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求婚

少校求婚

《少校求婚》是俄國十九世紀傑出的風俗畫家、批判現實主義的創始人費多托夫的諷刺性風俗畫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這件作品以小見大地觸及到了當時俄國社會的一個本質性問題,即由於彼得大帝的改革,使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的俄國經濟開始有了發展。

基本信息

名畫珍品
畫作名稱:《少校求婚》
作者: 巴維爾·安德烈耶維奇·費多托夫 (P·A·Foedotov, 俄國)
創作年代: 1848 年
風格: 現實主義
題材: 風俗
規格: 58.3x75.4cm
質地: 布面油畫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作品簡介

19世紀的沙皇俄國處在一個社會變革的時代,反動的官僚權勢在握,但手中沒錢,而新興的資產階級暴發戶則相反,是有錢而沒權,這兩個階級的相互勾結將形成一股勢力,主宰著俄國的一切,這就是現實。
費多托夫這一幅《少校求婚》即揭示了這個時代的本質特徵。有權的沙俄少校軍官,在媒婆的引導下來到暴發戶商人家求婚,很顯然這是一門互相利用、互相勾結、狼狽為奸的聯姻,是一幕表面是喜劇實為悲劇的場面。神氣十足、裝腔作勢的少校正臨門外,畫家著意描繪室內發生的瞬間情景:作為新興資產階級代表——商人懷著難以明言的心態等著少校,傭人們交頭接耳地議論這樁婚姻的是非,母親拖著害羞的女兒,顯得無可奈何。
畫面主體形象是女兒,一個情竇初開的姑娘,期盼著美滿姻緣,在求婚者到來之際,內心充滿緊張和幸福之感,少女的羞澀,本能地欲避又止,慌亂中將手帕掉落在地上,這些心理細節刻畫,十分真切生動,是一幕舞台劇畫面。
畫家很注意通過環境描繪表現人物,商人客廳擺設顯得富有而格調不高,傭人在桌上擺放的粗陋食品,表明商人的小氣吝嗇。畫家創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費多托夫的人物造型極富表現力,他通過人物的姿勢、面部表情、衣著和環境道具的描繪,深刻地揭示作品的社會意義,他的畫具有豐富的文學性。由於他的作品揭露社會的醜惡現象,所以沒有人願望購買,但它是一個時代精神的縮影。

畫家簡介

巴維爾·安德烈耶維奇·費多托夫(1815—1852年)俄國19世紀上半期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大師。巴維爾·安德烈耶維奇·費多托夫,出生於莫斯科九品文官的家庭,11歲時考入第一陸軍學校,後在彼得堡芬蘭團隊的禁衛軍中服役,由於酷愛繪畫,在29歲時入美術學院夜校學習。38歲退伍之後進入美術學院接受正規訓練,師從於布留洛夫,起初他想成為一位戰爭畫家,後來卻成了一位諷刺風俗畫家。費多托夫是在革命民主主義思潮影響中成長起來的畫家,他所畫的諷刺性風俗畫十分生動,令觀者忍俊不禁而後陷入深思,他那微妙的幽默,針砭時弊。真實的描繪和深刻的諷刺內容,揭露了當時社會中的畸形人物和醜陋現象。俄國殘酷的反動政治使費多托夫不得不陷入沉默、孤獨和絕望,最後竟導致畫家精神失常。他的作品和藝術生涯與大作家戈里有很多相似之處。費多托夫的思想和藝術創作實踐奠定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基礎,美術批評家斯塔索夫說他是俄羅斯民主藝術繁榮的開端。費多托夫過早地離開人間,留下的風俗畫作僅10幅,肖像畫20餘幅。著名的有《初獲勳章者》、《少校求婚》、《貴族的早餐》和《小寡婦》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