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泥河村

小泥河村

小泥河村位於延慶縣城西北方向,處大榆樹鎮西側。全村85戶,182人。其中勞動力60人。2009年小泥河村農村經濟總收入達276萬元左右,人均勞動所得10611.7元。

基本信息

百科名片

小泥河村受延慶縣管轄、毗連東桑園、佛爺頂。物產豐富,天藍水清,友好好客,山清水秀
小泥河村位於延慶縣城西北方向,處大榆樹鎮西側。全村85戶,182人。其中勞動力60人。小泥河村村域面積共3400畝,其中耕地1068畝,300畝為水澆地,林地30畝。2009年小泥河村農村經濟總收入達276萬元左右,人均勞動所得10611.7元。

自然環境

小泥河村四面環山,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被及小動物。較適合度假,避暑。

村名由來

小泥河村於清代建村,原來由於村子裡開了很多店,好多行人通過小泥河村到八達嶺,所以就叫做駱駝店。直到革命戰爭時期,有了大泥河,隨之人口慢慢搬遷幾十戶居住在一起,再次組村,起名為小泥河村。剛剛解放的時候村子裡只有40戶,逐漸人口遞增,到現在小泥河村人口數達到了80餘戶。

歷史沿革

小泥河村內有兩座廟,一個是龍王廟,另外一個是小山神廟。村內老人說以前廟前各有一塊扁,小時候經常去玩.扁上面清晰的寫著光緒年間建,後來破四舊的時候被拆除。
聽老一輩人講小山神廟裡面住著保佑全村人們平安吉祥的山神,是早年人們祭祖的地方,如果哪家人的生活不順就會去拜祭山神。每逢初一十五人們也會三三兩兩的去拜神,保佑全家幸福平安。誰家有喪是也會到廟中,進行“引魂”讓廟裡的神保佑死者安息。
龍王廟保佑村內常年風調雨順,每當遇到乾旱季節人們就會到龍王廟來求雨,以搖簽的方式指引人們求雨地點,人們就會敲鑼打鼓的抬著龍王爺去求雨。每年的六月分人們同樣回來拜祭龍王爺,求龍王保佑不要降冰雹。

光榮歷史

小泥河村黨員目前是大榆樹鎮最少的,因為村子小,人口少。最初也就是1937年的時候村內的黨員更少,只有王士九、姬志、劉長喜、韓殿海、姬貴晨(又名姬桂榮)幾名黨員。現今在世的黨員只有姬桂榮老人了,而筆者了解的情況都是由老人一一口述的。1937年八路軍進入延慶縣內,小泥河村是當時共產黨的交通聯絡站,那時候他們的工作是切斷敵人的電話系統、破壞敵人鐵路軌道破壞偽政權的政府(用以前的話來說就是砸大鄉,大鄉指的就是政府)等等的工作。在一次拆毀敵人火車軌道的行動中老人和趙長喜(原民兵隊長、游擊隊小組長)以及兩名八路軍戰士參加任務。最後兩名八路軍戰士光榮犧牲了,至今那兩名戰士的墳墓還在小泥河村東溝內。
游擊隊組、民兵隊長長趙長喜曾經救助共產黨通訊員,使之重要情報安全送達目的地。之後被漢奸出賣,被敵人多次毆打,至今腦部留有瘀傷後遺症,經常頭痛。
村內第一人黨支部書記是王士九,接下來是姬德明、姬桂榮、姬成、劉運啟、張祥林、趙正雲、於生海、姬侖、劉恆(現任書記)。
小泥河村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黨員至今在世的有,韓殿海(現居住新疆)、姬桂榮現今87歲、趙長喜現今76歲。

水土民俗

小泥河村曾經是個常年流水的綠色小村莊,村東溝、南河、西灣溝常年有地下泉水滲出。直至1970年以後河水漸漸乾涸,之後村內打出兩口土井供村民吃水。直至1980年以後安裝自來水。

綜合情況

小泥河於2007年開始硬化村內路面,現今村輔路已硬化3000平米。村內安裝電燈51盞,建設健身場地一處,街心公園一處。預計硬化街道9000平米。旱地轉化為水澆地200畝。目前抓緊環境設施建設,努力發展使小泥河村成為花園式優美村莊。

農產資源

主要農產品:白花菜、奇異果、蕪菁
村內資源:碲銀礦、鈦、輝銅礦、毒砂

企事業單位

村內企業:飼料公司、模具有限公司、油墨廠
村里單位:小鋪村中學、小鋪村村委會、小鋪村黨支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