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維斯瑪利安蚓

棲息於低潮線與高潮線之間的粗沙和潮下線處的貝沙3-4m深處。一新種--長白山瑪利安蚓

尼維斯瑪利安蚓

目名: 顫蚓目 (Tubificida )
科名:線蚓科 (Enchytraediae ) ()
屬名: 瑪利安蚓屬 (Marionina Michaelsen,1889 )
種名:尼維斯瑪利安蚓 (Marionina nevisensis Righi et Kanner, 1979 )

分布描述

膠州灣、香港。海洋;棲息於低潮線與高潮線之間的粗沙和潮下線處的貝沙3-4m深處。

主要鑑別特徵

體長2.8-4.6mm,26-41節。Ⅻ節處寬0.11-0.18mm。蟲體表面光滑;表皮非常厚(2-3µm)。剛毛缺失。環帶位於Ⅻ-ⅩⅢ節。受精囊孔成對,位於Ⅴ節前部。體前部血管系統典型海洋線蚓類(Coates and Ellis, 1981)。背血管起始於ⅩⅣ-ⅩⅤ節。消化道逐漸由食管變為腸道,食管無盲囊。隔膜腺3對,前部4/5、5/6節間的2對隔膜腺的背葉聯合,腹面具有發達的耳垂狀突起。體腔球較大。貯精囊未成對,有時向前延伸至Ⅹ節。精漏斗(圖Ⅱ-36a, sf)小,長為寬的2-3倍。輸精管(圖Ⅱ-36a, vd)狹窄(僅寬4-5µm),無肌肉層,緊緊捲曲,局限於Ⅻ節。陰莖球(圖Ⅱ-36a, pb)小,且簡單,寬30-45µm。受精囊(圖Ⅱ-36b)的外囊管全部被腺細胞覆蓋,位於受精囊開口出處的腺細胞長於其它的腺細胞。囊腔或多或少呈卵圓形,貯有稍微散亂的精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