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街坊

居住街坊,城市中由街道包圍的、面積比居住小區小的、供生活居住使用的地段。

居住街坊

正文

城市中由街道包圍的、面積比居住小區小的、供生活居住使用的地段。以街坊作為居住區規劃的結構形式,由來已久,在古代希臘羅馬中國的城市中都曾存在過。蘇聯在20世紀40~50年代建造的居住區,大量採用街坊的布置形式,這對中國50年代初期的居住區規劃和建設有很大影響。
居住街坊的規劃布置,以滿足街坊內居民生活居住的基本要求為原則。街坊內除居住建築外還要有託兒所幼稚園、商店等生活服務設施,成人和兒童遊憩、運動的場地和綠地。居住建築在街坊內的布置方式主要有周邊式、行列式、混合式等形式,可結合建築設計組成不同組團,使建築群面貌既有整體感又避免單調。街坊面積一般為2~10公頃。中國在50年代初期,城市的新建居住區採用過居住街坊的布置形式。50年代後期起,較多地採用居住小區的組織形式,因為居住小區的規模比較大,比較能適應日益發展的城市居民生活要求,在規劃布局上也可以有較大的靈活性。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