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重組

家庭重組

家園的重建,不僅是房子的重建,更重要的是家庭的重建,精神的重建。 汶川地震後的第100天,52歲的張雲將46歲的李澤鳳“娶”進了家門。 汶川地震中,張雲的妻子慘死在廢墟下,而李澤鳳的老公則葬身於塌方的山石下。

(圖)在汶川地震100天后,張雲與李澤鳳住進了同一間板房在汶川地震100天后,張雲與李澤鳳住進了同一間板房

家庭重組是指經歷過汶川地震後,眾多支離破碎的家庭重新組建立家庭。2009年新年讓災區出現了重建家庭的高潮,而那些破碎的家庭再次完整,便撐起了整個災區新生的希望。

登記註冊

家園的重建,不僅是房子的重建,更重要的是家庭的重建,精神的重建。北川縣震後至2008年底註冊的新人共614對,其中,50對左右為災後重組家庭,北川災情最重的曲山鎮有24對;震後至今,在阿壩州,汶川600多對新人註冊結婚,其中100對是春節期間新登記的,比往年高出近30%;茂縣註冊的新人500多對,而整個阿壩州的數據則是3000多對。

這些特殊家庭中的幾乎每一對夫妻都曾有過自殺的念頭。但在重建家庭的溫暖與憧憬中,他們重新燃起了那幾因悲痛而熄滅的生的火焰。北川的這50對重組家庭儘管領了結婚證,但由於現實情況,都沒有舉行儀式,他們期待住進新房、有了積蓄後,再補辦一場像樣的結婚儀式。

家庭

汶川地震後的第100天,52歲的張雲將46歲的李澤鳳“娶”進了家門。那天晚上,兩人依偎在板房內。關了燈,張雲略顯緊張,他貼著李澤鳳的面頰,嘴唇嚅動了幾次,欲言又止,最後終於從齒縫間擠出了兩個字:婆娘(“妻子”之意)。 其實,在那一刻之前,張雲要稱呼李澤鳳為“二嫂”,李澤鳳是張雲親哥哥的妻子,張雲是她的小叔子。汶川地震中,張雲的妻子慘死在廢墟下,而李澤鳳的老公則葬身於塌方的山石下。小叔子將嫂子“娶”進了家門,一個新家成立了。

(圖)拍照時,付明會(右)和李華雲兩人的手緊緊地拉在一起拍照時,付明會(右)和李華雲兩人的手緊緊地拉在一起

付明會每天跳完舞后,李華雲都會準時到廣場上她接回家。黑暗又孤單的回家路上,付明會不再害怕,簡陋寒冷的家裡,不再只是孤獨的身影。排練時,付明會來晚了些,她手上還拿著結婚的請柬,見到熟人馬上就熱情地遞上喜糖。由於個頭最高,她只好排在了隊伍最後面。旁邊的隊員向記者介紹,32歲的付明會在地震中失去了二哥和丈夫。讓付明會從陰影中慢慢走出來的原因之一是女兒的支持。對於他們的重組,11歲的女兒開始有些不能接受。付明會介紹說,女兒主要是覺得爸爸死去還只有半年,媽媽要是又找了一個,就是背叛。後來,女兒轉而開始支持她了。付明會的女兒在綿陽市的臨時學校里讀中學,因為地震,班上50多個同學中就有20多個是單親家庭,其中有些人還是孤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