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乳蛾病

治宜疏風清熱,解毒利咽,套用疏風清熱湯等。 主治:小兒風熱乳蛾,喉核紅腫疼痛,表面有白色或黃色膿性分泌物,伴發熱,惡寒,頭痛,口渴,舌邊尖紅,脈浮數。 主治:小兒風熱乳蛾。

簡介

以咽喉兩側喉核(即齶扁桃體)紅腫疼痛,形似乳頭,狀如蠶蛾為主要症狀的喉病。發生於一側的稱單乳蛾,雙側的稱雙乳蛾。乳蛾多由外感風熱,侵襲於肺,上逆搏結於喉核;或平素過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蘊熱,熱毒上攻喉核;或溫熱病後余邪未清,臟腑虛損,虛火上炎等引起。

常見證型有

①風熱外感型乳蛾。證見咽喉疼痛逐漸加劇,吞咽不便,有乾燥灼熱感,伴發熱,惡寒,口渴,咳嗽有痰,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解毒利咽,套用疏風清熱湯等。
②肺胃實熱型乳蛾。證見咽部疼痛劇烈,痛連耳根及頜下,喉核表面或有黃白色膿點,高熱、口渴引飲,咳痰黃稠,口臭,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膩,脈洪數。治宜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套用普濟消毒飲、清咽利膈湯等。
③虛火上炎型乳蛾。證見咽部乾燥不適,微癢,微痛,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顴紅,手足心熱,腰膝酸軟,眩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養陰清肺,滋陰降火,清利咽喉,套用甘露飲、知柏地黃丸等。
本病是以扁桃體為主的咽部病症,又名「蠶蛾」。其病或因風熱外邪相搏,結於咽喉;或因虛火上炎;或因氣血凝滯而起。本病起病急驟,喉核明顯充血,紅腫灼熱,咽部疼痛厲害,扁桃體表面有黃白色膿樣分泌物,形如蠶蛾。即急性扁桃體炎。

治小兒乳蛾便方

方1
組成:大蒜1個。
用法:去皮搗爛如泥,敷於魚際和大椎穴,蓋以紗布,膠布固定。
主治:小兒風熱乳蛾,喉核紅腫疼痛,表面有白色或黃色膿性分泌物,伴發熱,惡寒,頭痛,口渴,舌邊尖紅,脈浮數。
說明:魚際指手掌拇指根部赤白肉際。大椎穴位於頸部,俯首轉頭時,棘突可移動者。

方2
組成:生薑汁、白僵蠶,蜂蜜各適量。
用法:白僵蠶研為細末,每服1克,以蜂蜜、生薑汁調服。每日2~3次。
主治:小兒風熱乳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