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洽會

山洽會

山洽會是一個山區土特產品的推介會,前三界合作區域主要是廣東的六個山區市,從第四屆起合作區域除了6個山區市外,還增加了東西兩翼的7個地級市,同時合作領域也得到了拓寬,開展了流通型、資源型、生產型、科技型、資產型、人才和勞務型等6大類型的合作洽談,“山洽會”是近年來廣東比較有影響的一個洽談會。

簡介

山洽會——汕頭山洽會——汕頭

“山洽會”的全稱: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與山區及東西兩翼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山洽會”是簡稱,一個官方的簡稱,省級媒體的稱謂。第六屆“山洽會”的地點是廣東汕頭。

成立背景

山洽會是一個山區土特產品的推介會,前三界合作區域主要是廣東的六個山區市,從第四屆起合作區域除了6個山區市外,還增加了東西兩翼的7個地級市,同時合作領域也得到了拓寬,開展了流通型、資源型、生產型、科技型、資產型、人才和勞務型等6大類型的合作洽談,“山洽會”是近年來廣東比較有影響的一個洽談會。

第六屆山洽會

大會概況

廣東省第六屆珠三角地區與山區及東西兩翼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於2010年12月8日-9日在汕頭舉辦,第六屆屆“山洽會”依然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推進‘雙轉移’”為主題。在即將進入“十二五”開局的關鍵時期,為推進雙轉移、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方面將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貢獻。汕頭市將以承辦“山洽會”為契機,全力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加強與珠三角地區經濟技術合作力度,推動汕頭新一輪大建設大發展。

第六屆“山洽會”的主會場設在汕頭市林百欣國際會展中心,展示面積約3000平方米。本屆“山洽會”全省共組織地市、省屬、專業、商會共39個分團,規模約5000人參展參會。據組委會透露,截止目前,共收到申報合作項目625個,項目總金額預突破千億元超過歷屆水平。

大會亮點

六大類合作突顯第六屆“山洽會”亮點山洽會提出以流通型、資源型、生產型、科技型、資產型、人才和勞務型六大類型的合作。其中包括: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區的產業、技術、管理、品牌優勢,引導企業和項目入駐,帶動山區及東西兩翼地區產業經濟發展;促進山區及東西兩翼地區的資源優勢與珠三角的先進技術和資本融合,帶動資源加工工業發展;引導珠三角地區大型流通企業開拓山區及東西兩翼農村市場;利用珠三角地區科技優勢推動科技“上山下鄉”,提高山區及東西兩翼生產力的發展;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區在資金、經營和融資方面的優勢,幫助山區及東西兩翼地區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利用珠三角的師資力量,幫助山區及東西兩翼地區引進各類人才,推動山區及東西兩翼地區科技進步。

大會活動

兩會四展活動,“山洽會”期間,汕頭舉辦“兩會四展一活動”豐富“山洽會”活動內容。“兩會”即投資項目推介會和《山水交響》――廣東省第六屆“山洽會”大型文藝晚會。“四展”即省展汕頭展區、汕頭市自辦的工業精品展、汕頭城鄉規劃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專項活動即“生態海濱文化專線旅遊”系列活動。

會前準備

廣東省第六屆“山洽會”組委會在廣州舉行新聞通報會,通報第六屆“山洽會”有關情況,省經信委副主任、第六屆“山洽會”組委會秘書長吳鋒,汕頭市副市長、第六屆“山洽會”汕頭市籌備領導小組副組長林梃出席會議。
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籌備,第六屆“山洽會”展館展位場地布置、開幕式、推介會、大型文藝晚會、專線旅遊活動等工作順利推進。市食品、衛生、保衛、通信、電力等部門全面介入,重點防範,消除隱患,各相關部門還制定了各種應急預案,為山洽會成功舉辦提供全方位有力保障。
“山洽會”期間,我市將舉辦“兩會四展一活動”。“兩會”即投資項目推介會和《山水交響》——廣東省第六屆“山洽會”大型文藝晚會。推介會主要是推介汕頭投資環境和重點投資項目,吸引各地客商到汕頭投資興業;大型文藝晚會結合“山洽會”的活動背景,通過歌曲、舞蹈、器樂等形式,集中展示嶺南文化特別是潮汕文化的獨特魅力。“四展”即省展汕頭展區、汕頭市自辦的工業精品展、汕頭城鄉規劃展和汕頭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通過4個展示區,向各位嘉賓展示汕頭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和深厚文化底蘊,進一步增進各位嘉賓對汕頭的了解。專項活動即“生態海濱文化專線旅遊”系列活動,專項活動既有本土特色,又富有生活氣息,主要是倡導新的時尚消費理念,推動汕頭旅遊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在第六屆山洽會上,市政府將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集團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省廣業資產經營公司、TCL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我市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推動汕頭新一輪大建設大發展。

會議展望

在11月30日下午廣東省經信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經信委副主任吳鋒透露,隨著各地“調結構、轉方式”進程的加快,廣東產業騰籠換鳥、轉型升級初見成效。即將召開的“山洽會”也可看出產業轉移的成果,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洽談會上的產業合作成交額將超千億元,破歷史紀錄。
第六屆“山洽會”將是產業轉移一個階段性成果的綜合展示。預計將有5000名專業客商參會,近10萬市民參觀,人數規模將躍上新台階。前五屆山洽會累計簽約項目2857個,簽約項目總金額3231.72億元,綜合履約率達85%。“山洽會”已成為廣東山區及東西兩翼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回顧以往

第五屆(湛江)“山洽會”主題:生態盛會、協調發展、和諧廣東。

山洽會山洽會

黃華華:兩年一度的“山洽會”是省委、省政府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山區經濟社會發展而搭建的重要平台。

“山洽會”為雙轉移搭橋“山洽會”在湛江舉辦,要為“雙轉移”牽線搭橋。廣東希望通過“山洽會”這個老平台,幫助面臨新經濟形勢下的珠三角企業,在自身擁有資金、人才、信息、供應鏈等資源的情況下,利用好廣東山區兩翼低成本優勢,使企業更具有活力和發展空間,也使廣東區域發展更平衡。包括改善山區兩翼招商環境的基礎設施等實業型項目仍是本屆山洽會重點鼓勵的投資對象。

億元招商項目已過百,第五屆“山洽會”是我省在出台“雙轉移”和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決定之後的重要經貿活動,也將成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及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決策的具體體現。據悉,“生態盛會·協調發展·和諧廣東”是本屆“山洽會”主題。“各市招商引資項目已報400個,組委會已收到億元以上項目簡介100多個。”第五屆“山洽會”組委會秘書長、省經貿委黨組成員、巡視員戚真理表示。

為達到推動產業轉移與承接的合作平台作用,第五屆“山洽會”將主要加強生產領域、資源領域、流通領域、科技領域、資本領域、人才勞務領域等六大領域合作。外省粵商首次組團參展,戚真理特別介紹,第五屆“山洽會”首次組織商會分團,即首次由省政府駐外辦事處牽頭組織的駐外地廣東商會分團,組織了一批在外省發展的廣東企業家和在廣東投資的外省企業家參展參會。 

為何要舉辦“山洽會”

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省在全國率先富了起來。但是富起來的只是面積只有全省五分之一的珠三角地區,而東西兩翼及北部山區卻依然發展緩慢。珠三角與東西兩翼及北部山區的差距,甚至大於中國東西部的差距。進入新世紀,這種貧富兩極分化、發展嚴重不平衡的現象,已經開始制約著廣東的進一步發展。2000年,在中國展會經濟蓬勃興起的時候,我省在清遠舉辦了第一屆“山洽會”,會上所簽合作項目實際到位資金120多億元,山區輸出勞動力2.1萬多人,實現了山區與珠三角的雙贏。從第四屆開始,“山洽會”正式更名為“珠江三角洲地區與山區及東西兩翼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東西兩翼也成為了“山洽會”的重要主體。前四屆“山洽會”在促進廣東山區經濟發展方面的功效十分顯著。山區五市的生產總值增速均快於全省水平,特別是曾為“山洽會”東道主的清遠、河源等地的發展尤為突出。

相關資料

前四屆“山洽會”回顧,首屆“山洽會”清遠市承辦,38個地市、省直和專業分團共簽訂了750個合作項目,總金額達268.2億元。

第二屆“山洽會”河源市承辦,共簽訂合作項目696個,投資總額達498.9億元,為廣東欠發達的山區注入強大的發展動力。

第三屆“山洽會”韶關市承辦,簽約合作項目共632個,契約總金額547.4億元。比第一屆增長104%,比第二屆增長10.9%。

第四屆“山洽會”梅州市承辦,共簽訂合作項目307個,其中簽訂的實業型項目228個,總成交金額696.6億元,是首屆“山洽會”的2.6倍。與前幾屆“山洽會”相比,這屆參展“山洽會”的民營企業比例超過50%,是歷屆“山洽會”中比例最高的一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