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鎮[雲南省祿勸縣屏山鎮]

屏山鎮[雲南省祿勸縣屏山鎮]
屏山鎮[雲南省祿勸縣屏山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屏山鎮轄屬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地處祿勸縣城,是祿勸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進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十分方便,東鄰翠華鄉,南鄰富民縣,西鄰武定縣,北鄰茂山鄉。屏山鎮面積308.8平方千米,人口6.33萬人(2006年)。 2007年全鎮轄崇德、地多、舊縣等16個村民委員會,南、北街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12個村(居)民小組;鎮政府下設黨政辦公室、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村鎮規劃中心、廣播文化中心、獸醫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計畫生育辦公室、民政辦公室等辦事機構。全鎮總人口65627人,其中農業人口47621人,占總人口的74.8%,勞動力29955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1372人;非農業人口16056人,占總人口的25.2%;轄區內主要居住著漢族、彝族、苗族、僳僳族、回族、哈尼族等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15300人,占人口的24%。全鎮國土面積309.9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721.19畝,境內海拔最高點為克梯村委會的萬尼科山,海拔為2589米,海拔最低點為六合村委會小梅蘭吊橋,海拔1600米,鎮政府所在地海拔1679米。境內8個村委會屬半山區,其餘村(居)委會屬掌鳩河沿岸的平壩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65年設屏山鎮,1969年設公社,1988年復置鎮。原崇德鄉1950年屬屏山區,1971年設崇德公社,1983年改區,1988年改鄉。1997年,屏山鎮面積169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北街、南街、咪油、舊縣、硯瓦沖、綠槐、茂龍、六江、魯溪、發明、克梯11個行政村;崇德鄉面積133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崇德、角家營、地多、岔河、六合、硝井、馬鞍鞽7個行政村。2006年撤銷崇德鄉,併入屏山鎮。

行政區劃

轄北街、南街2個社區,舊縣、硯瓦沖、綠槐、茂龍、六江、魯溪、發明、克梯、咪油、崇德、角家營、地多、硝井、岔河、六合、馬鞍橋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北街。

[郵編]651500 [2008年代碼]530128101:~001北街社區 ~002南街社區 ~202硯瓦沖村 ~203綠槐村 ~204茂龍村 ~205六江村 ~206魯溪村 ~207發明村 ~208克梯村 ~209咪油村村 ~210崇德村 ~211角家營村 ~212地多村 ~213硝井村 ~214岔河村 ~215六合村 ~216馬鞍橋村 [2006年代碼]530128101:~001北街社區 ~002南街社區 ~201舊縣村 ~202硯瓦沖村 ~203綠槐村 ~204茂龍村 ~205六江村 ~206魯溪村 ~207發明村 ~208克梯村 ~209咪油村村 ~210崇德村 ~211角家營村 ~212地多村 ~213硝井村 ~214岔河村 ~215六合村 ~216馬鞍橋村

地理環境

屏山鎮位於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南部,掌鳩河畔,距昆明市90千米。

自然資源

屏山鎮 屏山鎮

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角家營村委會文筆山、硯瓦村委會賴山有鐵礦;地多村委會大山、六塊村委會有磷礦;魯溪、克梯、硝井、地多等村委會均有鈦礦資源;六江、發明、克梯等村委會有木紋石資源;崇德、角家營、地多等村委會有石灰石、山砂資源;硝井、地多、六江等村委會有豐富的頁岩資源,是生產頁岩磚最好的原料;硝井村委會有豐富的芒硝資源,拒有關資料稱雲南省最大的單獨芒硝礦僅有祿勸的硝井村委會,但均未利用。

交通

108國道、昆(明)皎(西)、祿(勸)馬(街)公路過境。

經濟

屏山鎮地大物博,轄區內有高山、有平壩、有河谷地帶,物產豐富,能種植水稻、玉米、烤菸、蠶豆、小麥、油菜、洋芋等農作物;經濟林果有板栗、核桃、花椒、梨、石榴、桃、楊梅等;養殖業有馬、牛、羊、雞、狗、豬、瀨兔、魚等;

糧食生產進一步調整最佳化種植結構,積極推廣優質糧食作物。全鎮推廣水稻良種,其中主要以“楚粳28號、雲粳優15號、雲粳優20號、祿優二號、合系39號”為主。玉米種植以曲辰3號、宣黃單四號、宣黃單五號為主。優質小麥2880畝,早鮮蠶豆2759畝,優質馬鈴薯1000畝。水稻多樣性混栽完成9000畝。水稻拋擺秧種植完成7000畝。蔬菜和花卉上,重點推廣無公害蔬菜的種植技術和外銷花卉的生產,蔬菜的種植面積達2891畝,產值626.6萬元,外銷花卉種植50畝,產值達160萬元。

屏山鎮 屏山鎮

全面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工作。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堅持“嚴格雙控、穩定政策、擇優布局、強化基礎、依靠科技、提質增效”的方針,完成指導性計畫種植烤菸10000畝、指令性收購調撥菸葉1465500千克、省市縣優質示範煙2000畝的目標,實現政府、企業、菸農三滿意。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動力,加快畜禽品種改良,大力推廣凍精改良技術、優質飼草飼料,加強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提高畜禽出欄率和商品率。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依法治林、科學興林。進一步強化森林採伐限額的管理,儘可能降低資源消耗,強化對公路沿線,城鎮面山的挖沙、採石、採礦、修路等征占用林地的清理查處工作;認真調處林權糾紛,化解社會矛盾,及時查處民眾舉報的涉林案件,加強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

認真抓好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培訓,提高農村富餘勞動力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提高勞務輸出組織程度,2007年全鎮新轉移農村勞動力1057人,比縣下達輸出任務多完成53人。舉辦農村勞務人員培訓3期,培訓人員達600餘人次。

文化

屏山鎮 屏山鎮

屏山鎮地處祿勸縣城,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人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現有農村基層文藝隊十二支,分別是屏山鎮業餘劇團、南北街老年花燈隊、六角屯花燈組、永平龍燈隊、乾海子苗族蘆笙文藝隊、六塊羅婺神鼓隊、茂龍大平地苗族合唱團、崇德村老年花燈隊、硝井村文藝隊、地多村文藝隊、角營村小緝麻花燈隊、馬鞍村苗族文藝隊。在以上文藝隊中,茂龍大平地村苗族合唱團曾在多年市、縣級文藝演出中獲得較好名次,他們演唱的歌曲受到各族人民的歡迎和喜愛。崇德村花燈隊在1981年楚雄州文藝匯演中獲花燈劇目《背婁不能丟》一等獎,表演獲一等獎。

我鎮境內有五個文物保護點,其中有兩處被國家列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點,分別是克梯村委會“三台山石刻像”和發明村委會的“鏨字岩彝、漢文摩崖”碑。列為縣級文物保護點的是位於克梯村委會的鳳家城遺址和崇德板橋村新石器洞穴遺址。列為鎮級文物保護點的是:魯溪萬古不磨橋和“五一”電站。以上文物保護點文物保存良好。

教育

屏山鎮轄區共有中國小、幼稚園11所,共有教職員工298人。其中:屏山國小(含咪油國小)在校學生2868人,有47個教學班,有教師103人,入學率100﹪,鞏固率100﹪,升學率100﹪;屏山中心校有9所完小,3所村小,7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519人,有教師146人,入學率100﹪,鞏固率100﹪,升學率100﹪;崇德中心校有完小7所,村小2所,在校生1686人,有教師95人,入學率100﹪,鞏固率99.7﹪,升學率98.14﹪;崇德中學在校生684人,有12個教學班有教師49人,入學率98.14﹪,鞏固率98.14﹪。

名勝古蹟

名勝古蹟有明代石刻彝文磨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