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古今縱覽

宿松古今縱覽

《宿松古今縱覽》是宿松縣地方志辦公室廖理南先生編著的一套地情書,史料書。各冊既可以自行獨立,但又以宿松人、宿松事(宿松人在外地之事或外地人在(與)宿松之事)為血脈之根把它們聯繫成一體。

簡介

《宿松古今縱覽》是宿松縣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廖理南編著的第一部集地情、史料、工具於一身的著述,共收錄文章百餘篇,14.5印章,38萬字,另有插頁(含彩色)54頁,裝幀考究,印製精美,是對外展示宿松形象、讓人們認識宿松、了解宿松的視窗。由安徽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三卷本著作《縱橫論》作者朱文根親筆題寫書名,《求實》小康雜誌社安徽聯絡處主任武方華、安慶市原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方濟仁宿松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李克強等三人作序,安徽省警官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三級警監虞耀華作跋,本人編著的《宿松古今縱覽》一書已由文史知識出版社於本月出版發行。國家一級美術師寒川石、安慶市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舒勁草先後為該書親筆題辭,著名詩人王震寰專門為該書賦詩,一家三博士之父蔡澄清給編著者親自致信。

《宿松古今縱覽》是宿松縣地方志辦公室廖理南先生編著的一套地情書,史料書。各冊既可以自行獨立,但又以宿松人、宿松事(宿松人在外地之事或外地人在(與)宿松之事)為血脈之根把它們聯繫成一體(套)。(首輯)2009年7月問世後,社會反映普遍看好。閱讀過該書的不少朋友認為,這是展示宿松形象的閃亮視窗,弘揚宿松文化的精彩名片,整合宿松史料的精典寶庫。2011年4月18日,九十二歲高齡、享受正省(部)級待遇的上海安徽經濟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葉老尚志先生給編著者來信寫道:“近日喜閱您主編的《宿松古今縱覽》,內容豐富。故鄉古今,一覽無餘,愛不釋手。”安徽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朱文根認為,“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安徽通史》編委、安徽文學協會會長唐先田認為,她為挖掘地域文化作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江陰市地方志辦公室原主任、主編徐泉法認為,這在方誌界是一項極具生命活力的創造性工作。北京以創作《毛澤東獨到評點——1955中國元帥大授銜》系列巨著而聞名的歐陽青為代表的文化藝術界的朋友們給該書予以充分肯定。 2011年5月6日,原江西師範大學學生處督導員何遇元先生給編著者發來信息:“近期在北京為一名宿松籍師級軍官考察建築風水文化時巧遇一本您編著的《宿松古今縱覽》,拜讀後受益匪淺!得悉第二輯即將出版,特提前向您致賀!……”中國新聞線上、中安教育網、安徽歷史文化網、安徽警官職業學院新教育網、宿松縣人民政府網等眾多傳媒先後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過該書問世的訊息。國家、省、市、縣和部分高等院校圖書館、檔案館收藏了該書。
《宿松古今縱覽》(首輯)曾得到過縣委常委、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劍峰、縣財政局原局長、時縣政府副縣長鬍友華、全國第一個跨省外出務工流動黨員的基層組織宿松縣駐常州黨支部書記陳周宇、縣行政服務中心原主任、時經信委主任、黨組書記鄧和壽、縣地稅局局長桂育新、縣城建局原局長、時縣人事勞動局局長吳燦華、縣人事局原局長、時縣編委辦公室主任胡光耀、縣勞動局原局長、時縣人事勞動局黨組書記虞邦久、縣環保局局長石向東等同志的有益幫助。
誠然,近些年來,宿松經濟建設取得長足進展,但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到目前為止,政府沒有給該書安排過一分錢。就是編著者採訪、組稿的差旅費用,也沒有在單位報銷過一分錢。
《宿松古今縱覽》續一,喜獲葉尚志、袁仲安兩個年過九十的老前輩、老革命、老領導的賜稿。劉建輝、虞珍瓊這對耄耋夫婦專門為該書題詩繪畫。年近80的縣政協原主席吳群弟拿出了自己收藏已40多年的材料。這些都是極其珍貴、難得的!由於受《導言》頁面容量的限制,將難以避免會出現設定的欄目在內容方面存在重複或交叉,以至於同一篇文章既可以放在甲欄目中,又可以放在乙欄目中的情況。
為了讓這項深入挖掘宿松歷史文化瑰寶、全方位、多視角展示宿松形象的對人民有益、於社會有利的工作更紮實地做好,歡迎社會各界能夠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今後,隨著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實施,隨著我縣“文化立縣”決策的執行,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兩、三年將出版一冊該書的續書。我們在後面的續書過程中,保證本書宗旨不變的情況下,適當考慮對形像好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經濟效益佳的個私企業(以下簡稱乙方)用彩色頁面為其展示形象、樹碑立傳。乙方須提供合規、依法、真實、可信的相關材料。編著者(甲方)有權對乙方提供的材料進行核實編輯。歡迎一切有志於家鄉文化建設的志士仁人不吝賜稿。電子稿傳送至:"宿松古今縱覽"各字的第一個字母連上網易或新浪信箱即行.手寫稿請寄:宿松縣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廖理南

首輯目錄

特 載
著名書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寒川石題辭
經商創業闖市場,離土離鄉不離黨
——全國第一個跨省外出務工流動黨員的基層組織
宿松縣駐常州黨支部誕生記 廖理南
離土離鄉不離黨
——流動黨員之歌 廖理南 石松林
創新工作思路,恪守審計職責
——宿松縣審計局掠影 彬榮
為納稅人服務,為共和國聚財
——前進中的宿松縣國稅局 縣國稅局辦公室
宿松縣長江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宿實
安徽十二釵酒業有限公司 十二釵
前進中的宿松縣人民醫院 齊聲
殫精竭慮謀民利,傾情衛護夕陽紅
——興旺發達的宿松縣社會保障事業管理局 石海峰
自來水廠玉液瓊漿,黎河新園流光溢彩 水廠辦
開業慶典增喜慶,廣告策劃添光彩
——技術領先、設備齊全、服務優質的天馬廣告公司 天馬
春風拂面情滿心,天南海北任君行
安慶汽運有限公司宿松分公司 宿汽
鴻編一卷足堪傳 王振寰
安慶市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舒勁草題辭
三博士之父蕪湖一中蔡澄清先生信
黎河園賦 何庚明文、陳作璋書
前言 編著者
序一 武方華
序二 方濟仁
序三 李克強
目 錄
方 家 特 稿
關於宿松南鄉(原壩頭鎮)若干史實 葉尚志 1
名 校 展 示
五十年風雨砥礪 半世紀成果輝煌
——發展中的安徽省示範高中程集中學 余 光 15
私 企 擷 英
審時度勢抓機遇 暢遊商海敢弄潮
——縣長江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發展記事 鄧楷模 21
黃梅故里美酒香
附:安徽十二釵酒業有限公司概況 廖理南 26
代 表 風 采
人民選我當代表 我當代表為人民 劉長春 35
先 賢 蹤 跡
丹心一片耀松茲
——緬懷首屆縣令張何丹 廖理南 39
曾國藩和他的宿松情緣 廖理南 41
羅隱 逸聞佳話傳宿松 廖理南 46
陳表二三事 廖理南 49
“布衣宰相”石良 石普水 51
林則徐欽佩的石敬齋 石普水 54
朱書 才思敏捷“產公羊” 劉帥鋼 57
宿松自古封王第一人——周本 陳 潔 59
黎元洪與宿松黎氏 陳 潔 61
靈隱寺詩碑與王民皞陳 潔 65
風範永存
——懷念黎光祖先生 陳 潔 67
宿松的開山鼻祖——徐厲 石奎元 71
南宋時期宿松的大企業家汪信之 石奎元 72
陳友諒命喪涇江口 石奎元 74
書香綿世澤 曾孫四大夫 石奎元 76
一次戰爭中成功的政治攻勢
——石達開與宿松守將湯貽汾 石奎元 77
十三省都解元——趙蔗泉 石奎元 79
熊元襄與中國法學 熊良工 81
一個曠古絕後最具震撼力的真實故事
——車氏割肝醫夫 石奎元 83
品德高尚的縣委書記柳成林 陳正友 89
踏遍青山為民富
——記縣委書記柳成林三進山區 王紹先 陳正友 92
行 業 精 英
追求卓越 奮力拚搏 不斷向新的醫學高峰攀登
——記安徽醫科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張學軍 祖 雲 95
康兆郁訪富問甜記 陳正友 107
公僕心 人民情
——中共安慶市委常委、秘書長趙曉和扶貧八斗工作、生活掠影 廖理南 110
滴水穿石終成器 寒梅傲雪品自芳
——記國家一級美術師寒川石 廖理南 114
全縣人民的好書記於政宣 陳正友 116
面對新問題 要勤學多問 廖理南 120
鄒繼安 援越抗美戰爭中的一等功臣 廖理南 122
從農民工到總經理
——記省勞動模範、縣廣信市政工程公司總經理陳守明 黎承毅 125
搏擊潮頭競風流
——記松茲國小校長吳漢生 戢華盛 130
佳家汪登保 石奎元 136
誠信經營 德藝雙馨
——平德利家電精修店楊錫平師傅記事 廖理南 138
“做人德為重 行醫仁為先”
——孚玉鎮衛生院吳勝年記事 廖理南 141
深山溝里翰墨香 廖理南 145
特 別 報 道
八旬老太 心繫汶川 輪椅代步 現場捐款 張留生 147
虎躍龍騰皖西南
——宿松縣又好又快科學發展奮力崛起 朱亞夫 148
改革三十年 交通大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年宿松交通回眸 陳 實 158
九姑鄉發現古墓 張留生 163
我縣獲譽“中國詩歌之鄉” 朱眾犇 163
中國詩歌萬里行關於命名“宿松·中國詩歌之鄉”的決定 中國詩歌學會 165
文 化 瑰 寶
黃梅戲與宿松 廖理南 167
黃梅戲發源地當屬宿松 宮 禮 183
宿松是孕育黃梅戲的源頭 李 宏 186
黃梅戲發源地在宿松不容置疑 王邦長 188
廖河發現30餘種黃梅戲手抄本 廖理南 196
《辭海》修改“黃梅戲”詞條的釋義 廖理南 197
關於黃梅戲源頭的爭論、考證及其他 廖理南 198
機遇、困惑、建議
——關於黃梅戲工作的調查 廖理南 202
國務院關於公布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 國務院 210
歷屆志書一覽表 廖理南 212
風 景 旅 游
西源山記 方濟仁 213
國家森林公園——石蓮洞 廖理南 223
南國長城——白崖寨 廖理南 229
長江絕島——小孤山 廖理南 234
關於“雷池“釋義問題與上海辭書出版社的通信 廖理南 239
桑洛洲今何在 鄧乾彬 244
計 劃 供 應
計畫經濟時期全縣票證發放和物資供應情況的回顧 吳漢亮 251
工 作 調 研
陳漢區貧困情況調查報告陳漢區委會 區公所303
回憶錄(節選) 梅開發 311
安徽省人事廳給廖理南的信 省人事廳 315
唐先田先生給廖理南的信 唐先田 317
王列生先生給廖理南的信 王列生 319
馬蕭蕭先生給廖理南的信 馬蕭蕭 321
陳賢忠先生給廖理南的信 陳賢忠 323
對《宿松縣誌》再版工作的幾點建議 廖理南 324
地方志續修工作問題之思考 廖理南 327
也談聽取民眾意見 廖理南 330
讀《尊重學者的個性》有感 廖理南 333
文 海 拾 貝
出版社出版著作一覽表 廖理南輯錄 335
作者代表作一覽表 廖理南輯錄 337
內部準印等著作一覽表 廖理南輯錄 352
人 世 百 態
胡開第其人 王振寰 357
話說洿池鎮 何長明 364
也算跋 虞耀華 404
後記 廖理南 407

第2輯目錄

彩色頁面 導 讀(代目錄)
《宿松縣行政區劃圖》呈現了本縣2004、1992兩個年段的行政區劃情況。
葉尚志、朱文根、張小青、吳捍東侯露、劉建輝、虞珍瓊、汪登保等省、廳、縣級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的賀詞、書信、題詩、繪畫,對《宿松古今縱覽》的性質、功用、價值作了充分的解析、肯定,他們的鼓勵、鞭策,將會給編者作為激勵自己更努力地搞好工作的動力。
《劉奇葆訪台發表四字感言:“近、親、勤、進”》概述了家鄉驕子、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2010年5月訪台時的部分情況;《審正並題寫書名的朱文根先生》介紹了省志辦主任、黨組書記朱文根的簡歷及其在省志辦的主要工作和重要著述;《中共宿松縣委書記、縣大人常委會主任張小青與本書編著者廖理南合影》簡述了中共宿松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小青的籍貫、工作歷程及其關心縣域歷史文化藝術工作的言行。
《石蓮洞國家森林公園》介紹了其建設發展和它的景區景點。《安徽省人民政府組成專家團親赴宿松就“雷池”、“黃梅戲”進行專題調研》,圖文並茂地介紹了省政府專家團親赴宿松就“雷池”、“黃梅戲”進行調研的基本情況。《黃梅戲活化石89歲老人楊國英談黃梅戲》、物資行業協會、工商局、地方稅務局,行政服務中心、人民防空辦公室、規劃建築設計院、安徽宿松農村合作銀行、神奇慧德、帥才昌武、實驗中學、縣示範學校馬塘中學、柳坪教育、實驗國小、文化館、為民土地評估事務所、軍休所、孚玉鎮衛生院、自來水廠、氣象局、柳坪鄉邱山村、北浴鄉羅漢山村、天天假期旅行社,各在自己的行業天地里,爭奇鬥豔、生輝煥彩!
石蓮洞國家森林公園賦》,表達了吳淑婷對該園的讚美歌詠。
方家特稿
試析先祖一首五言排律詩………………………………葉尚志103
關於宿松縣國民黨清鄉大隊活動情況的回憶…………袁仲安109
中國共產黨宿松縣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宿松新聞網114
建設發展
三載騰飛 跨越百年旅程 四個統一 扮靚工商英姿
——宿松縣工商工作百年回眸…郭年中 余芝靈 孫驍勇117
陽光高效務實利民
——行政服務中心運行八年情況簡述… 余又超、石貴友124
衰興曾既往 揚帆正當時
——宿松供銷工作回顧與展望………………… 張小平 130
突破重圍闖新路柳暗花明艷陽天
——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改革發展紀實……… 王會光136
燈火輝煌百業旺
——宿松電力發展紀實………………………… 王 炯140
山鄉巨變
——八斗村扶貧工作回眸……………………… 廖理南148
神殿廢墟上的聖火
——梁公村的變遷史…………………………… 李曙海151
邱山,羅漢尖下的人間天堂…………………………… 金旭明 155
2010年暨“十一五”期間宿松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概況
……………………………………………… …………統計局 158
補白:思恩洞………………………………………… 羅漢山村 168
行業剪影
從計畫管理到市場調節
——縣物資工作回顧……………………吳火明 徐少華 171
關於縣城建築發展的思考…………………………… 羅 浩 176
歷史天空中的一顆星
——宿松縣農機廠的回憶……………………… 查復元 180
鋼花飛濺爐火紅
——實驗中學工作紀事………… 汪祥先 徐紅佶 吳永前 188
傳承紅色教育 夯實發展基礎
——柳坪中、國小教育九十年回顧………… …… 金旭明194
補白:古風·詠河西山………………………………… 李克強198
時代先鋒
流動黨旗別樣紅
——記全國首個跨省流動黨組織
宿松縣駐常州黨支部………………………………… 朱繼美201
創業顯本領 濟困獻愛心
——記宿松縣駐廣東流動黨委委員 駐東莞流動
黨支部書記朱正康…………… 中共安慶市委組織部組織科203
補白:黃似周及其畢業證書…………………… 黃子強提供 206
金牌戰士…………………………… 謝春平 廖君健趙凌宇207
“烈女”洪招娣 一個非凡女子的經歷……………… 逍遙津 210
補白:宿松在安徽省市縣中區域位置圖……………………… 廖理南提供216
公僕寫真
勤學善思強本領 丹心赤膽傾國稅 ——記縣國稅局局長吳春生先進事跡…… 國稅局219
他打響了大水面開發第一槍
——記宿松縣水產局局長虞慎國……………… 江鯤池224
情灑軍休所
——縣軍休所夏效松所長先進事跡………… 縣軍休所 228
一個選派幹部帶給一個村的感動
——記安徽宿松縣水產推廣站站長唐呂平…… 夏 樹 234
社會生活
三年困難時期許嶺地區民生狀況
——給彭小聚 顧合貴同志的匯報信…………… 吳群弟243
血寫文章千秋痛史
——重溫給彭小聚 顧合貴同志的匯報信……… 吳群弟254
宿松申報老貧縣工作紀事………………………………吳經權258
且把世間滄桑事 幻作殘霞當畫看
——舊事三題…………………………………… 李克強276
家鄉石磨……………………………………………… 吳垠康292
沉睡的石磙…………………………………………… 吳垠康295
感受地震……………………………………………… 廖理南298
歲月留痕
革命先烈廖瑞榮軼事………………………………… 廖群芳301
高風亮節民景仰赤膽忠心眾稱頌
——田有餘在宿松工作紀事…………………… 陳 潔305
我親歷的宿松縣委七任書記……………………………廖理南313
小縣城燃起“文革”火 眾教師被困“集中營”………… 吳冬生318
紅軍祝正順同志二三事…………………………………石冠群325
補白:《理南文論》、《習作評點》、《縣情研討》掠影…… 廖理南328
名人雅士
鹹豐皇帝五次召見的宿松名吏段光清…………………石奎元331
補白:石蓮洞國家森林公園對聯………… 廖理南文/寒川石書333
曾國藩為石廣均作傳……………………………………石普水334
補白:詩贈《宿松古今縱覽》…………………………… 何其三337
李白題詩警廚師…………………………………………石奎元338
遺墨常駐關真情
——黃鶴籌和他的書法藝術…………………… 董邦震339
清高淡泊風範長存
——老紅軍黎光祖情系桑梓記事……………… 劉建輝342
愛心獎學育人才 種玉精神放光彩
——旅台鄧璧先生返鄉記…………………………劉建輝348
補白:鍊石補天………………………………………… 彭廣福350
文化長廊
李白與宿松………………………………………………張振華353
解縉佳話宿松傳…………………………………………廖理南359
宋末名宦興宗公之忠節和與唐中丞張巡之淵源………石冠群363
一張五十年前的老照片…………………………………徐發桂367
宿松日報編輯部全體同志握別留念………………廖理南提供371
補白:宿松第一譜
——中華徐氏宗譜宿松縣卷簡介……………… 廖理南 372
文物古蹟
南國小長城白崖寨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巡禮……… 張振華375
陳氏夫人墓誌小考…………………………………… 張振華379
試論收入《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中幾件宿松出
土宋瓷精品的文物價值……………………………… 張振華 383
解析《重建御碑記》…………………………………… 張振華387
補白:題宿松古今縱覽………………………………… 汪正德391
杜溪橋………………………………………………… 彭道純392
文學藝術
懷寄宿松老道兄最契………………………………… 王 鐸395
楊馥初軼事…………………………………… 徐長吟 廖理南397
善於聯對的徐長吟…………………………………… 廖理南399
石門才女以聯覓佳偶………………………………… 石奎元402
補白:薄薄的一本書,深深的一片情……………………石松林405
佐壩戲班……………………………………………… 石普水406
宿松應該有自己的歷史文化系列叢書
——松茲文化叢書 …………………………… 廖理南414
斷絲弦鑼鼓…………………………………………… 陳 林417
讀廖理南先生《宿松古今縱覽》後…………………… 梅笑春420
漢字銘……………………………………週遊國書 何庚明文423
補白:20~21世紀之交宿松部分縣乾留影………… 胡顯武424
史實尋蹤
紅二十七軍成立地點考證…………………………… 何素光427
祖居地宿松出生地大悟生長地漢陽天津官方檔案黃陂
——也說黎總統身世之“謎”……………………黎承旺435
安徽宿松是黎元洪的近祖居地……………………… 黎在珣460
“雷水”畢竟只是水,不會飛天不倒流
——《清一統志》所記“雷水” “雷池”
三溪河”有誤 ……………………………………… 廖理南465
補白:“六真”……………………………廖理南文/陳小城書468
姓氏源流
徽州訪祖 南陽溯源………………………………… 葉尚志471
徐氏十一支族(13家)基本概況…………………… 徐芳田481
宿松高姓發展探源…………………………………… 高嗣照485
何氏與宿松…………………………………………… 何庚明489
宿松石姓……………………………………………… 石普水498
宿松石姓繁衍………………………………………… 石普水506
宿松鄭氏族人變遷與分布…………………………… 鄭英豪509
建置沿革
宿松縣名……………………………………………… 劉文彬515
宿松隸屬關係變更……………………………………………… 劉文彬516
宿松歷代行政區劃………………………………………… 劉文彬519
全縣村級區域調整結果表…………………………… 吳榮華533
道光八年(1828)版《宿松縣誌》縣境全圖… 劉文彬複製描繪539
道光八年(1828)版《宿松縣誌》縣治全圖… 劉文彬複製描繪540
一路走來一路歌——《宿松古今縱覽》第2輯讀後 ……吳淑婷541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