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丹山赤水

寧波丹山赤水

寧波丹山赤水風景區位於浙江歷史文化名城,有“文獻名邦”之稱的餘姚市境內。連綿疊翠800里的四明山和流淌著7000年華夏文明的姚江在這裡交融,孕育出一處令人迷醉的人間仙境、世外桃園。

景點簡介

景區一瞥

丹山赤水風景區位於浙江歷史文化名城,有“文獻名邦”之稱的餘姚市境內。連綿疊翠800里的四明山和流淌著7000年華夏文明的姚江在這裡交融,孕育出一處令人迷醉的人間仙境、世外桃園。

丹山赤水風景區地處四明山腹地,是“國家4A級旅遊區”、“中國最佳山村旅遊勝地”。景區距餘姚市區45公里,距寧波市區100公里。景區與所依託的城市之間有高等級的黑化公路貫通全程,並且有高速公路進、出口與景區相連,交通直達車和旅遊專線車每天多次往返於景區和城市。

丹山赤水風景區植被茂盛,空氣清新,是難得的天然氧吧。面積6.05平方公里,平均海撥550米,屬典型的高山台地地貌。景區年降雨量1348毫米,年平均氣溫11.8度,全年最高氣溫32度。溫暖濕潤的氣候賦予了它江南山水的靈秀之美,四季分明的變化又使它不乏個性的神采。

風景區地處四明山腹地,氣候宜人,是一處以峽谷景觀為依託,以道教文化、浙東古山村風情為文化內涵,以絕壁、奇岩、古橋、流溪、飛瀑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道家尊之為第九洞天。

景區由丹山赤水、鷹岩洞天、獅王悟道、淡瀑飛水、八卦仙台、仙人指路、秋水長灘、四明道觀為代表的“丹山八景”和三十多處其它景點組成。區內群峰鬥妍,古樹參天、竹木蔽日、溪水潺潺,是人們享受自然山水風光、沐浴歷史文化、品味山鄉風情、休閒娛樂度假的極佳生態旅遊地。

景區所在的柿林村,四面環山,滿坡翠竹林木,流泉叮咚,鳥語花香,不但山水秀麗,又原始古樸,山居原貌保持完好。全村只有沈氏一姓,據族譜記載:沈氏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子,受封於沈地,遂以封地為姓,其後裔來此隱居。又村中有一古井,井水清澈純淨,冬暖夏涼,是全村人的飲用水源。故有“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飲一村”之說。

村周圍古樹參天,林木蔥籠。在柿林古村後獅子岩山腰進村公路邊,有一片黛色深深的樹林,在這片樹林叢中,有一株千年白桃花樹,一株古勁松樹和五株古香榧樹,這些古樹軀幹粗大,須數人合圍,樹根裸露,老斑重重,雖歷經風霜雨雪,且仍鬱鬱蔥蔥,傲立蒼穹。人們以古勁松托福,以古香榧樹應祿,以白桃花樹寓壽,故以“福祿壽園”命此景點,當地人稱“七株頭”。

旅遊特色

村下有一條大溪,因溪水流經紅土層,又在紅色山岩映照下,略呈紅色,所以叫赤水溪,順溪而下,依次有白虎潭、青龍潭、華蓋潭、靈龍潭和秋水長灘,潭高低不一,錯落有致。溪水流入潭中,因落差較大,形成多級小型瀑布。水流撞擊溪中巨石發出的嘩嘩聲,在幽谷中迴蕩;撞擊激起的水霧,在幽谷中升騰,形成迷人的幽谷奇觀。溪上有座建於清鹹豐九年(1859)的石拱橋,為陡拱單孔式,拱高10米。橋面正中鋪一塊刻有荷花蓮蓬圖案的石板,兩側均有石雕護欄,並用榫卯銜接,正中刻“赤水橋”三字。過橋,迎面是寬數里、高百餘米的懸崖峭壁,岩壁亦呈紅色,稱丹崖。傳說古代仙人在這裡殺羊,把岩石和溪水都染紅了,所以又叫殺羊岩。石間縫隙中長有雜樹野花,與岩壁紅綠相間,又倒映在赤水中,景色十分魄麗,丹山赤水之名由此而得,在崖壁上刻有宋徽宗御筆“丹山赤水”四個大字。

柿林村邊的一處山頭峭壁上,有兩塊高高相疊的岩石,下面是一塊長方形石柱,上端頂一塊方形大石,略有傾斜,搖搖欲墜,當地人稱“幢起岩”。相傳呂洞賓雲遊至大嵐,見山民挑著擔,越嶺非常辛苦,動了惻隱之心,想在兩個山頭間架一座橋,剛搬來兩塊巨石作橋基,卻被玉皇大帝召回,橋未造成,只留下這兩塊岩石,因是神仙所為,所以又稱“仙人疊岩”。如今遠遠望去,又恰如一個仙人站在山頂,向東眺望大海。

傳說中與呂洞賓有關的景點還有一處。在柿林村西峭壁的中部,有一塊突出的岩石,根大而頭尖,猶如巨鷹的尖嘴,尖嘴下有一洞穴,似巨鷹張開的大口,當地人稱鳴鷹洞。傳說天上的神鷹難耐天宮寂寞,一次,趁王母娘娘設蟠桃會,眾仙忙而難顧之機,偷偷溜出天庭,下界仙遊。來到此地,見景色秀麗,不禁張嘴歡呼,誰知用力過度,下頜脫臼,不能復位,天長日久,形成岩洞。後呂洞賓仙遊來此,在洞中住宿,並用洞中泉水救活了一個山民。此事傳出,當地村民都道洞中有菩薩顯靈,立香火供奉,並紛紛入洞取水,作為治病良藥。

旅遊路線推薦

山水風光:主入口—幢起岩—風涼洞—御碑亭—夢溪草堂—赤水橋—丹洞—倚天廊—撒藥台—四明道觀—天機坪—十二生肖—白虎潭—青龍潭—雙鹿軒—華蓋潭—秋水長灘—次入口—南雷亭—古村—主入口

古村懷舊:主入口—山門迎客—古樹林—同心井—柿樹王—沈氏宗祠—牛引弄—黨支部—豆腐坊—秋雨碑--御碑亭--夢溪草堂—赤水橋—古村—主入口

道教文化:主入口--古村--同心井—牛引弄—秋雨碑--赤水橋—丹洞—倚天廊—撒藥台—四明道觀—天機坪—十二生肖—白虎潭—青龍潭—雙鹿軒--赤水橋—古村—主入口

風土人情

風景區內的居民主要集中在“柿林古村”。村里柿樹成林,村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一個村,一個姓,一口古井飲千丁”高度概括了柿林村的特色,單一的沈姓血緣,隱逸山林,自供自足,質樸善良,無意仕途卻知書達理承傳“耕讀傳家”的家風村俗。

村落內保存著大量以“石牆青瓦”為特色的傳統建築,至今古風猶存,民居多層層疊疊,依山而建,小弄縱橫,古木參天,山鄉風情濃郁。

其附近更有碧秀山莊度假酒店座落於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大碶牌門228號,美麗的4A景區九峰山附近,距杭甬高速公路北侖出口5公里,緊靠329國道,酒店占地面積5萬餘平方米。進入莊園,依山環翠,綠樹成蔭,間以小山荷池,連以湖廊曲榭,極富自然景色和園林特色,堪稱北侖“小西子賓館”。

景區特產

茶葉:“餘姚瀑布仙茗”,該名首見於晉《神異記》,後載於唐朝陸羽《茶經》,並在唐朝問世,名揚四海,是全國最古老的歷史名茶之一。其他名茶還有“四明龍尖”等。

柿子:村內、村外,漫山遍野都是柿樹,柿林村便是由此而來。柿子成熟時節,那些變橙變紅的柿子高高低低地懸掛在柿樹上,猶如懸吊在山野里的無數隻紅燈籠。

其他諸如番薯棗子、筍乾、土雞、碗口肉(蹄膀)等鄉間美食都能使遊客流連忘返。

門票

50元

交通概況

1、直接到柿林村:寧波南站有直達客車直接到柿林。發車時間大概是下午一點左右,具體請諮詢南站。

2、到李家坑:寧波南站到李家坑,翻過河對岸一座山後就是柿林。山路很好認,但最好還是問一下當地人。翻過這座山大概只需要30分鐘左右。南站到李家坑的發車時間請問一下南站。李家坑附近有條河谷,風景不錯。

3、到杖錫:寧波南站到杖錫有車直達,終點是四明山鎮。發車時間是早上6點30左右。到杖錫時間一般是9點半到10點之間。從杖錫下車的地方再一直向前走,到沒有水泥路的時候邊走邊觀察右邊的山谷,會有一條山路下山(山路口有一小石碑,寬約10厘米高20厘米,上面刻有“2”字樣,最好還是問一下當地人),這條山路沒有岔路,終點是李家坑,路長5里,都是下 山,大概走40分鐘差不多了。

4、到大嵐:寧波南站和中巴南站都有車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