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溝

小二溝,原名叫白依熱科沃熱,鄂倫春人稱它為富饒的地方。這裡原來無人居住。在約100年以前居住在奇里一代的孟•阿•葛三個民族10幾戶鄂倫春人遷來,並在這裡繁衍生息,才逐漸形成現在小二溝的規模。

小二溝,原名叫白依熱科沃熱,鄂倫春人稱它為富饒的地方。這裡原來無人居住。在約100年以前居住在奇里一代的孟•阿•葛三個民族10幾戶鄂倫春人遷來,並在這裡繁衍生息,才逐漸形成現在小二溝的規模。
1951年10月1日,鄂倫春自治旗在白依熱科沃熱宣告成立,白斯古郎當選首任旗長。那時還沒有通郵,到1952年2月,呼盟郵電局的同志與白斯古郎商討通郵之事,探討能否改一個地名短即容易用漢字書寫又不改變地理位置的地名,以便以後通郵通信。於是,白斯古郎便親自查訪獵民民眾。在查詢時,有個叫塔克塔山的獵民告訴白旗長在諾敏河西,翻過一個嶺有一條小溪叫小二溝,在過一條嶺,有一條比小兒溝稍大一點的溪叫大二溝。這樣白旗長與廣大獵民民眾廣泛交談,徵求他們的意見。於是決定,將白依熱可熱改名為小二溝。小二溝就這樣由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