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威海)

山東大學(威海)

山東大學(威海)(Shandong University , Weihai)創建於1984年,坐落於美麗濱城威海,是山東大學與威海市政府聯合共建的多學科、開放式、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校區,為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大學校區之一,該校的誕生開創了中國名校異地辦學的先河。山東大學(威海)與山東大學各個校區級別相同。學生在完成學業後,由山東大學頒發統一的畢業證書。同時,有超過11%的的應屆畢業生被免試推薦到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以及國家級科研院所攻讀研究生。 截至2018年5月,學校占地1600餘畝,擁有中外文藏書153萬冊,電子圖書250萬冊,各類中外文電子文獻資料庫200餘個;有11個學院和1個教學部,46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藝術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和醫學等八大學科門類,可在25個一級學科招收碩士研究生、20個一級學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時可在17個一級學科招收博士後。現有全日制統招本科生14800餘人,國際學生1000餘人,博碩士研究生1100餘人,教職工12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87人,博士、碩士生導師477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山東大學(威海)風景 山東大學(威海)風景

1984年11月1日,山東大學與威海市人民政府簽訂《關於建立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的協定書》,商定在威海市建立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1984年11月16日,教育部下發(84)教基字333號檔案《關於建立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的批覆》,同意山東大學與威海市人民政府在威海聯合建立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1987年9月28日,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在新落成的文學樓前舉行了隆重的首屆新生開學典禮。

1991年7月,山東大學威海分校“ES系列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獲“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992年9月4日,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和韓國富川大學結成姊妹學校。

1992年10月4日,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增掛“威海大學”牌子。

1993年5月,山東大學同意威海分校畢業證蓋山東大學章和潘承洞校長章。

1997年4月16日,國家教委批准山東大學與台灣馮定亞博士等人士在分校合作建立“山東大學孔子國際學院”。

山東大學(威海)建築、雕塑 山東大學(威海)建築、雕塑

1999年10月23日,教育部異地合作辦學座談會在分校召開。會議就異地合作辦學問題進行了討論,一致認為,中央決定高等學校可以到異地合作辦學對促進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直屬高校工作辦公室主任紀寶成稱山大建立分校發展高等教育的辦學模式是中國高校建設投資少、效益高、發展快的最好的模式之一。

2001年6月18日,教育部同意威海分校學生頒發山東大學畢業證書。

2003年7月8日,山東大學韓國學院成立。

2004年11月1日,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建校20周年慶祝大會在學校運動場開幕。

2006年6月28日,山東大學與威海市政府簽署“十一五”期間共建協定。

2007年6月9日,山東大學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落成典禮在分校瑪珈山舉行。

2008年11月3日,韓國駐青島領事館總領事金善興,校長韓聖浩共同為落戶分校的韓國“世宗學堂”進行開院揭牌。

2009年2月10日,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將山東大學威海天文台於2008年12月24日發現的臨時編號為2008 YM9的小行星永久編號為207931。這是中國大陸高校望遠鏡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

2009年3月23日—24日,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黨委副書記李建軍、校長助理、人事處處長王劍敏及黨委(校長)辦公室、教務處、研究生院等部門負責人,到威海分校調研工作。徐校長提出了“統分結合、優勢互補、各具特色、一體發展”的“大山東大學”發展架構。

2011年2月13日,山東大學與威海市共建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簽約暨“威海星”命名儀式在濟南舉行。

2011年11月22日下午,山東大學黨委召開第68次常委(擴大)會議,會議決定威海分校改名為“山東大學(威海)”,校內稱“威海校區”。

2012年2月10日,校長韓聖浩率團訪問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並簽署了有關合作協定。雙方計畫在天文及空間學科發展與規劃、課題研究、人才培養、科學普及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合作。

2012年3月5日,學校舉行韓國大學發明協會及韓國KYK株式會社與學校創業孵化園合作掛牌儀式。副校長趙玉璞、韓國大學發明協會會長李周炯、韓國KYK株式會社社長金榮貴等出席儀式並致辭。

2012年3月8日,學校舉行山東大學威海政府法制研究中心簽字暨成立儀式,副校長陳金釗出席儀式並為碩士研究生合作導師頒發聘書。

2012年3月11日,山東大學(威海)北京校友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校長韓聖浩,學校校友辦、團委、商學院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在京部分校友代表,山東大學北京校友會代表等參加大會。

山東大學威海圖書館 山東大學威海圖書館

2012年4月7日,“中國科學院空間目標與碎片觀測研究中心山東大學威海聯合觀測站”揭牌儀式在學校天文台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學物理學部常務副主任汲培文,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台長、國防科工局空間碎片專家組首席科學家嚴俊,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楊戟,中科院空間碎片監測預警系統常務副總指揮王宜等領導出席儀式。校長韓聖浩出席儀式並講話。

2012年4月20日,由教育部科技司張建華處長一行11人組成的教育部專家組到校,就設立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行星光譜與空間天氣分中心”進行現場調研和論證。

2012年5月26日,學校舉行山東大學(威海)校友會成立大會。

2012年5月底,山東大學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獲評首批山東省“四星級”科普教育基地。

2012年9月20日,經山東大學研究,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更名為山東大學(威海)(英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2012年9月23日—30日,校長韓聖浩率團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西澳大學國際空間研究中心(ICRAR)、悉尼天文台、澳大利亞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斯威本國立科技大學和迪肯大學進行友好訪問,並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斯威本國立科技大學和迪肯大學簽署了校際合作協定。

2012年10月23日,經山東大學黨委研究,中共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委員會更名為中共山東大學(威海)委員會。

2012年11月底,山東大學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示範期為2012-2016年。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有教職工12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18人,博士、碩士生導師353人;此外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

省級教學名師(2人):陳冠軍、汪全勝

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負責人獲評年份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教學團隊 仵從巨 2011年
法學理論教學團隊陳金釗2012年
微生物與生化分子課程教學團隊陳冠軍2010年
工程材料與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孫康寧2009年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山東大學(威海)官網)

院系概況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有10個學院和2個教學部,44個本科專業,61個碩士專業,23個博士專業,涵蓋文學、藝術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和工學等七大學科門類。

院系專業
院系名稱專業設定
東北亞學院朝鮮語、日語、國際政治
商學院 金融學、保險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市場行銷、旅遊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金融學(中澳合作辦學)
法學院法學、行政管理、社會工作
文化傳播學院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漢語國際教育
翻譯學院 英語(英語語言文學方向)、英語(英德雙語方向)、英語(英法雙語方向)、 英語(英西雙語方向)、英語(英俄雙語方向)、翻譯
藝術學院音樂學、舞蹈編導、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
海洋學院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藥學(海洋生物製藥方向)、套用化學、海洋資源與環境、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海洋生物資源養護與開發技術方向)、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海洋生物健康與營養工程方向)、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方向)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數字媒體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中澳合作辦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澳合作辦學)、量子信息工程實驗班
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天文與空間科學菁英班)、套用物理學
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數學與金融實驗班
馬克思主義學院-
體育教學部-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8月山東大學(威海)官網)

教學建設

山東大學(威海)教學資源、設施設備 山東大學(威海)教學資源、設施設備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有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18門,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2個,國家、省級優秀教材13部,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3門;已獲國家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87項,該校學生參加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智慧型汽車競賽、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挑戰杯”等課外學術科技競賽,獲得國家獎100餘項,省級一等獎、二等獎近1000項。

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朝鮮語

省級特色專業(12個):朝鮮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學、英語、海洋資源與環境、市場行銷、生物科學、金融學、套用物理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山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套用海洋生物綜合實驗教學中心

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負責人課程名稱所在院系獲評年度級別
1劉桂真運籌學套用數學系2006國家級
2王湘雲英語國家文化翻譯學院2009國家級
3常曉梅綜合英語翻譯學院2005省級
4梁立凱電路理論基礎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2005省級
5梁文玲市場行銷學商學院2006省級
6仵從巨外國文學史文化傳播學院2006省級
7張 穎有氧健身體育教學部2007省級
8張文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列教學部2007省級
9葛荃中國行政思想史法學院2008省級
10邵文利古代漢語文化傳播學院2008省級
11張琳仙劇目排練藝術學院2010省級
12汪全勝立法學法學院2011省級
13張紅軍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文化傳播學院2011省級
14蔣保臣信號與系統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2012省級
15王瑞君刑法分論法學院2013省級
16劉軍刑法總論法學院2013省級
17張其山刑事證據法學院2013省級
18胡志明比較文學文化傳播學院2013省級
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課程負責人所在院部獲評年度
1海洋生態學梅俊學海洋學院2010
2數位訊號處理劉若倫信息工程學院2009
3國際貿易邵志勤商學院2008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山東大學(威海)官網)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省級重點學科1個,23個博士點,61個碩士點,2個專業碩士授權類別。

博士後流動站(1個):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

省級重點學科(1個):法學理論

博士授權點(23個):政治經濟學、財政學、西方經濟學、法律方法論、文藝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亞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基礎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地球物理學、電漿物理、凝聚態物理、微生物學、海洋生物技術、生態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信息與通信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碩士授權點(61個):西方經濟學、財政學、產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金融、國際商務、法學理論、刑法學、民商法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法律(非法學)、法律(法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英語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新聞學、英語筆譯、朝鮮語口譯、基礎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物理學、空間物理學、微生物學、海洋生物學、生態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套用化學、機械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生物工程、藥物化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企業管理、行政管理、會計、工程管理、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設計學、音樂、舞蹈、美術、藝術設計

專業碩士授權點(2個):法律碩士、工程管理碩士

合作交流

學校以“三跨四經歷”教育為載體,著力加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三跨”即跨學科、跨學校、跨國境學習,“四種經歷”即本校學習經歷、海外學習經歷、第二校園經歷和社會實踐經歷。“海外學習經歷”項目內容包括“半年/一年訪學項目”、“1+2+1/2+2雙學位訪學項目”、“3+1+1本碩連讀項目”及短期訪學等多種形式,涉及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瑞典、西班牙、韓國、日本9個國家及香港、台灣地區等近50所高校,滿足了越來越多的學生赴海外高校學習的需要。同時,在校生還可通過校際交流,到中國著名高校體驗第二校園文化。

2012年11月9日,校長韓聖浩會見到訪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著名行星科學家、參與美國NASA“火星探測計畫”的山東大學光學系75屆校友王阿蓮教授一行。雙方簽署了在地球與行星科學方面的合作協定。

2012年3月23日,校長韓聖浩會見到訪的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職業高爾夫協會以及澳大利亞教育管理集團有關負責人一行。代表團與學校相關部門就開展旅遊管理專業2+2雙學位項目、高爾夫球場管理一年訪學項目以及旅遊管理專業和其他專業教師赴澳進修項目進行了交流。

學術研究

研究平台

截至2014年10月,學校擁有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研究中心2個。

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山東省光學天文與日地空間環境實驗室、山東省生態型人工魚礁實驗中心、山東省套用海洋生物學高校重點實驗室

省級研究中心(3個):山東省海洋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平台、法律方法論研究中心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1個):行星光譜與空間天氣分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10月,學校先後承擔國家973項目、863計畫、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國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山東省社科基金項目、山東省自主創新專項、山東省科技發展計畫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670餘項,獲地廳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130餘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10月,學校圖書館已擁有中外文藏書近 130萬冊,報刊合訂本3萬冊,中外文期刊 2400 余種,報紙 130 余種。除印刷型書刊文獻外,圖書館還擁有豐富的電子文獻,各類中外文資料庫多達120 余個 , 其中正式資料庫80多個。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工委書記 尹作升
校長劉建亞
副校長韓建新、陳冠軍、劉海、郭培良
黨工委副書記柴月祿、趙玉璞、周慧如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7年1月山東大學(威海)官網)

歷任領導

山東大學(威海)歷任領導
任命時間人員組成
1986年7月 黨委書記:劉清前(兼) 副 書 記:李福太 校 長:陳立行(兼) 副 校 長:劉玉柱 門兆英(兼)
1988年6月 黨委書記:劉清前(兼) 副 書 記:李福太 校 長:劉玉柱 副 校 長:張建琪
1991年2月 黨委書記:許玉琪 副 書 記:李福太 校 長:許玉琪(兼) 副 校 長:張建琪 陳 忠 雲昌欽
1993年3月 黨委書記:許玉琪 副 書 記:李福太 校 長:馬長義(兼) 副 校 長:張建琪 陳 忠 雲昌欽
1994年2月 黨委書記:許玉琪 副 書 記:李福太 李建軍 校 長:馬長義(兼) 副 校 長:張建琪 雲昌欽 楊培德
1997年7月 黨委書記:李建軍 校 長:鹿玉理(兼) 副 校 長:楊培德(常務) 張建琪 雲昌欽
1998年3月 黨委書記:李建軍 副 書 記:王吉法 校 長:鹿玉理(兼) 副 校 長:楊培德(常務) 張建琪 雲昌欽 劉玉殿
2000年8月 黨委書記:李建軍 副 書 記:王吉法 校 長:鹿玉理(兼) 副 校 長:楊培德(常務) 雲昌欽 劉玉殿
2001年12月 黨委書記:李建軍 副 書 記:王吉法 劉玉殿 校 長:韓金遠(兼) 副 校 長:王吉法(常務) 韓聖浩 陳金釗 韓建新 紀委書記:柴月祿
2002年 1月 黨委書記:李建軍 黨委委員:李建軍 王吉法 劉玉殿 陳金釗 韓建新 柴月祿 谷源秘 副 書 記:王吉法 劉玉殿 校 長:韓金遠 副 校 長:王吉法(常務) 韓聖浩 陳金釗 韓建新 紀委書記:柴月祿
2003年6月 黨委書記:李建軍 黨委委員:李建軍 韓聖浩 王吉法 劉玉殿 陳金釗 韓建新 柴月祿 谷源秘 副 書 記:王吉法 劉玉殿 校 長:韓金遠(兼) 副 校 長:王吉法(常務) 韓聖浩 陳金釗 韓建新 趙玉璞 紀委書記:柴月祿
2004年3月 黨委書記:李建軍 黨委委員:李建軍 韓聖浩 王吉法 劉玉殿 陳金釗 韓建新 柴月祿 趙玉璞 谷源秘 副 書 記:王吉法 劉玉殿 校 長:韓聖浩 副 校 長:王吉法(常務) 陳金釗 韓建新 趙玉璞 紀委書記:柴月祿
2005年5月 黨委書記:李建軍 黨委委員:李建軍 韓聖浩 劉玉殿 陳金釗 韓建新 柴月祿 趙玉璞 陳冠軍 谷源秘 副 書 記:劉玉殿 柴月祿 校 長:韓聖浩 副 校 長:陳金釗 韓建新 趙玉璞 陳冠軍 紀委書記:柴月祿(兼)
2006年1月 黨委書記:李建軍 黨委委員:李建軍 韓聖浩 劉玉殿 陳金釗 韓建新 柴月祿 趙玉璞 陳冠軍 谷源秘 副 書 記:劉玉殿 柴月祿 校 長:韓聖浩 副 校 長:陳金釗 韓建新 趙玉璞 陳冠軍 紀委書記:谷源秘
2008年5月 黨委書記:仝興華 黨委委員:仝興華 韓聖浩 劉玉殿 陳金釗 韓建新 柴月祿 趙玉璞 陳冠軍 谷源秘 副 書 記:劉玉殿 柴月祿 校 長:韓聖浩 副 校 長:陳金釗 韓建新 趙玉璞 陳冠軍 紀委書記:谷源秘
2012年11月 黨委書記:仝興華 黨委委員:仝興華 韓聖浩 劉玉殿 韓建新 柴月祿 趙玉璞 陳冠軍 劉海 副 書 記:劉玉殿 柴月祿 校 長:韓聖浩 副 校 長: 韓建新 趙玉璞 陳冠軍 劉海 紀委書記:柴月祿

知名校友

張華威90級經濟管理專業威高集團總經理
王 琳94級經濟管理專業玲瓏集團副總裁
韓華東95級韓國語專業海馬集團副總裁
姬文林95級商學院商務部台港澳司副處長
楊鵬95級財政專業中鐵建集團國際工程公司副總經理
管清友97級經濟管理專業民生證券總裁助理
李曉鈺00級法學院南京軍區某裝甲團坦克四連指導員
叢威02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規劃總院科技處副處長
李支潤03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威海市委副秘書長

文化傳統

校徽

1.設計者劉樂一等 2.設計時間 1985年2月
3.關於山東大學校徽的說明
(1)圖案核心以漢字“山”、“大”為設計基本元素,運用現代變形手法進行變化,具有易於識別的特徵。標誌簡潔、明快,便於製作和傳播。校徽圖形線條曲直結合,剛柔相濟、穩中有動,向上發展、充滿生機與活力,富有現代感和節奏感,具有較強的視覺衝擊力和豐富的想像空間。
(2)整個圖案對稱、穩定、平衡,富有大家風範、名校風采。圖案上部“山”字是中國象形文字“山”的變形,富有中國文化特色。“山”字變形具有上升態勢,寓意山東大學不斷發展,努力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底部是“大”字變形,像浩瀚大海,寓意學海無涯。“山”、“海”一體,極易使人聯想到“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表現山東大學師生勤奮求知,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同時又強調“山之魂,海之韻”的大學文化。
(3)“山”代表泰山,“海”代表黃海,寓意山大地理位置:東臨黃海,南望泰山。
(4)圖案中心部分又像大海中的燈塔,寓意在知識的海洋中,山東大學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燈塔,引領莘莘學子學海泛舟,為莘莘學子指明人生旅途的方向。也可理解為山東大學“引領文明進步”的歷史使命。
(5)“1901”表明山東大學創建時間;“山東大學”四個字采自毛澤東同志給高亨教授的信;外環中“shandonguniversity”是“山東大學”的英文翻譯。
(6)山東大學校徽的色彩用山東大學主色調——山大紅。
校徽 校徽

校訓

•學無止境 氣有浩然

山東大學威海天文台(瑪珈山天文台) 山東大學威海天文台(瑪珈山天文台)

“學無止境”可以參考清人方東樹《昭昧詹言·通論五古》:“學無止境,道無終極。”此處的“學”,不僅僅是指知識和技能的追求,更包含了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氣有浩然”出自《孟子·公孫丑》:“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所謂浩然之氣,就是大義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氣,體現了孟子所指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

校訓“學無止境,氣有浩然”,是以永不滿足的執著精神激勵廣大師生在學術和人生的歷程中勇於登攀,不斷追求文化知識、技術能力、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境界。“學無止境,氣有浩然”較之於此前所使用的“氣有浩然,學無止境”,更加體現了價值取向,更加符合音韻平仄的要求,更加琅琅上口。

校歌

山東大學校歌
詞/成仿吾原作 集體修改 曲/鄭律成 東臨黃海,南望泰山, 這裡是我們追求真理的樂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薪火傳,學子要與前賢比肩。 為天下儲人才,放眼五洲; 為國家圖富強,求索萬年。 要志向遠大,氣養浩然; 學無止境,不畏登攀。 奮鬥啊,奮鬥啊,為了中華民族崛起; 奮鬥啊,奮鬥啊,為了人類美好明天。 我們是崇實與求新的朝氣勃發的青年!

校風

崇實求新
“崇實”是山東大學一貫的追求和山大人的基本特徵。山東大學是近代中國最早按章程辦學的高等學校,在創辦時就注重實際、務求實效。1901年的《山東大學堂章程》第一章第一節明確提出:“實事求是,力戒虛浮”;第一章第七節明確提出:“大學堂首貴崇實”。
“求新”出自《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求新就是要與時俱進,發展社會文明,引領時代潮流,從而體現大學的本質特徵。
“崇實求新”作為校風,集中體現了山大人“樸實、紮實、務實”等品格和不斷追求創新的風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