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醜[嚴歌苓散文]

審醜[嚴歌苓散文]

《審醜》是一篇散文作品,作者是嚴歌苓。

基本信息

簡介

醜與其實是人類生存的本真狀態,生活中既然有美,就應該有。經典的《美學原理》這樣界定“醜”:“醜”與“美”相對,指人與客觀事物在社會實踐中歷史地形成的一種否定性關係;醜普遍存在於自然、社會和藝術領域,是一種特殊的審美對象,它喚起人們一種否定性的審美體驗。

“審醜”正是人類心智成熟時期對自身活動結果進行審美的有益補充。緣於此,現代社會,人們在製作電視娛樂節目時不能拒絕醜惡,更不能沒有“審醜”。但是,值得警惕的是,在審醜的時候必須保持健康心態和審美心理,不能把示醜露醜窺醜當成一種嗜好,走進嗜醜的誤區,扭曲正常的審美觀;另外,“審醜”也決不是為了求異,為了尋求刺激,“審醜”的終極目的與審美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追求的同樣是真、善、美。毫無疑義,一個社會,任憑“審醜”泛濫成災,怎么說都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產生原因

從觀念上講,美與醜是對立的兩個概念。也可以說,美與醜是相互參照的。那么,既有“審美觀”,為什麼不能有個“審醜觀”呢?事實上,很多人都具有難以克服也不願承認的“審醜意識”,甚或可以說是“審醜欲望”。比如有一隻渾身長滿了癩瘡、毛皮斑駁脫落且流膿淌水的狗,人們一定認為它奇醜無比、討厭之至。但,生活中若真的出現了這樣一隻狗,肯定就有人樂於觀賞,瞪大了眼睛看它那一副“醜不忍睹”的面目。直到看夠了,看透了,無可再看時,才啐一聲:“真噁心!”然後心滿意足揚長而去。這“心滿意足”,準確之至!他的審醜意識、審醜欲望由此得大滿足。其滿足的心理狀態若可類比的話,似乎不遜於愛美的人流連於春花秋月名山大川間所獲得的心理享受。還有一比:馬路上有人打嘴架,彼此揭先人罵祖宗滿口不堪入耳的髒話,有什麼可“欣賞”的?可是,凡有這種事發生,必會觀者如堵。眾看客看得津津有味,宛似愛美的人們觀看一場好戲。又有一比:人人都有隱私,既謂隱私,多半是些不想、不能示人的東西。然而大凡旁人的隱私,卻往往是一些人務求探究、津津樂道的題目——將別人隱私中可能會是“醜”的那一部分大事渲染,口傳心授、眉飛色舞。
審醜與審美,除了客體的不同之外,從主觀意識上講,都是一種宣洩,一種寄託。略有差異的是,前者宣洩的是一種陰暗的東西,寄託的是心底深處的鬱悶、痛苦乃至仇恨。這種宣洩與寄託所獲得的心理效果是:“哈!原來還有比我更倒霉的呢!由此而得大滿足,得大安慰;而後者所宣洩的是一種美麗健康的情感,寄託的是自己的理想與願望。這種宣洩與寄託所獲得的心理效果是:啊!生活真美好!”
表象的解釋僅止於此。或謂曰:你認為是醜的,我並不認為它醜。那么,你說我是在審醜,是在宣洩陰暗心理,根據何在?這就牽涉到審美(或曰審醜)觀的問題了。你說我在審醜,我偏偏覺得是在審美;換言之:你說它醜,我認為它很美。在同一客體面前,主體認識的差異往往有天壤之別。

歷史

在20世紀中國文學批評的概念家族中,“審醜”是一個新成員。人們用它來描述和批評80年代以來文學創作中出現的大面積寫醜現象。
通用的《美學原理》一般這樣界定“醜”:“醜”作為一個美學概念,與“美”相對,指人與客觀事物在社會實踐中歷史地形成的一種否定性關係。醜普遍存在於自然、社會和藝術領域,是一種特殊的審美對象,它喚起人們一種否定性的審美體驗。這種認識古已有之,但由於儒家“不語怪力亂神”的中和美學的長期影響,中國古代文論並沒有給予“醜”充分的關注。

明清時期

周來祥說:“明中葉隨著資本主義萌芽,市民力量的抬頭,近代啟蒙思潮和浪漫主義的興起,美與丑日益尖銳對立,醜逐漸為人們所重視。”他的這一判斷以王國維的戲曲史考證為依據,王氏曾經斷定“醜始於明”。古優雖然外貌醜陋但心地善良聰明,而“元明之後,戲劇之主人翁,以末旦或生旦應之,而主人之中多美鮮惡,下流之歸,悉在淨醜。由是角色之分,亦大有表示善惡之意。”的確,明清以後的文藝對崇高、醜和怪誕的表現有大量增長的趨勢。

新文化運動時期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醜的問題日益顯赫起來,這在受西方現代主義影響的徐志摩說得更為強烈:‘我的思想是惡毒的,因為這個世界是惡毒的,為的靈魂是黑暗的,因為太陽已滅絕了光彩,我的聲調是象墳堆里的夜梟,因為人間已經殺盡了一切的和諧。’既然是一個殺盡了和諧的時代,當然詩人就要唱出不和諧反和諧的歌,寫出不和諧的醜的藝術。”醜的描寫在現代作品中也呈現更為明顯的上升趨勢。然而,魯迅也說過“世間實在還有寫不進小說里去的人。倘若進去,而又逼真,這小說便被毀壞。”“譬如畫家,他畫蛇,畫鱷魚,畫龜,畫果子殼,畫字紙簍,畫垃圾堆,但沒有誰畫毛毛蟲,畫癩頭瘡,畫鼻涕,畫大便,就是一樣的道理。”這多少能表明五四作家對醜的描寫還是有所限制的。對醜的批判是這一時期文學的一個重要主題,阿Q的癩疤瘡就曾經承載了魯迅國民性批判的社會文化意義。

文革時期

現代文論中,“審醜”並沒有因此成為一個常用概念。現代文學批評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比如現實主義、革命、大眾化以及革命的浪漫主義和革命的現實主義的結合等等。長期以來,文學的特徵在於使人們領略崇高、壯烈和悲憤,給人一種崇高的美感和靈魂的洗禮。20世紀80年代以前,人們只知美學和審美概念,沒有醜學和審醜之說。新時期文學創作對表現醜的熱衷和文學批評中“審醜”概念的出現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1、文革摧毀了人們曾經單純而明亮的信仰,暴露了人性和政治的醜惡面;2、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藝術對醜的描寫和表現,西方美學和文論中的審醜理論,都對中國文學創作和批評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刺激和影響;3、社會的世俗化使醜的表現獲得了某種合法性和獨立性,與“審美”相對立的“審醜”有時甚至是一些人反崇高或躲避崇高的一種方式。一方面,醜的描寫是人的感性解放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醜的展覽強烈刺激了人們的感官,它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尤其是對畸趣的奇怪需要,因而能產生特殊的商業效果。

現代社會

阿Q也是審醜的一種現象阿Q也是審醜的一種現象

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了一些討論醜的文章,如蔡子諤的《笑著向醜告別》、楊茂林的《美與醜的辯證法》等。值得人們注意的是劉再復對魯迅“醜學”的評論:“魯迅是堅決主張暴露生活中的醜的,並在藝術實踐中無情地撕毀醜惡的假面,他也是一個具有深刻的審醜力的對於醜惡的大審判家。他既反對遮蔽醜,主張正視醜暴露醜,又承認醜作為題材對象時的某種限制某種差別。”到1986年,批評界開始引進西方審醜理論並嘗試用“審醜”概念進行當代文學批評實踐。劉東的《西方的醜學》概括地梳理了西方醜學的發展史:從希臘人“不準表現醜”的清規戒律到歌德的“魔鬼創世”,從雨果的“醜就在美的旁邊”到現代“帶抽屜的維納斯”,現代主義的 “醜藝術”漸成主潮。“感性學就不再是一門專門研究美的科學,而是專門研究醜的學科了。”儘管20世紀中國批評史上早已有人使用過“醜學”概念,如周木齋在1936年9月的《作家》雜誌上就曾經發表過《“醜學”》一文,但劉東的介紹還是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興趣,使“醜學”一詞真正開始在文論界流播開來。1987年,董學文的《醜就在美的旁邊――文學的審醜屬性》和馬以鑫的《新時期小說中的審醜現象》都使用了“審醜”概念。雖然他們對“審醜”的認識基本上是雨果浪漫主義的翻版,但提醒人們重視文學的審醜屬性,並且初步分析了新時期小說的審醜現象。馬以鑫把新時期文學中醜的表現分為三個階段:1、歷史醜,以《班主任》為代表;2、現實醜,以《沉重的翅膀》為代表;3、人之醜,以“陳奐生系列”和《綠化樹》等為代表,並且認為審醜擴大了《爸爸爸》這類小說的內涵。這反映了那個時期人們對文學審醜現象的認識水平和歷史局限。

20世紀90年代以後,人們對文學審醜現象和理論問題的思考顯然要更深入一些,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分歧。張德林在《關於文藝的審醜與價值判斷》中,提出不能照搬西方的審醜理論,因為“這種審醜理論的哲學思想帶有懷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反社會性質。”他重宣了“審醜不能代替審美”和“化醜為美”的主張,所謂“化醜為美”就是把生活中的醜轉化為藝術中的美,“化醜為美”的關鍵在於創作主體的審美導向。這種觀點具有相當的普遍性,以往人們常常用“自然主義”這一概念批評文學中的寫醜現象,就是從此立論的。董小玉的《先鋒文學創作中的審醜現象》明顯是張德林意見的翻版,文中列舉了先鋒小說的種種“審醜的範式”:1、對人物活動的骯髒環境的展覽,2、對人物身體與精神的病態的描繪,3、對暴力、流血場面情有獨鐘的展示,4、對性的觀賞式裸呈,5、對祖輩的挖苦和嘲弄。他認為先鋒作家的審醜觀帶有否定一切、懷疑一切的特質,“作者以冷漠的態度,關注人性的陰暗與殘忍,無休止地炫耀醜、品味醜、欣賞醜,這就很容易把人引向虛無與絕望。”

審醜現象

娛樂節目的審醜

醜態也能引人關注醜態也能引人關注

在今日中國,各個電視台用盡渾身解數創辦娛樂性質的節目,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大眾的某種社會心理,這個心理就是在鏡頭上、在媒介上展現自己,這其實是一種遊戲心態,一種玩兒的心態的外露。絕大多數的選手是不在乎參與的結果如何,反而是因能夠在鏡頭面前展現自己而歡呼雀躍,獲得快樂和欣慰。在鏡頭前可以出洋相,可以唱歌跑調,可以有種種醜態上演,此時的鏡頭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性和忍耐力,然而卻收到最好的效果,那就是,參與的人高興了,節目製作者高興了,觀眾高興滿足了。傳播媒介節目策劃者準確地把握了大眾的社會心理脈搏,“我醜,我快樂”,要得就是一個:遊戲與快感。從媒介實踐經驗來看,所謂的“審醜”只是一種媒介的策略。

當前傳播媒介大力推行“審醜”的趨勢可以理解為作為媒介產品接受者一方的“狂歡”。同時,媒介對於“審醜”策略的放任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任意妄為。這個“審醜”就是在“傳播內容”上,儘可能地包容一切對象,使更多的大眾可以嘗試消解和再建神話的快感。這種“快感”是自下而上的,是產生和存在於與我們所強調的“權力”相對抗之交會處的,而且不斷壓制著謀求規訓並控制“快感”產生和“體驗”的那樣的權力。

網路審醜觀火爆

獸獸終於紅了:北京車展之後,獸獸就一直維持著高出鏡率,當時出場費據說是30萬元。經歷了視頻風波,獸獸非但沒有黯然失色,反而星光四射,現實就是這么具有戲劇性和惡搞,成名,這樣也可以。獸獸不是第一個。從木子美、竹影青瞳開始,便似乎已經開始了一個以醜為美的審醜小時代。這樣的審醜包括兩方面,一個是主角本身的容貌就不是十分漂亮甚至有點醜,但對這樣的醜陋,偏偏要往十倍百倍放大,不但不掩飾,反而以此為傲以此為美,有意顛覆公眾的常規審美觀,在噁心人中成名,在噁心人中一路飄紅。到芙蓉姐姐鳳姐時,這種審醜成名的方式幾乎發展到了極致,甚至可以當做經典操作案例入選傳媒大學的教材。

審醜成名--犀利哥審醜成名--犀利哥

另一方面,就是從道德上審醜,顛覆公眾的傳統道德觀,在公眾的萬種爭議中展現自己的所謂萬種風情,木子美是這樣,獸獸依然是這樣。在上述兩種審醜成名飄紅的過程中,都隱約可見背後操盤手的身影。這些背後的策劃者之所以可以操盤成功,恰恰是抓住了客群急需尋找刺激、獵奇、無聊甚至有點空虛的心理。首先是客群心理出現了虛空,然後才是審醜操盤的精確打擊和填充。在這樣畸形的審醜風暴中,只要你點擊了類似新聞,你就是湊成這風暴的一滴雨。
在看到獸獸做評審的報導的同一天,又有報導稱網路紅人犀利哥日前到廣東佛山走秀,獲得三萬元報酬;三天之後,他終於受不了輿論壓力,和家人一起打道回府。犀利哥的走紅極具偶然性,完全不同於芙蓉姐姐、鳳姐這樣的成名。但在犀利哥回家後,卻有商家願意拿錢請他做噱頭,圍繞著一位尚未治癒的自閉症病人、一名剛結束流浪的乞丐去做商業活動,而且大獲成功,這說明大眾隱隱中已形成一種畸形的審美,這也算是審醜的一種。
無獨有偶,2010年5月有報導稱兩省三地爭搶西門慶故里西門慶不過是一個大惡棍、大奸商、大淫賊,但現在一些地方為了發展旅遊,卻爭著說西門慶是自己那裡的人,恐怕西門慶自己也不曾想到,自己還有被當做大英雄捧著衣錦還鄉的一天。這算不算當代版的笑貧不笑娼呢?這,其實也是一種審醜。沒有無緣無故的審醜,每種審醜背後可能都是金光閃閃的金子銀子。只不過在個別人火中取栗時,帶歪的卻是整個社會的風氣。

評論

從觀念上講,美與醜是對立的兩個概念。也可以說,與醜是相互參照的。那么,既有“審美觀”,為什麼不能有個“審醜觀”呢?事實上,很多人都具有難以克服也不願承認的“審醜意識”,甚或可以說是“審醜欲望”。比如有一隻渾身長滿了癩瘡、毛皮斑駁脫落且流膿淌水的狗,人們一定認為它奇醜無比、討厭之至。但,生活中若真的出現了這樣一隻狗,肯定就有人樂於觀賞,瞪大了眼睛看它那一副“醜不忍睹”的面目。直到看夠了,看透了,無可再看時,才啐一聲:“真噁心!”然後心滿意足揚長而去。這“心滿意足”,準確之至!他的審醜意識、審醜欲望由此得大滿足。其滿足的心理狀態若可類比的話,似乎不遜於愛美的人流連於春花秋月名山大川間所獲得的心理享受。還有一比:馬路上有人打嘴架,彼此揭先人罵祖宗滿口不堪入耳的髒話,有什麼可“欣賞”的?可是,凡有這種事發生,必會觀者如堵。眾看客看得津津有味,宛似愛美的人們觀看一場好戲。又有一比:人人都有隱私,既謂隱私,多半是些不想、不能示人的東西。然而大凡旁人的隱私,卻往往是一些人務求探究、津津樂道的題目——將別人隱私中可能會是“醜”的那一部分大事渲染,口傳心授、眉飛色舞。你讓他讚美自己心愛的人兒,他也未必會如此賣力。
是何道理?竊以為,審醜與審美,除了客體的不同之外,從主觀意識上講,都是一種宣洩,一種寄託。略有差異的是,前者宣洩的是一種陰暗的東西,寄託的是心底深處的鬱悶、痛苦乃至仇恨。這種宣洩與寄託所獲得的心理效果是:哈!原來還有比我更倒霉的呢!由此而得大滿足,得大安慰;而後者所宣洩的是一種美麗健康的情感,寄託的是自己的理想與願望。這種宣洩與寄託所獲得的心理效果是:啊!生活真美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