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勛的後現代親子課

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勛的後現代親子課

《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勛的後現代親子課》一書的出版社是中信出版社,作者是李子勛,出版時間是2011年7月1日。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不少父母在養育和教育孩子時,容易忽視孩子心理與行為發展的順序漸進或個性需要,急切期望按照社會的模子去“克隆”一個好孩子,這種削足適履的做法會讓許多孩子生出問題來。反之,如果家長過度地隨著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又會出現人際環境的適應不良。父母如何找到平衡?

作者在《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勛的後現代親子課》中提出了幾個重要概念,希望所有的讀者和家長跟隨本書一起去發現一種更溫和、更貼近自然、更適合自己與孩子的教育方式。

作者簡介

李子勛,著名心理學家。中央電視台《心理訪談》《實話實說》;北京電視台《心理時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特邀心理專家。《心理月刊》《父母必讀》《女友》《時尚健康》等雜誌專欄作家。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中日友好醫院心理醫生,首屆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項目學員,心理協會北京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成員。國內較早將心理學知識向大眾普及的心理學家。是國內最受讀者、觀眾關注的心理學專家。

著作包括:《婚姻的煩惱》《心靈飛舞》《陪孩子長大《幸福從心開始》《根源舞》《問問李子勛》,作品累計銷量超過500000冊。

圖書目錄

前言 孩子是源於自然的精靈

上篇 孩子就是孩子

引言 讓孩子像孩子那樣長大

Chapter 1 孩子為何那么喜歡天線寶寶?

理性是人類文化內化而致的,幼稚才是人類在自然中真實的狀態。像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大科學家,他們的成就不是因為書讀得多,而是他們保持著敏感的知覺能力和對事物盎然的興趣。

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的

Chapter 2 要不要給4 歲孩子報興趣班?

單純地理解上興趣班是給孩子施壓是不客觀的,如果家長不是用功利之心去對待這件事,而是以平和的心態,那么上興趣班本身會讓孩子們得到增加知識與修養,學會與人溝通,開發潛能的好處。

尊重孩子的腦發育

兒童智力發展的一般規律

Chapter 3 所有人都責怪我沒帶好孩子

孩子一歲以前,母親有三個行為是別人不能替代的:一是哺乳,二是依偎著孩子入睡,三是和孩子親密地呀呀細語;這是母親的責任。過早制定孩子的行為規則遭受孩子的拒絕(不長大)是意料中的事。

孩子對媽媽的依戀需要

Chapter 4 怎樣才能一步步放開手?

想讓孩子順利長大,母親需要運用智慧或計謀。母親越是堅決地貫徹教育,孩子越不容易長大;相反,有寬鬆的家庭氛圍,加上合適的引導,孩子反倒如小鳥展翅,會勇敢地飛翔。

勇敢飛翔的分離期

Chapter 5 兒子這樣正常嗎?

好與不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人們習慣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孩子,這樣的做法可能會避免孩子犯幼稚的錯誤,但卻壓抑了他的思考和選擇能力。

形似“癲狂”的過渡期

Chapter 6 為什麼我的孩子總犯錯?

其實犯錯是一種心理需要。孩子小時候犯一些錯誤,通過錯誤來確知與外界或他人的關係,可以獲得對犯錯的“免疫”。

孩子犯錯考驗父母

Chapter 7 如何防範孩子受傷?

教導孩子避免危險的方法不是不讓她做,而是告訴她每種事情都有比較安全的做法,遵循一定之規,傷害就不會發生。如果孩子預先知道如何面對各種情景,自身防範的意識就慢慢成長了。

被家長打的創傷

Chapter 8 女兒的興趣為什麼這么廣泛?

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就像我們在觀光,他會被一種新鮮的活動吸引,會有一段時間的痴迷和興奮。但很快,新的興趣吸引了他,舊的行為被他厭倦。對他們來說,理性是一種超然的東西,前行就是成長。

不要固化孩子的興趣

Chapter 9 孩子這樣發泄是否太過分?

孩子的攻擊性是一種生命的能量,如何把這種攻擊性引導到身體鍛鍊、學習與社會競爭,父母需要多動一些腦筋。

幫他建立內心規則

Chapter 10 怎樣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要孩子養成愛學習的習慣,就不得不把所有引發孩子專注的行為、閱讀、玩耍都看成是孩子的學習。對孩子來說,99%的知識不是在課堂中學到的,而是來自生活中。

安全學習就自在

Chapter 11 洗手都會生氣的孩子

犯過錯的孩子比不犯錯的孩子聰明,因為他有力量去冒險和嘗試,我們要徹底改變兒童成長的觀念,讓孩子更自在,以他自在的方式長大,而不是按教育通約的方式長大。

欲速則不達

Chapter 12 愛發脾氣的兒子

父母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幫助孩子的情緒成長,比如讓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有識別,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情緒表達方式,促進孩子養成自我疏導與管理各種情緒的能力。

學會識別情緒

Chapter 13愛哭鬧的女兒

哭與笑是一種情緒的流動,愛哭的孩子與愛笑的孩子都是情緒飽滿的,情緒是一種能量,有情緒的人能量也充沛。對孩子而言,哭是磨礪內心的細膩,笑是培養性格的豪爽,不哭不笑的孩子反倒需要我們關心。

情緒是一種能量

Chapter 14 遇事總是愛緊張的孩子

有些時候,孩子的行為或情緒本身是一個小問題。我們試圖要改變它的時候才感覺並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孩子也為此感覺很緊張,結果問題才變大了。

淡化某些觀察

Chapter 15 怎樣才能讓他的眼淚少一點兒?

男孩子愛哭,本身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因為哭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重要的情緒表達方式,它隨孩子年齡的不同而內涵有不同。

給孩子的禮物——感恩、敬畏、寬容

下篇 孩子是家庭中的孩子

引言 家庭與孩子的衝突

Chapter 1 婚姻傾斜,孩子走向兩極

我常常觀察到一個家庭中母親的角色感太強,使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離於家庭的親密關係與教養關係之外。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將這種傾斜關係視為正常,失去擁有平等關係的能力,要么依賴,要么強權。

遠離父母的孩子

Chapter 2 母子同盟,孩子不是誰的籌碼

我們常常看到一位很權威的父親,斥責母親過度嬌慣和縱容孩子,而“不爭氣”的孩子一心一意地黏著母親。母子結盟常常是經久綿長、無堅不摧,這樣的母子關係可能會是父親心中無窮的煩惱。

兒子不與爸爸親

Chapter 3 孩子“犧牲自我”,彌合分裂的婚姻

夫妻間過分獨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親密依賴,甚至是同床異夢,彼此疏遠,滿懷敵意地競爭,拚命試圖從孩子那兒得到忠誠與親近。

在這樣的家庭關係中,平衡是靠孩子勇於“自我犧牲”來實現的。

患厭食症的女孩

Chapter 4 父母要甘當孩子成長的土壤

父母常認為教育孩子是自己應盡的責任,但往往在家長們一相情願地“幫助”和“促進”孩子成長時,卻有許多自己的“不當獲益”。要知道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像土壤,供他們伸枝拔節,而不是像套馬的韁繩。

對繼父的愛

Chapter 5 是愛,還是不滿?

在中國文化中,父母對孩子的不滿,喜歡包藏在一種貌似對孩子的關心中。正如父親說:“我這樣做是因為愛你!”而孩子卻知道接下來可能是大禍臨頭。由此會引發孩子內心的衝突,難以適從。

一個永遠長不大的男人

Chapter 6 父母間隱性的教育競爭

夫妻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存在一種隱藏的競爭。他們是不同性別的人,對獨生子女自然會有一種內心的成長期待,這些期待正是塑造孩子思想行為的家庭動力。

“十惡不赦”的小孩

Chapter 7 給孩子一個自由的成長環境

幾乎所有家庭在交流內容方面或多或少有些限制,這些限制代表著家庭的文化意識、權力等級與家庭的“遊戲規則”。

孩子若在此規則下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顯身手的機會,其成長的動力就會隨之減弱。

抽動的男孩

Chapter 8 望子成龍,適可而止

父母無私地為孩子付出,會自然尋求一種心理補償,那就是孩子必須努力,為家庭爭面子。

孩子們哪怕是在休閒的興趣與愛好中,都被父母融入競爭意識,要能出類拔萃,把一種簡單的娛樂放鬆、陶冶情操的樂趣轉變為一種求生的壓力。

關係大於教育

Chapter 9 為孩子減壓的藝術

父母要幫助孩子面對他成長的壓力,一方面要幫孩子處理焦慮,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和焦慮做朋友,把焦慮看成是人生的一種發展動力。

口吃的孩子

Chapter 10 “過渡期”孩子的行為紊亂

處於過渡期的孩子,特別容易把想像中的“現實”和生活中的現實相混淆,搞出許多荒誕不經的笑料來。父母在此時要留出空間來尊重孩子的隱私,避免用非此

即彼的是非觀亂貼“標籤”。另一方面也要用多元價值觀引導孩子,改變他們思維的極端性和片面性。

被強化來的病

Chapter 11 誰在以愛之名,犧牲孩子?

父母無意識地通過孩子實現權力欲、控制欲、自我中心,然後是心理獲益,犧牲孩子滿足道德需求,從孩子身上尋求價值感,或逼迫孩子實現自己早年的未竟事業。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障礙,都隱含著一種關係補償,補償幼時被父母欠缺的東西。

不停洗手的孩子

Chapter 12 孩子是家庭的另一面鏡子

孩子是家庭的另一面鏡子,他有時會以患病來維持一種家庭功能。父母為了孩子的心身健康,而暫時達成共識維持假象的和平。殊不知這種和平假象,就像是吸毒上癮,會讓孩子因此迷上得病而不自知。

強迫症的孩子

結語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