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扎西

小鎮扎西

背景:束河古鎮位於雲南麗江古城北5公里處。雖然面積比古城小得多,但而從景觀和人文價值來看,是一具體而微的古城。束河鎮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開發,算是開發剛剛開始,雖然鋪面比以前多了許多,但還沒有被劃入旅遊團隊的指定景點,商業化的情況就比古城繁華地帶弱了許多,所以更得到被稱為背包客的自助旅遊者的青睞。每當網友來訪,問及尚有何處可得一樂時,我總是推薦他們到束河去。而每每游過後都覺極為滿意。

束河古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世祖中統四年(1263年),時由白沙納西族土酋任“茶罕章管民官”。崛起於白沙(束河屬於白沙)的納西族勢力集團取代巨甸(麗江鄉鎮名)的納西族勢力集團而成了麗江的最高地方長官,把白沙建成麗江及納西族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而至明代,隨著木氏土司將大研古城選為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取代了白沙束河的地位。但即使如此,到明代,這裡仍是一個有名的所在。徐霞客在他的遊記中這樣寫道:"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縈,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之古稱。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錯落有致——選大研古城做為自己新的領地,我以為不能不說是受了束河的影響——街頭有一潭水,稱為"九鼎龍潭",又稱"龍泉"。

潭周綠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清澈,游魚可數。從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於村中道旁,遠近汩汩有聲。如果說大研古城的水是清的,那么龍泉的水則是亮的了。村莊中心有長33米、寬27米的小小四方街,街面上的那些被人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還能照見往日的繁華。街子的西側,有一座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大石橋,納西語稱"吉阿橋",意為泉水匯集之橋,橫跨在青龍河上。這座青龍橋高4米、寬4.5米、長25米,是麗江境內最大的石拱橋。在"九鼎龍潭"邊,有一建於清代的臨水飛檐樓閣名"三聖宮",又稱龍泉寺。寺內原供奉觀音、文殊、普賢,後又供奉軒轅帝、孫膜、自眉和尚。樓前匾額曰"半日閒",取“又得浮生半日閒”之意。憑欄俯仰,遠觀郊野阡陌,近看清水游魚,令人心胸舒坦。而對於自助旅遊者來說,束河可以說是麗江最後一個可以發獃的地方了。隨著旅遊業的觸角的擴張,來來往往的團隊已經使人的心很難靜下來了。束河村古街附近,今“束河完小”內,還有建於明代後期的四合小院大覺宮。主殿雖不高大,但建築結構勻稱和諧,四角房檐高挑,額坊樑柱飾以各種鳥獸浮雕,栩栩如生。

宮內有壁畫9鋪,現存6鋪,總計26平方米,與白沙壁畫不同的是,它純粹以漢傳佛教及道教為題材,主要描繪菩薩、羅漢、諸天、天王、天女等聖眾禮佛的場面,其中融入密宗的三面八臂觀音,以及道教的仙真。東西各畫有羅漢九人,上有青天白雲,下有雲氣雕欄,人物形象各異,內有一個百工藝人之神,是明代麗江壁畫的又一珍品。束河曾以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皮革加工、竹編等手工業聞名於滇地。早在清朝乾隆年間,束河就開設了由政府公助的“義學館”,還有三所私塾。而近代則以皮毛加工業聞名,故納西語稱束河為“紹窩希日奔”,即“束河皮匠村”。最盛的時候,束河村從事皮革業的有300多戶,日產皮鞋500雙。各種皮貨遠銷西藏、青海等地,有的商人甚至到達印度、尼泊爾等國。故在麗江有“束河皮匠。一根錐子走天下”之說。在寧蒗、中甸、德欽,至今還有以束河皮匠聚居而成的皮匠村。如今,倘佯於龍泉之畔,漫步於束河古街,總能讓人感受到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大研古城周邊民居建築的束河民居,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吸引著一些追求清靜的自助客前往。完全攻略:氣候:與大研古城相似,但因便*近雪山,早晚氣溫比大研古城略低2—3度。
 行:1、車:搭的士前往顯得縻費了。可以在麗江新城福慧市場*香格里大道邊的“麗客隆”超市旁搭掛有“龍泉”字樣的小客貨兩用車或小麵包,車費單程是2元/人。時間大約需要二十分鐘。停車處即為束河古街。回程也在此處搭車。
2、腳踏車:可以在麗江的紅太陽廣場、民***主路、或者一些客棧內租到,租金10元至15元/天。騎車沿福慧路(人民政府所在地)西行,在香格里大道(俗稱四十米道)交*處(十字路口,有紅綠燈)右轉,沿大道(正對玉龍雪山)騎鐘樓向左轉,行250米左右,在麗江監獄對面,龍江花園酒店前有一綠色路牌,上書“開文、榮華、龍泉寺”,即可右轉,沿油路而行約4公里,即到束河古鎮。吃:與兩年前相比,束河古鎮上可以吃飯的地方多了許多,沿著龍泉小河,河邊開著一列的酒吧或者餐館,有納西風味的,有中西餐,在龍門客棧可以吃到東北菜。住:龍門客棧和十合會館、農家半日閒都提供住宿。價格為15-40一床。

因為束河不大,這些地方都在河邊,幾乎是到了那裡想找不到都難,電話就不必要提供了。特別提示:從條件以及距離看,如無太特別的理由(比如拍照等),建議仍然在麗江古城住宿。游:在束河古鎮與其說是旅遊,還不無說是感受沒有商業侵蝕的大研古城,在那裡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景致,又似乎隨處都是景。呆:在龍門客棧下是原來生產隊的曬穀場,現在被龍門客棧的主人租下來,取個名字叫“曬骨場”,場內被風雨侵蝕的糧架林立,原來放糧食的房子被改做了酒吧的樣子,山牆上卻破了個大洞,顯得很另類。在曬場上曬著骨頭,啜著小酒,一個爽字。特別提示:龍泉寺門票:2元/人。

扎西小鎮

扎西小鎮也是一個淘寶店鋪的名字。扎西小鎮是一家專業從事昭通特產,以及雲南特產的淘寶市集店,成立的時間是2012年10月份。
 常言道:名以食為天,地道的雲南人也罷。不地道的本木土中國人也罷,都是頂尖的吃貨都是一等一的好手。懂得吃的人,我覺得是享受生活的人。這個小店之所以要取名為扎西小鎮是因為:我的家鄉在神奇而美麗的雲南,這裡有美麗的風景,有多民族的多遠文化。每一個小的故事,每一個小的信仰都是值得尊重的。
生活在昭通,昭通威信是一個紅色革命氣息濃郁的小城市,有雲南人的熱情有少數民族的單純。得天獨厚的優良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勤勞勇敢的昭通人民。在浩瀚的不斷崛起的電子商務的年代,扎西小鎮這家獨具最炫民族風的小店,做起來了。為了發揚傳統的昭通文化,將本土的做成最好的我們在路上一直前進著,不曾有怠慢,不曾想過會有失敗。
文化這個東西很淵源,懂的人就知道要用新時代的手法去改良它,繼承它。不了解的人,則是簡單的給予它一些膚淺的概念。新世界眼睛底下的中國,新的機遇挑戰下的昭通。要將自己的特產,自己的優勢盡善盡美,我想到了網際網路,這個新奇的大平台。人是一隻有思想的蘆葦,腦袋決定自己的口袋,想要做什麼樣的人,想要將昭通推向一個什麼樣的高度,歷史會告訴我們。
扎西小鎮的應運而生,我個人覺得是有一定的巧合的,不做太多的生意,不做太多違背自己良性與道德的事情,只是簡單的一個交流的平台,讓遠在中國的您。知道我,讓我這個大山裡的昭通人也知道站在同一片中國土地上的您,這就是扎西小鎮的宗旨,我們的歷史責任。僅此而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