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貫仲

小貫仲,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狀莖短,直立或斜升,連同葉柄基部密被寬卵狀披針形紅褐色大鱗片。生於山坡林邊、岩石濕地。分布於陝西南部和長江以南各省區。

別名

貫眾、貫仲、昏雞頭、雞腦殼、雞公頭、乳痛草、尖耳貫仲

來源

為鱗毛蕨科貫仲屬植物貫仲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以根莖和葉柄殘基入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狀莖短,直立或斜升,連同葉柄基部密被寬卵狀披針形紅褐色大鱗片。葉為單數羽狀複葉,由根狀莖密生成叢,葉柄長15-25厘米,禾桿色,被卵形和線性兩種鱗片,葉片寬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紙質,長25-45厘米,寬10-15厘米,沿葉軸和羽柄有少數纖維狀鱗片,羽片10-20對,互生,鮮端羽片不等三裂,兩側羽片鐮狀披針形,基部上側稍成耳狀凸起,下側圓楔形,邊沿有缺刻狀細鋸齒,葉脈網狀,有內藏小脈1-2條。孢子囊群散布葉背,著生於內藏小脈頂端,在主脈兩側各排成不整齊的3-4行,囊群蓋大,圓盾狀,全緣。

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坡林邊、岩石濕地。分布於陝西南部和長江以南各省區。

採集季節

四季可采,以秋季采較好。

藥理作用

本品煎劑能驅豬蛔,有增強離體、在體家兔子宮收縮的作用。

性味功能

苦、微寒、有小毒。清熱平肝,解毒殺蟲,止血。

主治用法

預防麻疹,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頭暈目眩,高血壓,痢疾,尿血,便血,崩漏,白帶,鉤蟲病。用量10-30克,孕婦忌服。

參考配方

1.預防麻疹、流感:小貫仲根研細末,2歲以下日服1-1.5克,三歲以上日服1.5-3克,分2次開水送服。或每日用小貫仲根10-15克,開水泡服。
2.飲水消毒:每百斤水中投入小貫仲根莖或小貫仲葉60克,每20天左右換一次。
3.白帶淋濁:小貫仲15克,車前草、扁蓄、海金砂、連錢草各10克,水煎服。
4.赤痢:小貫仲25克,槐花、地榆各12克,水煎服。
5.流行性感冒:小貫仲根莖2.5斤,金銀花60克,甘草30克,黃芩120克,水煎代茶飲。可供100人預防用。或用小貫仲根莖、一枝黃花各15克,野菊花10克,水煎服。
6.流行性腦炎:小貫仲根莖5斤,板藍根3斤,煎濃代茶飲。可供100人預防。
7.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小貫仲根莖、鳳尾草、馬鞭草、烏韭、摩來卷柏各30克,水煎服。
8.轉氨酶增高:小貫仲根莖120克,紫金牛、六月雪各30克,水煎服。多數情況下10-30天內可降至正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