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江苗寨

山江苗寨

山江苗寨又名總兵營,苗語稱叭固,位於鳳凰古城西北20公里處的一個峽谷之中,是一個具有濃郁苗族生活氣息的小山寨。苗語稱山江為叭固,意為蛤蟆洞,因寨邊有個山洞,蛤蟆甚多,故而得名。

 山江苗寨又名總兵營,苗語稱叭固,位於鳳凰古城西北20公里處的一個峽谷之中,是一個具有濃郁苗族生活氣息的小山寨。 苗語稱山江為叭固,意為蛤蟆洞,因寨邊有個山洞,蛤蟆甚多,故而得名。
稱山江為總兵營則源於清朝鎮壓苗民起義時在此駐兵設過總兵營房。至於叫"山江"則因解放後在寨西北山上修了座山江水庫,苗寨缺水、水庫修成後觀者如潮,人們稱"叭固"為山江,久之,行政區名便隨之改為"山江"。山江,保留著古老的苗家習俗。鮮麗奪目的苗族服飾,情調別致的攔門酒,風格獨特的卡鼓、攔路歌、邊邊場,會使你耳目一新,如痴如醉;還有傳統節日"四月八"的跳月跳花,"六月六"的山歌對唱,又會使您心動神搖,嘆為觀止。
游鳳凰不到山江,你將終生遺憾。 苗族服飾最具特色是女裝。出門時,頭上戴著青絲帕,身上穿著滾邊繡花無領滿襟,滾邊繡花褲;頭帕和上衣綴滿銀飾,有銀帽、銀鳳冠、銀項圈、銀手鐲、銀戒子、銀牙釺、銀掛鏈、銀腰帶等,雍容華貴,落落大方。山江女裝,衣著色彩鮮麗,銀飾造型精美,是苗族女裝的精品。 攔門酒是苗家古老的習俗,一些地方直呼"識友酒"。
在當年湘黔邊境的苗族聚居地,苗人為了抵抗朝廷的進攻,同樣也修建了大量的保家樓和防禦牆。 具有很強的軍事防禦功能是山江苗寨的最大特點,碉樓和防禦牆又是構成苗寨的兩類主要建築。 這就是碉樓,又稱保家樓,它雄踞在村 寨的高處,至今仍然透露出一股威嚴氣概,凜然且斷不可欺。碉樓的基座用石塊堆積而成,上方築土,一般上下兩層,四面都開有窄窗,用於瞭望和射擊。在山寨里,以前幾乎每家每戶都建了碉樓。
最大的一座碉樓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這裡的苗王龍雲飛建造的,這位苗王生前也曾保境安民,至今仍然有人在懷念著他的好處。不過,隨著時間的逝去,這座碉樓目前也已經破敗不堪。
與碉樓相呼應的是防禦牆,它環村而建,一般高4到5米,牆體上同樣有瞭望和射擊孔。由於山江苗寨依山而建,防禦牆也就一直沿著山勢蜿蜒直上,並且在山寨的頂部還仿效長城建立了烽火台。寨門作為重要的附屬性建築,大多開設在險要位置,為了增強防禦能力,寨門的上方還加設了碉樓。
山江苗寨到底有幾百年歷史,當地人誰也說不清楚。而形成這樣一種建築風格的原因,可能是當時這一帶位置非常偏僻,苗族同胞為了抵禦野獸和土匪騷擾,設計和建造了這些建築和山寨。一旦有野獸和土匪來犯,首先可以起到抵抗作用的是防禦強;如果來犯者突破了防禦牆,進入山寨,各家各戶的碉樓又可以各自為營,與來犯者鬥爭。
現在,這種碉樓式建築已經逐漸演變成為當地民居的一大特色,山江鎮的街巷新興建築也是石牆高聳,壁壘森嚴,不同程度的沿襲了苗寨的建築風格。
如今這座曾經充滿兵匪之患的山寨已經找到了安寧和平靜,那些防禦用的石牆也早就只剩下斷壁殘垣,青苔斑斑,惟有這些起於風雲年代的碉樓,到今天依然傲立,向後人講述著那正在消逝的歷史
山江苗寨文化

 稱山江為總兵營則源於清朝鎮壓苗民起義時在此駐兵設過總兵營房。至於叫“山江”則因解放後在寨西北山上修了座山江水庫,苗寨缺水、水庫修成後觀者如潮,人們稱“叭固”為山江,久之,行政區名便隨之改為“山江”。山江,保留著古老的苗家習俗。鮮麗奪目的苗族服飾,情調別致的攔門酒,風格獨特的卡鼓、攔路歌、邊邊場,會使你耳目一新,如痴如醉;還有傳統節日“四月八”的跳月跳花,“六月六”的山歌對唱,又會使您心動神搖,嘆為觀止。游鳳凰不到山江,你將終生遺憾。苗族服飾最具特色是女裝。出門時,頭上戴著青絲帕,身上穿著滾邊繡花無領滿襟,滾邊繡花褲;頭帕和上衣綴滿銀飾,有銀帽、銀鳳冠、銀項圈、銀手鐲、銀戒子、銀牙釺、銀掛鏈、銀腰帶等,雍容華貴,落落大方。山江女裝,衣著色彩鮮麗,銀飾造型精美,是苗族女裝的精品。攔門酒是苗家古老的習俗,一些地方直呼“識友酒”。
湘西的特色菜有乾州鴨子、地衣、蕨菜、回鍋肉、罐罐菌、豆腐渣、酸菜湯,量多而味美價廉。當地最出名的酒是黃永玉設計包裝的“酒鬼酒”,酒瓶甚堪把玩。還有“醉湘西”、“老鄉好”,袋裝,極便宜,不妨一試。

門票價格

山江苗寨門票價格:全價148元/ 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