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越桔

小葉越桔

小葉越桔(學名:Vaccinium parvifolium)是杜鵑花科的落葉灌木植物,有“北國紅豆”讚譽;性耐寒,味熟時略酸甜,未熟略苦,生長在海拔900-2000米針葉林與闊葉樹交混區,紅果實可當果醬、鮮食,葉可製成茶葉泡茶,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維他命C、B族維他命等營養成份,喜酸性潮濕土壤。產於北美洲北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葉越桔 小葉越桔

常綠灌木,株高1.8米,地生。葉通常小,頂端鈍圓,微凹缺或不凹,全緣。總狀花序頂生;花梗與萼筒間有 關節;花冠口部多少縊縮成壇狀;花葯背部有距稀無距。漿果5室。花盤墊狀,無毛;子房與萼筒通常完全合生,稀與萼筒的大部分合生, (4-)5室,或因假隔膜而成8-10室,每室有多數胚珠;花柱不超出或略超出花冠,柱頭截平形,稀頭狀。漿果球形,頂部冠以宿存萼片;種子多數,細小,卵圓形或腎狀側扁,種皮革質,胚乳肉質,胚直,子葉卵形。5月至6月開花。花朵是雌雄同體(分雄性和雌性器官),由蜜蜂授粉。

小葉越桔(圖6) 小葉越桔(圖6)

生長環境

生於高山沼地、石南灌叢、針葉林、北美洲的亞高山牧場,通常生於稍乾燥的生境,但也生於相當潮濕的泥炭土。

小葉越桔(圖5) 小葉越桔(圖5)
小葉越桔(圖7) 小葉越桔(圖7)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美洲。

小葉越桔(圖4) 小葉越桔(圖4)
小葉越桔(圖3) 小葉越桔(圖3)

主要價值

果可食用,漿果大,味佳酸甜,且富含維生素C,工成果醬或果子凍,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在北美已成為商品。葉可代茶飲用,也可入藥作尿道消毒劑,防腐劑,收斂,袪風,降糖,小葉越桔的樹皮已被用於治療感冒。其他用途——綠色的長直莖和樹枝被用來做掃帚。

小葉越桔(圖8) 小葉越桔(圖8)
小葉越桔(圖2) 小葉越桔(圖2)

栽培技術

(一)根插適用於矮叢越桔。春季萌芽前挖取根狀莖,剪成5厘米長的根段,在育苗床或盤中先鋪一層基質,然後平擺上根段,間距5厘米,然後再鋪一層厚2-3厘米的基質,根狀莖上不定芽萌發後即可成為一株幼苗。

(二)分株適用於矮叢越桔。根狀莖每年可從母株向外延伸18厘米以上,根狀莖上的不定芽萌發出枝條後長出地面,將其與母株切斷即可成為一株新苗。

(三)種子繁殖常用育種。對某些保守性的品種,如矮叢越桔品種,當苗木不足時也可採用種子繁殖。採種要采完全成熟果實。採種後可以即刻在田間播種,也可貯存在-23攝氏度低溫下完成後熟後再播種,採用變溫處理(4天1攝氏度低溫、4天21攝氏度高 溫)32天可有效提高萌芽率。用100毫克/升赤黴素處理也有利於打破種子休眠。

(四)嫁接繁殖常用於高叢越桔,方法主要是芽接,嫁接的時期是在木栓形成層活動旺盛、樹皮容易剝離的時期,其方法與其他果樹芽接基本一致。利用越桔作砧木嫁接高叢越桔,可以在不適於高叢越桔栽培的土壤上(如山地、pH較高的土壤)栽培高叢越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