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誅

屋誅,古代誅三族的一種重刑。一說誅於屋舍中;又一說如 漢 之下蠶室。屋,通“ 剭 ”。

概述

wū zhū ㄨ ㄓㄨ
屋誅(屋誅)

詞語解釋

古代誅三族的一種重刑。一說誅於屋舍中;又一說如 漢 之下蠶室。屋,通“ 剭 ”。《周禮·秋官·司烜氏》:“邦若屋誅,則為明竁焉。” 鄭玄 註:“ 鄭司農 云:‘屋誅,謂夷三族,無親屬收葬者,故為葬之也。’……屋讀如‘其刑剭’之剭;剭誅,謂所殺不於市,而以適甸師氏者也。” 賈公彥 疏:“屋誅,謂甸師氏屋舍中誅,則王之同族及有爵者也。”《漢書·敘傳下》“底剭鼎臣” 唐 顏師古 註:“ 服虔 曰:‘《周禮》有屋誅,誅大臣於屋下,不露也。’……剭者,厚刑,謂重誅也…… 服 言屋下,失其義也。” 明 楊慎 《升庵經說·周禮儀禮·屋誅》:“古者屋誅,蓋 漢 人下蠶室之類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