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塘村

富塘村

富塘村,位於廣東省東韶關市乳源縣洛陽鎮,山林面積25288.5畝,耕地面積1325畝,以特色農業為主。

基本信息

韶關市洛陽鎮富塘村

位於廣東省東韶關市乳源縣洛陽鎮政府所在地西南方向,東鄰古母洞村委,南鄰板長村委,西鄰陽山縣江陰鎮,北鄰洛陽村委。全村山林面積25288.5畝,耕地面積1325畝,其中水田面積523畝。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110戶,628人,其中貧困戶13戶,貧困人口46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為538人。參合率85.6%。

建德市大同鎮富塘村

介紹

大同鎮富塘村位於浙江省建德市大同鎮西南部,東與盤山村交界,南與鎮源村毗鄰,西與淞溪村交界,北與溪口村交界,距大同鎮政府6.5里,交通便捷。轄區面積1.3平方公里,由8個自然村組成,15個村民小組,200戶組成,總人口987人,耕地面積674畝,人均耕地面積0.68畝。
富塘村是牙坑水庫(大同鎮自來水廠)下游第一村,環境優美,上有美麗清潔的大型水庫,兩面森林鬱鬱蔥蔥,前有平整的大畈,後有臥睡的龍崗。歷史悠久,素稱富塘街。宋朝時,我村文人胡國

富塘村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進任隸部尚書,其弟胡國瑞應招駙馬,曾有“常傳孝友尚書弟,世代文章駙馬家”之格言,後代人才雲集,舉人年年不斷,學風十分優良。
此村以特色農業為主,集蠶桑、茶葉、柑桔、吊瓜、油茶為一體,全面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2008年農民人均收入5280元。
富塘村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在現有燈光水泥籃球場,體育健身場的基礎上,加快村莊建設和環境整治,先後榮獲杭州市基層行政村老年體育協會先進單位、杭州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衛生村”和建德市“文明村”稱號。村建設

胡氏宗祠
有著880多年歷史的胡氏宗祠,因年久失修面臨倒塌的危險,2010年5月份以來,該村在市文廣新局及鎮文化站的支持下,經過7個多月的緊張修復,終於煥然一新。

翻新過的胡氏宗祠翻新過的胡氏宗祠
據該村胡氏家譜記載:富塘街胡氏宗祠建造於公元1128年,胡氏一族在宋朝時出了文學家、歷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還有近代的中川五大名人,錫礦大王鬍子春、世界萬金油大王胡兆祥等,後人為紀念他們修建了這座祠堂。隨後數百年的歷史當中,該宗祠經歷風風雨雨,後來也曾進行過四次大的修復,但最終失去了往日光華
為了儘早修復胡氏宗祠,自2010年5月起,該村在市文廣新局及鎮文化站的支持幫助下,籌資20多萬元,根據胡氏家譜記載的相關建築圖像資料,將這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宗祠,採取以古仿古、以舊修舊的形式,將原有的歷史文化與現代的人文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真正成為一處歷史文化古蹟。在修復過程中,熱心公益事業的村民饒應標主動捐出8680元的建築材料費用;胡氏家族的後人胡增良和胡金根每天起早摸黑,參加義務勞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備受該村百姓關注的胡氏宗祠終於順利修復完成。
胡氏宗祠坐落在該村的村子中央,大門正上方寫著“胡氏宗祠”,門兩旁是一副對聯:“世代文章駙馬家 長傳孝友尚書第”。牆面上還寫有“富塘村文化中心”;四周壁牆體粉刷一新,墨線勾畫層次分明,十分古樸。宗祠大堂寬敞明亮,有演戲用的前台,大堂兩側建有樓閣,可擺放桌凳,樓台左右兩側懸掛著19幅胡氏家族歷代先人的畫像。
據該村負責人介紹,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村裡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加強村級文化場所建設也成為村民們的迫切需求。此次對胡氏宗祠進行維修後,還將逐漸在其中建立圖書室、閱覽室、放映室,讓這裡成為百姓學習新知識、新文化的場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