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室節

寢室節

寢室節,由武漢傳媒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西區四棟519寢室的“四姐妹”創立於2015年,日期為每月的9日。經過1年時間檢驗後,寢室節於2016年12月升級為全校同學的節日,吸引了該校近2000個宿舍的關注,也引發了對於95後一代大學宿舍關係的熱議。

基本信息

節日由來

寢室節寢室節
2015年,來自江蘇的孫先知、吳佳佳,來自河北的彭佳樂、張先瑞4位95後女生跨入武漢傳媒學院的大門,住進了同一間宿舍。剛進校時,因生活習慣不同,4個人的寢室關係微妙而緊張,地上頭髮多,掃地不及時,生悶氣互不搭理,各玩各的社團,雙休日在寢室也是人手一部手機,彼此懶得說話,開學不到3個月,就有人提出想換宿舍。

彭佳樂與另外3個人分別交流後發現,大家都不滿意寢室關係的現狀,卻又不知如何邁出“打破沉寂的第一步”。彭佳樂的突發奇想,要在女生節情人節聖誕節後創立個“寢室節”,贏得了一致同意,將每月的9日定為“寢室節”。2015年12月9日,4位女生過了第一個“寢室節”。

節日活動

根據約定,在這一天,四姐妹必須放下所有上課之外的事,包括手機,可以一起去校外打牙祭,到運動場健身,進圖書館學習等。

2016年11月9日是四姐妹的第十一個“寢室節”,她們相邀一起去獻血。獻血時,吳佳佳擔心身體虛弱的張先瑞,再三詢問她的身體狀況,醫生檢查後,吳佳佳才放了心。

節日作用

寢室節寢室節
2015年的平安夜,張先瑞因藥物不良反應引起嘔吐。室友們將她送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治療,發現沒有帶現金後,大家跑遍醫院周邊借錢,之後又打起精神關注輸液的進度,在平安夜沒有交換成蘋果的4個人,因為這樣特殊的一夜變得更加親密。

愛好攝影的張先瑞希望拍江灘對面高樓大廈燈一點點亮起來的照片,室友們就陪了她3個多小時。直到一張張美照出現在張先瑞的手機里,她們才一起搭乘捷運和公交,趕在關門前回到宿舍。

遲子建是孫先知最喜歡的作家。在“寢室節”這天,彭佳樂、吳佳佳、張先瑞就陪著孫先知在華中科技大學見到了她的“女神”。

2016級廣播電視學專業的杞青蓉,第一次走進519寢室,發現寢室整齊有序,牆上都貼了壁紙,地面一塵不染,“我還打趣問她們‘進來要不要脫鞋’。”

2017年1月9日,已經過了12次“寢室節”的4位女生,從互相看不順眼,到敞開心扉,一起分享曾經的故事,描繪自己的人生夢想,變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姐妹。1年來,她們相互鼓勵,相互扶持,收穫了融洽的人際關係,也促進了彼此的成長進步,519寢室連續兩年獲評“文明寢室”,4人中有兩人獲得了獎學金

節日影響

西區四棟519寢室四姐妹友愛的故事在校園裡漸漸傳開,引發了各方關注。在該校黨委副書記鄒少軍看來,如今的大學寢室往往成為學生矛盾的聚集地與爆發地,寢室關係一不小心也會演變成為“危險關係”,而學校往往通過學生換宿舍來化解寢室矛盾,治標不治本,4位女生自發設立“寢室節”的舉動,提供了化解矛盾的新思路,也增進了寢室文明

在2016年12月9日四姐妹的第十二個“寢室節”到來前,該校團委決定,將4位女生的“寢室節”升格為校級的校園“寢室節”活動。當天下午,以“全是愛,全室愛,詮釋愛”為主題的首個校園“寢室節”活動在武漢傳媒學院足球場舉行。在“四姐妹”帶領下,38名學生代表登台倡議設立“寢室節”。24個寢室在舞台上通過4人團結協作、默契配合,完成“闖關”任務。該校2500多個寢室中的約1820個表示,將商議舉辦自己的“寢室節”。

評價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專家周揮輝認為,95後一代的宿舍人際關係比較淡漠,這是獨生子女大學生自我意識表現強烈、集體意識淡漠、依賴社交媒體所致。寢室是大學的核心細胞,寢室情誼的淡漠不利於大學生成長,也不利於積極上進的風氣、團結協作意識、集體觀念等的形成。“寢室節”作為凝聚關係的紐帶,為高校管理者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參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