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扎里(1776~1848)

尼扎里(1776~1848)

正文

維吾爾族詩人。本名阿布都熱依木,筆名尼扎里。維吾爾批判現實主義思潮的重要代表作家,他把維吾爾族敘事長詩的創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尼扎里出生於喀什噶爾城的布拉克·巴什坊內一個工匠家庭。青年時代,曾在喀什噶爾的經學院求學,研習維吾爾文學和中亞各族文學重要代表作家的作品。尼扎里的大半生是靠代人抄寫、裝幀書籍為主,生活十分清苦。公元1835年開始,在喀什噶爾阿奇木伯克祖乎爾丁衙署中充任幕僚。1840年後,在喀什噶爾航立克經學院擔任教習。
尼扎里是維吾爾文學史上成就顯著的多產作家之一。流傳至今的作品有長達 33000行的《愛情長詩集》、哲理性詩作《濟世寶珠》和組詩集《穆罕默斯集》。前兩種作品的手抄本現存新疆博物館
尼扎里於1841至1842年創作的《愛情長詩集》,是維吾爾文學史上的一顆明珠。他通過《愛情長詩集》的創作,發展了東方文學中《五部詩集》創作的傳統,把它推進到了“長篇組詩”階段。尼扎里的敘事長詩,大都取材於廣為流行的民間傳說。他善於發掘出這些傳統題材中反抗中世紀封建主義枷鎖、控訴封建主義暴政的思想內容,賦予它們以強烈的時代精神,以反映當時人民對自由解放、公理正義的嚮往。其中,敘事長詩《熱碧亞和賽丁》尤其富於現實意義。詩人在這部長詩中,突破了傳統題材的局限,取材於當時的現實生活,堪稱維吾爾文學史上第一篇詩歌體裁的報告文學。詩人在敘述熱碧亞和賽丁這一對喀什噶爾青年的愛情悲劇的同時,還影射了這一悲劇產生的社會根源,把這一愛情悲劇提到了社會悲劇的高度,從而揭露了封建主義的罪惡,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尼扎里的敘事長詩曾被多次整理出版,並且有漢譯本行世。《熱碧亞和賽丁》還被搬上了舞台。

配圖

尼扎里(1776~1848)尼扎里(1776~1848)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