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柏

小龍柏

小龍柏,園林綠化中使用廣泛,效果好,耐寒耐旱,價格便宜,是一種優秀飛綠化苗木。

沭陽綠點苗木園藝場小龍柏小龍柏苗木
小龍柏在春季扦插比較適宜,在氣溫24℃至30℃的條件下進行扦插,插穗應剪取母株外圍向陽面長15厘米左右的頂梢,把剪口浸入500ppm的吲哚乙酸 溶液1分鐘即可。扦插基質可用蛭石、質地純淨的河沙、草炭土或草炭土與河沙各半摻勻的土壤。

百科名片

中文名稱:小龍柏 目:Coniferales 松杉目
界:Plant Kingdom 植物界 科:Cupressaceae 柏科
門:Gymnospermae 裸子植物門 屬:Sabina 圓柏屬
綱:Coniferopsida 松柏綱 拉丁名稱:Sabina chinensis(L.) Ant. var. chinensiscv. Kaizuca

形態習性

常綠小喬木,可達4—8米。喜充足的陽光,適宜種植於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上。樹 皮呈深灰色,樹幹表面有縱裂紋。樹冠圓柱狀。葉大部分為鱗狀葉(與檜的主要區別),少量為刺形葉, 沿枝條緊密排列成十字對生。花

沭陽安博苗木園藝場龍柏基地沭陽安博苗木園藝場龍柏基地
孢子葉球)單性,雌雄異株,於春天開花,花細小,淡黃綠色,並不顯著,頂生於枝條末端。漿質球果,表面披有一層碧藍色的蠟粉,內藏兩顆種子。枝條長大時會呈螺鏇伸展,向上盤曲,好像盤龍姿態,故名“龍柏”。有特殊的芬芳氣味,近處可嗅到。龍柏喜深厚肥沃的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忌潮濕漬水,否則將引起黃葉,生長不良。幼時生長較慢,3-4年後生長加快,樹幹高達3米以後,長勢又逐浙減弱。 龍柏喜陽。凡排水良好、土層深厚之地,生長良好。耐旱力強,夏秋只要將根際或苗床進行覆蓋,一般不淋水抗旱也很少死苗,但為促進生長,勤加肥、水,其年生長量高可增50厘米。龍柏主枝延伸性強,但在江南不向外開展而向上繞主幹迴旋,側枝排列緊密,全樹婉如雙龍抱柱,因此下枝要妥善保存,不可隨意剪除或損壞,否則將形成吊腳苗,大損觀瞻,所以一般不加修剪,任其自然生長。龍柏樹形除自然生長成圓錐形外,也有的將其攀揉盤扎成龍、馬、獅、象等動物形象,也有的修剪成圓球形、鼓形、半球形,單值或列桿、群植於庭園,更有的栽址成綠籬,經整形修剪成平直的圓脊形,可表現其低矮、豐滿、細緻、精細。龍柏側枝扭曲螺鏇狀抱乾而生,別具一格,觀賞價值很高,我國各地廣為栽培。

主要產地

原產於中國及日本,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日本、台灣等地。江蘇沭陽為龍柏中心產地,龍柏種植面積數量居全


國首位。現主要集中產地位於江淮大地上升起的綠色明珠-江蘇省沭陽縣境內。我區是典型的江淮分水嶺區域,江淮分水嶺是中國南北分界線,綠點苗木龍柏產業基地,多年來不斷為大江南北的造林運動,綠化建設,城市園林綠化,新農村供應多類綠化苗木。

主要用途

由於樹形優美,枝葉碧綠青翠,公園籬笆,公路兩邊綠化首選苗木,所以多被種植於庭園作美化用途。特別適宜作園林色塊,種植密度高,單個工程用量大。龍柏在造景藝術方面,可以修剪成塔形、龍形和高桿。可套用於公園、庭園、綠牆和高速公路中央隔離帶。

栽培管理

龍柏習用無性繁殖,方法有靠接、枝接、插條、壓條等,各有長處,茲分述如下: 1、靠接成活率高,成苗快,缺點是繁殖數量有限,手續和管理比較麻煩,因母樹高大,更覺操作不便,但作少量繁殖時,此法仍可采

用。 靠接砧木用圓柏、瓔珞柏、扁柏、花柏都可以,3-4月施行,8-9月已充分癒合,即可剪離母本移栽,具體操作請參看有關苗木花卉書籍中靠接章節。 2、早春枝接:早春2月,以2年生側柏作砧木,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龍柏1-2年生枝條作接穗,長5-10厘米,除去下部2-3厘米的針葉,一邊直切一刀,長2-3厘米,反面斜切一刀,長2-4厘米;砧木可自接枝處剪頭,然後自橫斷面的一邊直切一刀,長2-3厘米,注意都要帶少許木質部,然後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並使一邊的形成層相互對準,然後以塑膠薄膜紮緊接合部。為使接穗在成活前不失水枯死,接穗上可套上一個小塑膠袋,約2個月後,風接穗頂芽萌發,即證明傷口已癒合好,即可除去套袋,進入正常管理。 另外,在生長期可撕皮嵌合接。此種方法嫁接成活率也很高。

小龍柏病蟲害防治

小龍柏病害發生較少,常見的除上述梨赤星病以外,扦插苗床基質不乾淨或重複使用時,易發生紫紋羽病,可根據前述方法防治。蟲害常見的有布袋蛾,應在6月上旬幼蟲尚未擴散時噴布1000倍98%晶體敵百蟲以治之。龍柏用途 龍柏-園林用途 由於樹形優美,枝葉碧綠青翠,所以多被種植於庭園作美化用途。觀賞樹種.龍柏株形整齊,樹態優美,宜作叢植或行列栽植,亦可整修成球形,或將小株栽成色塊。

整形修剪

(1)圓柱形:龍柏主幹明顯,主枝數目多,若主枝出自主幹上同一部位,必須剪除一個,每輪只留一個主枝。主枝間一般間隔20~30cm,並且錯落分布,各主枝要短截並剪成下長上短,剪口落在向上生長的小側枝上,以確保優美樹形。主枝間瘦弱枝及早疏除以利透光,各主枝的短截工作,在生長期內每當新枝長到10~15cm時依舊短截,全年剪2~8次,以抑制枝梢的徒長,各主枝修剪時應從下至上,逐漸縮短,以促進圓柱形的形成。注意控制主幹頂端競爭枝,以免造成分杈樹形。對大枝的修剪主要在休眠期進行,以免樹液外流。
(2)飛躍形:一般均勻保留少量主枝、側枝,並讓其突出生長,其餘的主、側枝一律短截。全樹新梢在生長期進行6~8次類似短截的去梢修剪,並使突出樹冠的主、側枝長度保持在樹冠直徑的11.5倍,以形成巨龍飛躍出樹冠的姿勢。
(3)人工式整形:龍柏樹形除自然生長成塔形外,常根據設計意圖,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形體,但應注意樹木的形體要與四周園景諧調,線條不宜過於繁瑣,以輪廓鮮明簡練為佳。整形的具體做法視修剪者的技術而定,也常藉助於棕繩或鉛絲,事先作成輪廓樣式進行整形修剪。將其攀揉盤紮成龍、馬、獅、鹿、象等動物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