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

職稱: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 職稱: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 職稱: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

基本信息

醫院歷史

湖南省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成立於1958年,1994年衛生部授予“二級乙等醫院”稱號,1998年授予“愛嬰醫院”,自1987年被湖南省岳陽市政府和省衛生廳評為“文明單位”保持至今,是屈原地區唯一一所完全性非營利性質的綜合醫院。
五八年屈原農場建場,原營田中心聯合診所,改為屈原農場衛生院,但在建場初期,仍是一個自負盈虧的單位,既要擔任工地衛生工作任務,又要做好後方疾病防治工作,同時還要爭取做到收支平衡,三個方面都要顧及,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但在醫務人員的積極努力下,三個任務都比較順利地完成。
六一年,農場正式由省農管局接管後,農場衛生院改為農場職工醫院,大隊改為分場後,大隊醫療保健站改為分場衛生所,農場原分為老區與新區,省局接管後,將老區劃出去,建立兩個公社,即三塘、黃甲兩個公社。在六一年八月份,農場職工醫院與三塘、黃甲兩個公社衛生院分家,在農場職工醫院召開農場公社黨委會議,協商分家事宜,在三方黨委支持下,通過具體討論,分家方案達成協定,方案決定後,即著手進行分家工作,事先保密,突擊盤底,然後照協定規定,股金隨人走,公積金、公益金以及銀行貸款與其他內債外欠和藥品均按人分攤,如有了入不平衡者,進行找補。根據這一規定,會計按三方人口不同情況,算出各方應分配的金額,兩個公社衛生院,根據盤底現有金額不足者,由職工醫院找補,如有多者也由職工醫院收回。在三方黨委和代表會上,當眾宣布分配結果,三方都感滿意。在老區兩個公社衛生院分出去後,繼續又將河市片分五個衛生所(當時河市片河市衛生院和四個衛生所是分開核算的)合併進來。至此,全場的衛生機構,統一由職工醫院管理。由於農場與公社的分家,河市片五個衛生所的併入,在人事上,原則是就地工作,但根據需要,也有少數的調整,採購員兼西藥保管員吳伯登同志回三塘公社衛生院,原河市衛生院負責人徐春光同志,調職工醫院任採購,劉建二同志任中藥保管,由會計易用圭同志開調撥單,吳伯登同志走後,其西藥也由會計易用圭兼管,分家後,醫院的正副院長,由胡耀元(六O年胡耀元是縣婦幼保健分來協助治三病留下的)、韓光前二同志分別擔任,分家、合併、人事調整等工作結束後,圍墾工程也基本完成,治療三病也基本結束,衛生機構統一管理,在這個大好形勢下,職工醫院將進入新的建設時期。
進入新的建設時期,走上新的發展階段,省農管局接管後,陸續分配醫生下來,技術力量較前充實,原有三棟房屋感到分散不適用,總場黨委決定,與營田聯治組合併,由醫院拿出人民幣3000元,作房屋修理費,將防治組的房屋修理一新,作為門診住院用房,可開設病床30-40個,原有的三棟房屋,作為藥庫,中藥加工,住房之用。在防治維修好搬入後,門診、住院業務,確也比較好。經黨委同意,計畫在防治組西邊,再做一棟住院部,備料工作,基本做好,但到六二下半年,根據情況變化,原計畫變動,決定在營田停做,醫院新址改到黎頭咀,用原省水電設計院一棟房屋,廚房都有,只在前面並排做兩棟,一棟門診部,一棟住院部,這個計畫落實後,在當時的水建科的大力支持下,使得基建隊和營田農具廠兩個建造單位,加速工程建設,進度很快,如期如質交付使用。於六三年八月份,由營田搬到黎頭咀新址,醫院搬來新址後,一切感到新鮮,院址占地面積大,地方寬暢,新建的門診住院兩棟新房,看到令人耳目一新,搬來後不久,醫院做出規定,門診部新開設化驗室、X光室、婦產科室,住院部開設正規病床四十個,規劃落實後,在總場黨委的關懷支持下,積極進行籌備,四十個病床,經過一段緊張籌備工作,於六三年冬開始收治病人。六四年初省農墾局分配外科醫生一名馮信健同志來場,到醫院後,即向醫院建議,開展外科手術,當即得到醫院的同意與支持。六四年春節後,即著手建立外科手術室,當時條件很差,沒有設備房子,就在住院部西頭,騰兩間小房,六四年二月份動工改造,修理房屋,同時買回部份外科手術器械。籌備就結緒後,即開始手術病人的收治,病房的開設,外科手術的開展,對垂危急重病人,能得到及時治療,有效地提高了醫療質量和技術水平,而且大大減少了轉院麻煩,方便了病人,減輕了國家和病人的費用負擔。婦產科、化驗室都先後於63-64年建立,六四年購回一台30毫安X光機,並於次年初安裝透視,為病人服務。六五年社教時期,在門診部東邊,做一棟新病房,除設有正規手術室外,還開設病床六十個,另將原有的病房與門診部東頭的房子掉換幾間,與住院部西頭連成一片。另開設病床30個,合計共有床位80-90個,新病房建成後,手術室的器械和設備,都配備齊全,病房設備,也已成配套,初步具備了完善的住院部。在省局不斷分配大中專醫護人員來院的基礎上,醫務力量不斷增強,一個縣級醫院的架子已形成。
六六年,省委關心湖區晚期血吸蟲病人的治療問題,特別是脾臟切除問題,為減輕病人負擔,方便農民,就地治療起見,做到醫藥送上門。因此,由湖醫附一院組織一個脾臟切除手術隊來農場,手術隊包括主割醫生,副割醫生,麻醉醫生,手術護士等四位同志,其餘醫院配備。手術隊來農場,為農場脾臟病患者切除脾臟,這是農場職工的福音,在醫院的支持與配合,這次的脾臟手術做得很成功,有的通過這次治療,恢復了健康,投入了生產,走上了新生之路。這次脾臟手術,是就醫院手術室和器械設備做的,醫院外科醫護人員進行合作,以大醫院帶小醫院的形式,使醫院在那次手術中得到手術隊的幫助和指導,醫院外科醫護人員的技術得到很大提高,在手術隊走後,醫院從此開展各種大中型外科手術,例如,脾臟切除、膽囊炎、胃切除等手術逐步展開,凡通過手術的病人,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因此,醫院的外科手術,在民眾中的信譽越來越高。
省直機關在農場內辦的小農場,如省航運局農場,省委農場,省機關事務局農場,省人委農場,從六三年至六五年先後搬走,其醫務室的藥品、器械、設備折價和醫生,都先後轉交給職工醫院。七O年楊林賽農場併入我場時,該場的職工醫院的中西藥品器械設備折價和醫生併入分場衛生所和總場職工醫院。到七O年止,從五十年代起,二十年來,先後有私營藥店六家,公私含營田藥店二家,河市衛生所五家,楊林賽醫院一家,省直機關醫務室四家,共有十八家公私醫療機構和藥店,併入農場職工醫院。
六七年流腦在農場大流行,當時醫院的八十個床位,收治已滿,還在走廊里增設加床,經常有百把患兒住院,高峰時多達100多,還在住院部前面,搭蓋一棟茅房,做臨時病房。收治流腦病人,在總場黨委的關懷和相關單位的支持,專用藥物和其他物資得到正常供應,全體醫務人員的積極努力,特別是醫生護士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大部份患兒治癒出院,由於領導重視,措施得力,使流腦流行得到控制,從而使發病率逐步降低,未造成大的災害,全體醫務人員和後勤人員在這次流腦防治工作中,做出了貢獻。
醫院選址黎頭咀,根據當時醫院的發展情況,原有房屋不夠用,有的不適用,例如門診部太小,住院部病房不夠,中西藥庫和中藥加了場所,都無合適的房子做用,職工住房亦少。因此,七O年場黨委根據當時情況,決定將醫院選擇新址重建,經過多次選擇考察,最後決定在青山寺修建新醫院。在場黨委的關心和親自過問下,建造工程進度快,不到一年的時間,建成兩層樓房門診部一棟,平房住院部一棟,平房中西藥庫包括中藥加工場一棟,平房食堂一棟,平房職工住房二棟,由於場黨委的號召,在建造過程中,得到各方的支援,除本場各單位派車支援運輸外,還有軍區農場也派車前來援助,使在河市的大批磚瓦木等建築材料,都如期如數運回到工地,這樣多的運輸任務,快速完成,已滿足了建築工程快的需要,基建隊的領導同志,對這次建設,也極為關心,熱情支援,常常親自上陣督戰,檢查質量,這不但使建築工程快,而且質量好,使工期縮短,如期如質完成任務,按期交付使用。
七一年上半年,房屋建成,安裝完畢,即搬來青山寺新醫院,新門診部房間多,又寬暢,門診各科室都有所擴大,如X光室,新安裝200毫安X光機一台,專供照片用,另安裝30毫安X光機一台,專供透視用,滿足了各種疾病透視照片的需要。X光業務開展後,由於工作認真,準確率較高,化驗室,也增加了新的科目,除四大常規外,還開展了肝功能等新科目,X光和化驗等工作的積極開展,不但有力地幫助醫生的正確診斷,同時也受到了病人的好評。其他各科室,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進和提高,住院部在門診二樓修建了正規化的手術室,器械和設備,進行了充實和更新,配備了技術較高的醫護人員,為開展各種外科手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新病室,添置了新病床,病房條件改善,管理工作加強,醫護人員的責任心提高,促進了醫療質量不斷上升。
七二年,場黨委、委派醫生陳振森同志擔任醫院院長,陳振森同志接任院長後,醫院發展速度加快了步伐,走上全面發展的新階段,除提高原有各科室的醫療質量技術水平外,還計畫開設新科目,首先安排開設理療科,當即派人到省湖醫附二院理療科學習理療技術,派去同志學習結束回院後,購置理療設備,正式開設理療室,接受病人治療。對某些病人用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或者無效的,通過理療,大部份病人收到較好效果。不久又購置B超和心電圖機,並選送醫護人員到省地醫院學習B超和心電圖技術,學習人員回院後,先後開設B超室、心電圖室,分別接受病人診斷,這兩個科目的開展,為幫助醫生正確診斷,起了積極的作用。婦產科室,為適應計畫生育和婦幼保健工作的需要,在充實人員提高技術的基礎上,除加強門診婦產工作外,在住院部還開設婦產科病房,接受一系列婦科病的檢查和治療,助產工作,除對平產正常進行外,還對各種難產,解決了難題,保障了婦嬰的安全。
在計畫生育工作方面,這是一項技術很強帶有政治任務的工作。各項技術做得好壞,可以直接影響計畫生育工作的開展,更重要的是影響女同志的健康,開展各項工作,技術力量顯得突出。醫院領導,將這項任務交給了婦產科醫生張景春同志,該同志來農場二十多年,一直從事婦產科工作,在實踐中,醫療技術不斷提高,她不但刻苦學習,鑽研技術,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很好的為計畫生育工作服務,同時對本科室的某些同志,在技術上進行指導,在學習上進行幫助,使她們得到共同提高,以適應計畫生育和婦產工作的需要,從計畫生育工作開始,在院領導的幫助下,她就一起同科室同志,在門診做結紮、刮宮、引產等手術,在全場開展有計畫的結紮手術。她每次接受任務手,就帶領助手下到各分場,辛勤工作,積極完成結紮手術任務,開展計畫生育工作以來,不但各項任務完成得好,得到醫院支部和上級的表揚,而且服務態度好,受到女同志的好評。總之,婦產科的同志,為計畫生育婦幼保健等工作,做了了貢獻,促進了計畫生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農場機械作業多,交通運輸車輛多,高空作業經常有,因此,各種工傷事故常有發生。不論工傷事故的骨折病人亦好,其他骨科病人也好,以前醫院,由於沒有骨科醫生而不能收治,只能轉省醫院,既增加了國家醫藥費的負擔,又增加了病人費用開支,還有最嚴重的是,工傷事故的嚴重骨折病人,不能及時處理,可能延誤治病,引起傷情惡化。院長外科醫生陳振森同志,當時看到這個情況,感到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必須急需解決,但困難的是,上級沒有骨科醫生分配下來,全靠醫院自己培訓解決,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自己是一個醫生,有責任肩負這個重傷,於是自己下決心,擠時間,學習骨科技術,抱著虛心的態度,拜在著名骨科醫生原部隊醫院骨科主任汨羅縣周爹名下當學員。而周爹看到陳醫生同志態度誠懇,虛心好學,也就樂意接受這個任務,精心傳授骨科技術,在周爹的直接幫助下,醫院購置一批骨科器械,正式開設骨科,陳醫生同志,在周爹的幫助指導下,邊學習,邊實踐,尤其是在嚴重骨折病人治療時,周爹親臨手術室,現場指導,不但使手術做得成功,病人滿意,特別是陳醫生同志的技術提高很快,從醫院開設骨科後,農場的工傷事故,不論輕傷或重傷,在醫院治療,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減輕了國家和病人的負擔,凡屬是通過醫院治療的,除特殊情況的外,大都恢復了健康,投入了生產,骨科開展以來,深得民眾的信任。
在三中全會以來的方針政策指引下,醫院迅速發展,門診住院病人增多,職工人數逐步增加,病房和職工住房,都感到不夠。根據當時情況,首先解決病房問題,醫院決定,將住院部的房屋,增加樓房一層,一樓做內科病房,二樓做外科病房。這樣,使病床增加一倍,兩層可以開設病床100-120個,根據發展情況,又修建兩層病房一棟,一樓作傳染科病房,二樓作血吸蟲病房,可開設床位80個,共有床位約200個。由於病房擴大,床位增加,在管理上有條件分科開設病房,分別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傳染科、血防科等病房,進行分科治療,健全了醫療制度,加強了病房管理,從而提高了醫療質量,加快了病床的周轉率,提高了病人的治癒率,有效地恢復了病人的健康。
為了加強藥物管理,保障藥物質量,嚴格財務制度,提高經濟效益,七三年後先後修建中西藥品倉庫包括中藥加工用房一棟,大輸液製劑室一棟,對中西藥的保管和加工與配製,改善了條件,有利於加工配製,使質量穩定提高,藥物倉庫,保持了室內陰涼乾燥,透氣通風,避免了藥品易受蟲咬霉變的損傷,保證了藥物質量的安全。
由於醫院規模擴大,職工人數增加,造成職工住房緊張,住房矛盾越來越大,解決職工住房問題,顯得越加重要,在場黨委的關懷下,醫院積極努力,從七三年到八三年的十年間,特別是三中全會後,共做和改造平房住房六棟,連前有平房住房11棟,兩層樓房三棟,三層樓房一棟,再加門診三樓一層,這樣職工的住房的緊張狀況基本上緩和下來,住居條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公用房屋和職工住室,基本上滿足了現狀的需要,為以後醫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醫院進入全面發展新階段後,醫療信譽不斷提高,醫療業務不斷發展,門診住院病人,不斷增多,對提高醫療技術顯得突出和重要,醫院為此,每年安排一定經費,作為智力投資,經常選派各科醫生、護士、藥劑、化驗、婦產等人員,離職帶薪到省地醫院或大專院校地區衛校等單位進行進修或培訓學習,這些學習或培訓的同志,都學習了專業知識,對醫療技術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醫院自己,也培訓了幾批護士和中藥人員。六七年和七一年招收的兩批護士,都已成為今天護士工作中的骨幹力量,以後招收的亦已成為一支有素質的護士隊伍,六三年以來,先後招收幾批中藥人員,通過老帶新和自學,在工作實踐中,已鍛鍊成為中藥事業的一支新生力量,最早進來的,已是目前中藥工作的主力,因為這幾年來,老中藥工作者都已先後退休,有的已經去世,有關中藥技術管理已收他們承擔,並幹得很出色,整箇中藥工作由這一支新生力量繼承下來,在工作中做出了可嘉的成績,特別是解決了新陳代謝後繼有人的問題。這兩支隊伍的培訓,也為醫院的發展,提供了人員和技術。
八六年到八七年由劉偉同志任院長,新建了住院大樓。八八年至0六年由鄒瑞岩任院長,通過艱苦創業,醫院發展不斷壯大,九四年通過了“二級乙等”醫院的達標,九八年授予“愛嬰醫院”,二000年購置了彩超,0二年購置了CT,新做了放射樓,0三年“非典”救治,0四年重做了門診大樓,醫院硬體得到了大大提升。醫院開展了城鎮醫療保險,2000年改制屈原農場職工醫院更名為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
0七年初周尚斌同志任院長,醫院迎來了又一個春天,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晚期血吸蟲病的救治。醫院發展得到質的飛躍。目前,醫院占地6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固定資產1660萬元,設內(兒、傳染、中醫)、外、婦產、眼科、急診(120)、門診、病理科(皮膚、痔瘺)、麻醉科八個臨床科室。設放射、檢驗、B超、心電、高壓氧、藥劑、胃鏡、理療、供應等醫技科室。
編制床位140個,在職職工205人,專業技術人員183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4人,中級77人,初級102人。擁有美國產“HP”數位化彩超、美國“博利屋”動態心電圖、日本“日立”高檔黑白B超一台、500毫安X光機、英諾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優利特尿液分析儀一台、瑞典產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一台、邁瑞BC2600血液分析儀一台、高壓氧艙、歐林巴斯電子胃鏡、德國西門子CT機、體外碎石機、經顱都卜勒、全自動呼吸機、麻醉機、胎心音監護儀、監護儀等設備。建立了電腦微機醫院管理系統。
醫院外科設有泌尿外科、普外、骨外、創傷、燒傷。能做高難度的骨科手術、肝葉切除、小切口膽囊切除、腎切除、脾切除、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直腸、乳腺、胃癌根治等手術。婦產科能做子宮全切、弧形切口剖宮產等手術。眼科能完成白內障、青光眼手術,眼球摘除。內科與急診科能實施對各種服毒、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溶栓治療等極危病人的搶救。
醫院由營田中心聯合診所,在建國初期創辦時,僅僅只有兩個醫生,兩具聽診器,一隻西藥櫃,租借一間茅房開業,信心十足,誠誠懇懇地為人民服務發展到今天,五十多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而發展起來,由一個集體所有制的聯合診所,發展成為非營利性的人民醫院,這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醫院發展到今天的宏偉規模,不論從哪方面看,房屋建設也好,醫療設備也好,醫療技術水平也好,管理工作也好,都已經達到或者超過縣級醫院的水平,這是區委區管委和上級主管領導的關心扶持,特別是建院五十多年來醫院各界領導和同志們共同努力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五十多年來的經歷和實踐,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醫院從創建到現在,走過了五十多年,在五十多年的奮鬥中,為全區人民,發展衛生事業,傳播衛生知識,消滅疾病,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然而,我們的擔子還非常沉重,道路還很漫長,我們一定要在醫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發揮醫院整體功能。實行院長、業務院長及其他班子成員的分級管理責任制。突出“團結嚴謹 奉獻創新”的辦院思想,提倡“每人 每天 每事 每處,盡職 盡責 盡心盡力”的工作作風,樹立“敬人敬業 創一流,優質優價築誠信”的興院理念,全方位、立體化推進,開展一系列的工作。

醫院專家

姓名:周尚斌 性別:男 職稱: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 民族:漢族 出生年月:1963年10月
最高學歷:大學本科 畢業學校:湖南中醫學院
主要社團及社會兼職: 岳陽市醫學會會員
屈原區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單位職務及職稱: 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院長 副主任醫師
主 要 業 績
周尚斌同志,男、漢族、汨羅籍、出生於1963年10月,中共黨員,1985年7月畢業於湖南中醫學院醫療系醫療專業,本科學歷,並獲學士學位。2002年被湖南省人事廳授予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自85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臨床醫療工作。94年擔任醫院醫務、質控科長,96年在鄉鎮衛生院擔任醫療指導援助工作,98年7月擔任醫院業務院長兼大內科主任,2006年10月任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院長。現為岳陽市醫學會會員、屈原區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周尚斌同志對待工作嚴謹認真,對待病人滿腔熱情,二十幾年來,堅持不脫離臨床,每年診治病人近千人次,幾十年如一日,積極為病人排憂解難,醫療技術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自擔任院長以來,他以身作則,帶領院總支一班人,精誠團結,內抓質量、外塑形象、集思廣義,開拓創新,倡導以人為本,一切圍繞病人開展工作,在醫院的建設和發展上注入了全新的工作理念。在他的帶領下,醫院經濟產值翻兩番,醫療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醫院的發展和規模突破了歷史性跨越。
周尚斌始終以一名醫務工作者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鑽研業務知識,對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和內科疑難雜症,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學識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多次在醫學雜誌上發表專業論文,並用之於實踐,取得了較佳的效果,在《新中醫》、《中國醫藥報》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2篇,系醫院學術帶頭人,多次被區委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嘉獎榮譽。多次獲得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院長”的榮譽。
姓名:鄒瑞岩 性別:男 職稱:內科副主任醫師 民族:漢族 出生年月:1950年4月
最高學歷: 大學本科 畢業學校:湖南醫科大學
主要社團及社會兼職: 中華醫學會湖南分會會員
岳陽市醫學會會員
岳陽市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單位職務及職稱: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名譽院長 副主任醫師
主 要 業 績
鄒瑞岩同志,男、漢族,平江籍、出生於一九五零年四月,中共黨員,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職稱。畢業於湖南醫科大學醫療系醫療專業,本科學歷。2006年10月任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名譽院長。現為中華醫學會湖南分會會員、岳陽市醫學會會員、岳陽市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鄒瑞岩同志於一九六九年六月參加工作,七二年三月至七五年十一月在湖南中醫學院讀書,一九七五年十二月至今在屈原人民醫院工作。先後擔任醫院急診科醫師和主任,一九八八年至二00六年十月擔任屈原人民醫院院長,現任醫院名譽院長。於一九八八年元月加入中華醫學會湖南分會會員,現系岳陽市醫學會會員和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該同志被岳陽市政府記“二等功”一次,被區政府記“三等功” 兩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和“五好”幹部等榮譽稱號。二00四年被區委評為“優秀專家”。
在從事醫療工作四十年以來,鄒瑞岩始終積極鑽研醫療業務知識,有豐富的臨床醫療經驗,擅長心血管和神經內科疾病的診治,在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和對各種危重病人搶救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和成功方法。基礎理論特別紮實,學識水平高,事業心強。多次參加全國性學術交流研討會,並在《湖南醫學》、《中國鄉村醫生》、《中國農村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呋喃丹重度中毒的搶救”等四篇學術論文。現為醫院學術帶頭人。現在醫院急診科帶班管理病人,診治的病人療效非常顯著,在本地享有極高的聲譽。為區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享有極高的良好社會聲譽。
姓名: 田軍良 性別:男 職稱: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 民族: 漢族 出生年月:1953年10月
最高學歷:大學本科 畢業學校:湖南中醫學院
主要社團及社會兼職: 屈原區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單位職務及職稱: 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醫療顧問 副主任醫師
主 要 業 績
田軍良同志,男、漢族,汨羅籍、出生於一九五三年十月,中共黨員,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職稱,畢業於湖南中醫學院臨床醫療系醫療專業,本科學歷。2008年10月任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醫療顧問,現為屈原區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田軍良同志自一九七八年八月參加工作至今,先後擔任醫院急診科主任,醫院副院長、醫院黨總支書記職務。現為醫院醫療顧問,醫院內科學科學術帶頭人。
自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三十多年來,田軍良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知識和工作經驗,擅長中醫藥的臨床實踐研究,對各種疑難雜症的診治有獨特的方法。特別是對內科系列疑難疾病有很深的鑽研造詣和診治能力,多次參加全國性學術交流研討會,並在全國《臨床醫學》和《中國農村醫學》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三篇,學識水平高,專業理論基礎紮實,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能運用中醫藥技術在治療心腦血管病、風濕病、上消化道潰瘍等疾病方面具有獨特的治療方法。
多次獲得區委嘉獎和“先進工作者”以及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
姓名: 湛伯祥 性別:男 職稱:副主任中藥師 民族: 漢族 出生年月:1951年10月
最高學歷: 大專 畢業學校:湖南中醫學院
主要社團及社會兼職:
單位職務及職稱: 屈原人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 副主任中藥師
主 要 業 績
湛伯祥同志,男、漢族,汨羅籍、一九五一年十月出生,大專學歷,副主任中藥師職稱,從事中醫工作已有39年,現任屈原人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
湛伯祥同志於一九六七年七月高中畢業,六八年至七一年擔任農村生產隊赤腳醫生,八0年參加岳陽衛校放射培訓班學習,八三年參加光明中醫函授學習,九一年至九五年獲湖南中醫學院的大專文憑,九三年晉升為主管中藥師,二00九年晉升為副主任中醫師,二00三年考取了全國執業中醫師,零四至零九年連續參加省衛生廳主辦的全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培訓,零八至零九年參加了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中藥專業繼續醫學教育高級培訓,兩次在《中醫藥導報》上發表了“HPIC法測定婦科千金分散片中穿心蓮內脂的含量”“正交試驗法對冠心正氣散劑型最佳化的提取工藝研究”兩篇論文。
自從事中藥工作幾十年來,湛伯祥熱愛中藥事業,專業基礎理論紮實,專業操作技能強,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對各種中藥的泡製、鑑別和掌握其藥物性能的作用等技能,在其領域有一定的鑽研並取得了一些成績了,對中藥的管理和使用有很科學的認識和見解。多次獲得醫院優秀工作者和區嘉獎榮譽。
姓名:沈忠民 性別:男 職稱: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 民族: 漢族 出生年月:1937年10月
最高學歷: 大學本科 畢業學校:湖南醫科大學
主要社團及社會兼職: 中華醫學會岳陽分會理事
屈原區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單位職務及職稱: 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醫療顧問 副主任醫師
主 要 業 績
沈忠民同志,男、漢族,長沙籍、出生於一九三七年十月,中共黨員,一九八八年為本地第一批晉升高級技術職稱人員,西醫內科副主任醫師。曾擔任屈原人民醫院副院長職務。2000年10月任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醫療顧問。現為中華醫學會岳陽分會理事、屈原區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沈忠民同志於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一年在湖南醫科大學醫療系本科畢業,同年為回響國家號召,下農村由國家統分來基層醫院擔任全科醫生,根據需要留下來至今。一九九二年被評為岳陽市二級醫院評審組成員,中華醫學會岳陽分會理事,中國紅十字會先進會員。從事醫療工作四十多年,他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工作期間為防治“流腦”大流行和地方病等防治工作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績。曾發表和錄用“慢性血吸蟲病52例臨床分析”“洞庭湖區高血壓病原因探討”個案報導以及免疫抑制療法治療慢性頑固性腎病伴腎功能不良病人的療效等。擅長各種內科疾病的治療和防治,並且有獨特的治療方法,特別是對各種內科疑難雜症的診治有豐富的治療經驗和效果。
從醫幾十年來,多次被醫院和區委評為優秀醫務工作人員和優秀共產黨員,並在當地享有很高的聲譽。
姓名:鍾建國 性別: 女 職稱: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 民族:漢族 出生年月:1953年7月
最高學歷: 大學本科 畢業學校:湖南中醫學院
主要社團及社會兼職: 湖南省科協自然科學“中醫學會”會員
單位職務及職稱: 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醫療顧問 副主任醫師
主 要 業 績
鍾建國同志,女,漢族、湘陰籍、一九五三年七月出生,中共黨員,內科副主任醫生。2008年7月任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醫療顧問。現為湖南省科協自然科學“中醫學會”會員。
鍾建國同志於一九七七年畢業於湖南中醫學院醫療專業,本科學歷,參加工作從事臨床醫療有三十一年。曾擔任屈原人民醫院傳染科主任。
在中醫藥學的高等學府,學習了以中醫內科為主的十幾種專業基礎知識,奠定了很好的專業基礎,準確的運用科學概念,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運用中醫的辯證論治。治療以中醫內科為主的常見病,對“黃疸、咳嗽,胃脘痛、虛癆血症、脾症、驚悸、怔腫、水腫、淋病”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特別是近幾年通過不斷地努力學習和探討鑽研,對“心血管”病“腫瘤”等疑難雜症有獨特的治療經驗,有位70多歲的“肺癌”術後病人,術後沒有做任何放療、化療,堅持服用她的中藥處方三年多,現病情穩定,精神狀態良好,無任何不適感。通過多年的工作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寫有《黃疸治驗》等多篇論文,1992年被岳陽市人事局認定資格為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
姓名: 張景春 性別:女 職稱: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民族: 漢族 出生年月:1938年4月
最高學歷: 中專 畢業學校:長沙市衛生學校
主要社團及社會兼職: 屈原區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單位職務及職稱: 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醫療顧問 副主任醫師
主 要 業 績
張景春同志,女、漢族,醴陵籍、出生於一九三八年四月,中共黨員,中專學歷,邵陽市衛生學校婦產科專業畢業,婦產科副主任醫師職稱。1994年7月任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醫療顧問,現為屈原區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張景春同志自五七年參加工作至九四年退休,一直從事婦產科臨床醫療工作,工作37年來,為屈原地區的衛生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特別是為醫院的婦產科發展和建設傾注了全部心血,使婦產科得到了質的發展和飛躍。曾擔任醫院婦產科主任職務,多次獲得市、區級“勞動模範”和“崗位能手”“優秀共產黨員”在醫院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從醫幾十年來,張景春同志積極鑽研業務技能知識,學識水平相當高,業務工作能力強,專業基礎理論深厚,婦產臨床經驗豐富,專業技能強,擅長對婦科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疑難手術、子宮次全術、全切術、卵巢囊腫切除術、宮外孕清除術等的診治和手術治療,對產科難產,以及剖腹產等手術具有獨特的治療方法,在醫院及本地享有極高的聲譽和權威。系醫院婦產科學科學術帶頭人,系省、市多個醫學組織和醫學學會會員,在國家、省、市級醫刊上發表專業論文3篇,多次參加全國醫學學術交流研討會,在婦產科專業領域享有極高的醫學權威。
姓名: 何桂蘭 性別: 女 職稱:婦產科主治醫師 民族: 漢族 出生年月:1963年 8月
最高學歷: 大專 畢業學校:岳陽市衛生學校
主要社團及社會兼職: 屈原區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屈原管理區營田鎮人大代表
單位職務及職稱: 屈原管理區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 主治醫師
主 要 業 績
何桂蘭同志,女、漢族、湘陰籍、出生於一九六三年八月,中專學歷,一九八四年畢業於岳陽市衛生學校,婦產科主治醫師職稱。自一九八七年畢業參加工作至今,從事婦產科臨床醫療工作二十三年,現任屈原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屈原區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會員。
何桂蘭同志工作敬業,對待病人視親人,業務能力強,技術水平高,曾擔任汨羅市政協委員,現任屈原管理區營田鎮首屆人大代表。工作幾十年來,為醫院婦產科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特別是近年來,她帶領全科人員除完成好臨床醫療工作外,還較好地組織開展和完成了全區計畫生育四大手術工作任務,使醫院婦產科的業務功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和創新。醫院婦產科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也成為了醫院的招牌科室,在本地享有良好的聲譽。她多次獲得區級“三八紅旗手”、“最佳醫生”、“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自從醫以來,何桂蘭積極鑽研業務知識,學識水平高,業務工作能力強,專業基礎理論紮實,婦產臨床工作經驗豐富,專業技能強,能較好地處理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疑難病症的診治和治療,能很好地完成子宮全切、次全切、卵巢囊腫切除、剝除術,子宮肌瘤剜除等手術並且具有獨特的治療方法。,擅長剖宮產手術,所做的剖宮產手術時間短、出血少、傷口美,深受同事及患者的好評。年開展各種中型手術400多例,年診治門診病人7000多例,在醫院及本地享有極高的聲譽和權威。系醫院婦產科學科學術帶頭人,發表論文2篇,多次參加全國醫學學術交流研討會。該同志在婦產科專業領域有很深的鑽研,具有優秀的個人操作技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