態詳"柞樹皮"條。

柞樹葉的藥用價值分析:

(《黑龍扛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蒙櫟的葉。植物形態詳"柞樹皮"條。
【功用主治】治細菌性痢疾,小兒消化不良,癰腫,痔瘡

《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癰疽腫毒。"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外用:搗敷。
【選方】治痔瘡:柞樹葉一兩,搗敷患處。(《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臨床套用

①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將柞樹葉製成50%的煎液,每次100毫升,日服3次,7~10天為一療程。可連服二個療程。亦可用25%煎液100毫升行保留灌腸,每晚睡前1次。臨床觀察181例,一療程的治癒率為69~74.7%,累計一、二療程的治癒率在85%以上。據100例的觀察統計,平均2.1天退熱,腹痛、里急後重平均3.4天和3.5天消失,大便次數及性狀恢復正常時間分別為4.1天和4.4天;大便培養在36例陽性病人中,有20例於3天內轉陰,其餘均至第6天轉為陰性。1月後曾追蹤觀察23例,結果有3例復發。治程中未見毒性反應及副作用。觀察中曾以磺胺脒治療組作為對照,結果以柞樹葉組的療效較優。
②治療小兒消化不良

於6~8月採摘鮮嫩的柞樹葉,陰乾後碾成極細粉末,用文火炒焦,供口服。1周歲內每次0.5克,1周歲以上每次0.75~1克,每日3~4次。治療小兒中毒性消化不良100例,結果97例痊癒,3例無效(均合併營養不良)。治程最短1日,最長10日;其中1~3日內治癒者占38%,4~5日內治癒者占39%。服後無不良反應。

山藥

《中國藥典》
【功效類別】 歸脾、肺、腎經。
【拼音】 ShānY?o
【英文】 RHIZOMADIOSCOREAE
【別名】 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藥、淮山、白山藥
【藥作部位】 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炮製方法】 15~30g。
【性味歸經】 甘,平。
【功能主治】 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用法用量】 15~30g。
【典籍出處】 《中國藥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