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濕疹推拿

中醫稱濕疹為“濕毒瘡”或“濕氣瘡”。所謂“毒”,是指一些熱毒,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藥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樟腦丸等)引致。至於“濕”,是指身體機能受濕阻以致呆滯。由於人體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運行停滯不順,身體便會處於“濕“的狀態,症狀是四肢沉重、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 

簡言之,患濕疹的寶寶兼受熱和濕兩種病邪困擾。一方面有實火,但卻因身體機能呆滯,以致人體的化工廠肝臟未能發揮疏泄排毒的功能,將體內的熱毒從大小便排出體外。結果只好轉而從毛孔排出,若微循環系統欠佳或毛孔閉塞,毒素便會積聚在體內。當積聚至某程度時,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後,便會出現濕疹之類的皮膚病。 

中醫醫治濕疹的方針,是把體內積聚的熱毒引發出來而予以排除,同時要改善體質,令機能回復正常,採用的方法包括健脾、化濕、活血、清瀉等,根據寶寶的體質而定。中藥醫治濕疹是為了治本,但由於醫治的重點不是把表面的皮膚病症狀消除,而是要徹底改變體質,因此醫治需要一些時間,並非一兩個星期便能見效。此外,在用藥初期可能因為要引發熱毒排出以致病情更為嚴重。不過,這只是復原過渡期的短暫反應,不必太擔心。

概述

中醫稱濕疹為“濕毒瘡”或“濕氣瘡”。所謂“毒”,是指一些熱毒,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藥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樟腦丸等)引致。至於“濕”,是指身體機能受濕阻以致呆滯。由於人體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運行停滯不順,身體便會處於“濕“的狀態,症狀是四肢沉重、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
簡言之,患濕疹的寶寶兼受熱和濕兩種病邪困擾。一方面有實火,但卻因身體機能呆滯,以致人體的化工廠肝臟未能發揮疏泄排毒的功能,將體內的熱毒從大小便排出體外。結果只好轉而從毛孔排出,若微循環系統欠佳或毛孔閉塞,毒素便會積聚在體內。當積聚至某程度時,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後,便會出現濕疹之類的皮膚病。
中醫醫治濕疹的方針,是把體內積聚的熱毒引發出來而予以排除,同時要改善體質,令機能回復正常,採用的方法包括健脾、化濕、活血、清瀉等,根據寶寶的體質而定。中藥醫治濕疹是為了治本,但由於醫治的重點不是把表面的皮膚病症狀消除,而是要徹底改變體質,因此醫治需要一些時間,並非一兩個星期便能見效。此外,在用藥初期可能因為要引發熱毒排出以致病情更為嚴重。不過,這只是復原過渡期的短暫反應,不必太擔心。

中醫濕疹分類

中醫將濕疹分為三種類型中醫將濕疹分為:濕熱型、脾虛濕重型和脾虛風燥型三種。

1、濕熱型
症狀表現:它出現的很突然,一周左右就又消失,所以也叫急性濕疹,初期在寶寶局部皮膚上(尤其是臉部上最容易出現)出現紅色小疹子而且很癢,很快疹子變成小水泡,如果被抓破,便會變會流淡黃色黏液,慢慢變成結痂,直至皮膚脫屑,濕疹才算去除了。
哪些寶寶容易得這種濕疹:這個類型的濕疹最容易在嬰兒期出現,尤其是寶寶第一次得濕疹得時候。另外體形過胖,平時飯量大的寶寶也容易出現這種濕疹。
護理時注意:醫生為寶寶治療的重點以利濕清熱為主,爸爸媽媽需要做好寶寶飲食和生活習慣上的配合。飲食上讓寶寶少吃刺激性大的食物,最好不吃發物,比如羊肉、海鮮等。如果寶寶吃母乳,那媽媽要對上面這些食物忌口生。活習慣上要保持寶寶的大便通常,這樣才能讓體內的濕毒去除。
2、脾虛濕重型
症狀表現:它屬於慢性濕疹,可能會出現很長一段時間,表現在寶寶皮膚上的位置也不太集中,通常是有明顯的小皰疹,滲出的黏液幾乎是透明的。
哪些寶寶容易得這種濕疹:平時不愛吃飯,消化總是不好,大便不容易成形的寶寶容易出現這種濕疹。
護理時注意:醫生為寶寶治療的重點以健脾理濕為主,爸爸媽媽需要長時間的配合醫生幫助寶寶調理脾胃不合,像苡米、大棗、扁豆、荷葉等食物可以多給寶寶吃一些。另外像冷飲和飲料這些不利於脾胃的食物在濕疹痊癒之前最好不要給寶寶吃。
3、脾虛風燥型
症狀表現:它相當於慢性長期的濕疹,寶寶皮膚表面乾燥,長期長濕疹的地方皮膚肥厚,色素沉著,表面有鱗屑或血痂,到了晚上會感到很癢。最容易出現的位置是四肢的回彎處,中醫成為“四彎風”。
哪些寶寶容易得這種濕疹:很多濕熱型濕疹反覆出現的寶寶容易轉化成這種類型。平時不愛吃飯,發育瘦小寶寶也很容易出現這種濕疹。
護理時注意:醫生為寶寶的治療重點以養血祛風為主,爸爸媽媽需要需要長時間的配合醫生幫助寶寶調理脾胃不合,可以給寶寶吃一些肉來調節體質,但烹調的方法不要是油炸,另外,過甜的食物最好不要給寶寶吃。

推拿治療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清肺經300次,清大腸100次。
(2)患兒仰臥,家長以拇指和食、中二指對稱撮拿百蟲穴5次。
(3)按揉曲池、足三里穴各1分鐘。
(4)患兒俯臥,家長以小魚際揉法沿脊柱兩側從肺俞開始向下,沿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到八?s穴、往返治療,時間約5分鐘,同對以指按揉上述穴位。
2.隨證加減
(1)濕熱型:全身皮膚散見疤疹,患處灼熱瘙癢,伴心煩口渴,精神倦怠,大便不暢,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常用手法加 ①清小腸300次,退六腑100次。
②按揉陰陵泉、三陰交穴各1分鐘。
(2)傷乳食型:皮膚散見皮疹,局部有癢感,伴見厭食,肚腹脹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舌苔厚膩。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中脘穴1分鐘。
②揉板門200次。
③運內八卦200次。
④推下七節骨1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以姆指指腹按揉曲池,環跳,陽陵泉穴,每穴操作1分鐘。
(2)患兒俯臥位,家長以拇指、食、中三指捏拿膈俞穴處的肌肉10~20次。
(3)按揉脾俞、胃俞、三焦俞穴各1分鐘。
(4)家長以大拇指掐揉足三里、三陰交穴各20次,掐血海穴50次。

生活調理

(1)濕疹病程較長,並容易反覆,除採用按摩治療外,還應配合其他療法如針刺、艾灸、中西藥物內服外用等。
(2)培養正常的生活習慣,避免各種刺激因素、勿用熱水洗燙及過多使用肥皂。
(3)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之物。
(4)此病在急性期應積極治療,以免轉為慢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