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不留

寸草不留

寸草不留(拼音:cùn cǎo bù liú)指天災人禍後破壞殆盡,什麼也沒留下。出自《醒世恆言·張廷秀逃生救父》:誰想這年一秋無雨,作了個旱荒,寸草不留。創作年代為宋代。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寸草不留cùncǎobùliú

[notleaveanything]指天災人禍後破壞殆盡,什麼也沒留下

寸草:小草,比喻極微小的東西。連小草也不留下。形容消除淨盡,什麼東西都沒有留存[1]

成語出處

寸草不留寸草不留
宋·樓鑰《攻媿集·英老真贊》:“大地一變,直教寸草不留。”

(1).連一點兒草都沒留下。

醒世恆言·張廷秀逃生救父》:“誰想這年一秋無雨,作了個旱荒,寸草不留。”

(2).形容消除淨盡,什麼東西都沒有留存。

二刻拍案驚奇》卷六:“若不隨順,將他家寸草不留!”

《鏡花緣》第五十七回:“殺上長安,管教武氏寸草不留。”

詞語辨析

[正音]不;不能讀作“bú”。

[辨形]留;不能寫作“流”。

[用法]多用來形容斬盡殺絕;或焚燒、搶劫一空。一般作謂語、賓語、補語。

[結構]主謂式。

[例句]1.一場無情的大火把這座青山燒得~。

[英譯]complete devastation of land

[反義詞]縱虎歸山完好無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