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僕射

尚書僕射

《尚書僕射》講述的是尚書仆(pú )射(yè),尚書省的副官,尚書令為虛職後,尚書僕射成為尚書省的長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後期成為名副其實的首席宰相。秦始置,為少府屬官,幫助尚書令管理少府檔案和文書,是很低階的官員。東漢秩僅六百石,東漢時職權已重,祿秩仍舊。隋朝高熲、蘇威、楊素擔任尚書僕射,尚書令長期空缺。高宗時一度改稱左右匡政,武則天改稱文昌左右相,玄宗開元時曾改稱左右丞相。宋元豐改制,以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與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同為宰相。

發展歷程

秦始置,為少府屬官,幫助尚書令管理少府檔案和文書,是很低階的官員。漢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置尚書五人,其中一人為僕射。東漢置尚書台,主官為尚書令,尚書僕射為其副職。獻帝時分設左、右僕射,歷代沿置。東漢秩僅六百石,東漢時職權已重,祿秩仍舊。魏、晉後,尚書令、尚書僕射號為“朝端”、“朝右”,居宰相之任,成為貴官。隋朝高熲、蘇威、楊素擔任尚書僕射,尚書令長期空缺。唐初,因尚書令曾為李世民所任,其後避諱而不置,以僕射為尚書省長官,即為宰相。唐中宗以後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名目的尚書僕射,不再是宰相,而是虛職。高宗時一度改稱左右匡政,武則天改稱文昌左右相,玄宗開元時曾改稱左右丞相。安史之亂後,僕射必加同平章事,始為宰相。宋元豐改制,以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與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同為宰相。政和時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少宰。靖康時仍稱僕射。南宋幹道八年(1172)改為左右丞相。名稱屢變,然其為真宰相均同。元代廢除尚書省,只設中書省,尚書僕射也被廢除,中書丞相承擔了尚書僕射的職務。

擔任者

隋代

高熲(581-599)

趙煚(581)

趙芬(583-584)

虞慶則(584-589)

楊素(592-606)

蘇威(589-592、601-607)

宇文智及(618)

裴矩(618)

王世充(618)

唐朝

裴寂(618-629)

蕭瑀(623-626、627)

封德彝(626-627)

長孫無忌(627-628)

房玄齡(629-643、643-648)

杜如晦(629)

李靖(630-634)

溫彥博(636-637)

高士廉(638-643)

李世勣(649-650)

張行成(651-653)

于志寧(651-659)

褚遂良(653-655)

劉仁軌(675-681、683-685)

戴至德(675-679)

蘇良嗣(686-690)

韋待價(686-689)

武承嗣(690-692)

岑長倩(690-691)

豆盧欽望(697-698、699-700、705-706)

王及善(699)

唐休璟(705-706)

魏元忠(706-707)

李成器(710)

之後擔任尚書僕射不再為宰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