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縣產業集聚區

宜陽縣產業集聚區

目前,集聚區在建和規劃建設的標準化廠房面積達20萬平方米。 宜陽卓立工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按不同產業規劃建設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現正在進行設計。 三是抓招商,形成產業集聚。

概況

宜陽縣產業集聚區省批規劃面積11.95平方公里,以洛河為界分南北兩區。現有企業93家,規模以上企業66家,投資億元以上企業有黃河同力、中信重工、升揚矽業、駿馬化工、龍羽宜電、紅星陶瓷、恒基鋁業、乾納冶金、龍翔建材、福隆特有機矽、凝瑞鎂業、新天源生物柴油、宏元工貿、信建德鑄鋼、益正達實業、強豫農機等16家。2009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5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0.5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6.8億元,入庫稅金1.83億元,初步形成了以中信重工、升揚矽業、至尚有機矽、駿馬化工為龍頭的裝備製造、矽材料和精細化工三大特色產業。

規劃編制

宜陽縣產業集聚區各項規劃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點,集約經營,科學發展”的原則進行設計,總體發展規劃、區域環評、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空間發展規劃及控制性詳規已全部於2009年年底通過省專家組評審。

基礎設施建設

產業集聚區內道路、供電、供水、排污、供熱、供氣等基礎設施完善。
道路工程。總投資3200萬元在北區建成龍羽西路、創業路、建業北路、建業南路、興業北路、興業南路、未來大道、北環路東段、尋石路、恒基路、漢興路、南環路西段等12條道路;投資4000萬元正在實施東西貫穿北區的省道鄭盧路(李賀大道)拓寬工程;投資1.3億元正在建設連線洛南新區和宜東新區的快速通道,預計今年10月1日建成通車;投資2000萬元在南區建設宜東新區地標性建築——紅旗環島工程,並實施安虎線拓寬工程;總投資4600萬元建成了八官線宜陽境洛河大橋,該大橋是集聚區內部唯一一座貫通南北兩區的交通幹路。
供電工程。投資700萬元建成了2座35KV開關站,總投資2570萬元建成南區110KV變電站,投資1.6億元的北區220KV變電站正在建設,2010年6月建成供電。
供水工程。總投資3200萬元的集聚區供水工程於2009年底完成北區主幹道沿線管網鋪設。集聚區北區排污管網建設已與道路工程配套完成,投資5853萬元日處理3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南區日處理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正常運營。
供熱工程。總投資2.3億元、一期投入1500萬元的集聚區供熱工程,由龍羽宜電提供熱源,現已完成龍羽西路供熱管道鋪設,並向企業供熱。
供氣工程。供氣工程由中油華宜天然氣有限公司投資6100萬元建設,年供氣量1500萬立方米,現已向中信重工洛陽重鑄鐵業有限公司供氣,並完成北區沿路管網和通往北區的供氣管網鋪設。
通信工程。投資2000萬元,實現了區內通信、網路全覆蓋,保證了周邊企業的正常通信和網路使用。
天然氣站

標準化廠房建設

宜陽縣產業集聚區自建設以來,始終堅持集約節約發展理念,突出向上發展,集約利用土地,著力建設三層以上標準化廠房,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自我“創造”發展空間。目前,集聚區已建成標準化廠房48萬平方米,對進區項目首先要求入駐標準化廠房,形成了“應入盡入”良好態勢,不但有效地節約了土地,而且大大縮短了企業入區周期,節省了企業建設前期投資,加快了集聚區項目引進步伐。目前,集聚區在建和規劃建設的標準化廠房面積達20萬平方米。
一是在建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香港至尚公司正在建設10棟4層標準化廠房,現已建成4棟,其中1棟已由深圳富隆特有機矽製品泳帽生產項目入駐。
二是規劃建設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宜陽卓立工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按不同產業規劃建設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現正在進行設計。

項目引資及產業培育

宜陽縣集聚區在實施項目引資雙帶動戰略的同時,積極培育特色主導產業,著力拉長產業鏈條。
一是招商引資。有針對性地開發、包裝了一批有吸引力的大項目,培養了一批有技能、懂專業的招商團隊,採取多種招商方式,到沿海等地進行招商,招商引資效果明顯。今年重點引進了凝瑞鎂業、強豫農機、益正達實業等10個項目,對培育鎂產業和拉長裝備制產業鏈條有重要意義。
二是項目建設。對項目建設實施專人負責制,在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的同時,加快施工進度,明確建設節點,使企業早日建成達效。
三是產業培育。堅持培育產業集群優勢,出台了《關於特色產業項目入園的優惠政策》,吸引主導產業入園。目前,以中信重工為龍頭的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基地已具雛形,形成了“毛坯鑄造—精密鑄件—零部件生產—成套設備製造”的產業鏈條;以升揚矽業、富隆特有機矽為代表的矽產業快速發展;以凝瑞鎂業、鑫友鎂業為代表的鎂產業蓬勃興起。

企業服務

宜陽縣產業集聚區在致力於改善硬環境的同時,更把營造一流的投資軟環境作為著力點,做到“全面對接無縫隙,優質服務無上限”。
一是優惠的政策環境。在遵守國家法律、執行國家政策的前提下,依據宜陽實際,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商到宜投資的優惠政策,先後出台了《關於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的若干意見》、《關於鼓勵特色產業項目入駐產業集聚的實施意見》等,嚴格實施“項目落地、政策落實、承諾兌現”,全力打造法治政府、誠信政府。
二是高效的服務環境。提出了“我盡保姆職責,你享上帝感受”的口號,建立政府職能部門合署辦公機制,每月定期到集聚區現場辦公,為企業辦理各種證照、手續,降低企業辦事成本,為企業發展提供便利。
三是多渠道的融資環境。搭建宜陽卓立工業開發有限公司這一融資平台,成立金大投資擔保公司,積極為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提供貸款擔保,協調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貸款便利,擴大授信額度,盡力幫助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四是和諧的發展環境。近年來,宜陽產業集聚區和入區企業簽訂了用工契約,並免費對周邊農民進行技能培訓21次,統籌解決農民工就業難和企業招工難問題。2009年共安置當地勞動力8100人(包括企業建設用工),形成了訂單就業的良好態勢。專門成立了產業集聚區派出所,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2010年工作打算

2010年,宜陽縣產業集聚區將本著“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以企業項目引進為中心,以投資環境最佳化為保障”的建設理念,重點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推動產業集聚區發展實現新跨越。
一是抓硬體,完善基礎設施。全年計畫投資13億元,完善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其中投資4.4億元建成道路通車裡程14公里、拓寬道路6公里;投資4億元實現集聚區“雙氣”全覆蓋,健全供電、排水、污水處理廠、工業垃圾填埋廠等集聚區基礎設施;投資3.5億元建設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區,投資1億元進行集聚區廉租房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和生產配套設施。
二是抓項目,推動持續發展。堅持因企施策,分類指導,對黃河同力二期、升揚矽業二期、駿馬化工二期等一批續建項目進行施工督導,加快建設步伐;對益正達、強豫農業技術裝備、迎春電器、三星鋁業等新入區企業建設倒排工期,明確建設節點;對4個承軸、2個設備配套、2個焊絲、2個工業園區和金太陽環保供電工程等11個擬入區項目明確專人負責,搞好跟蹤服務,力爭早日進地開工。
三是抓招商,形成產業集聚。充分發揮集聚區區位、產業優勢,抓好招商。依託重點企業的產業鏈吸引效應,吸引項目進駐集聚區“修補斷鏈”,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依託重點發展的裝備製造、矽材料、化工三大產業,積極外出招商,從“招商引資”向“擇商引資”轉變,引導優勢產業集聚,不斷提升集聚區項目水平。
四是抓融資,破解資金瓶頸。抓住上級支持融資平台建設的機遇,通過卓立公司融資平台,依託金大投資擔保公司,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一手抓向銀行借貸,一手抓聚社會資金,著力破除發展瓶頸。
五是抓服務,最佳化發展環境。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特色產業技能培訓機構,著力培育專業人才,為企業輸送高技能人才,同時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題,全力服務企業發展。
六是抓三產,促進產城融合。加快總投資1.2億元的格蘭雲天大酒店開工建設,形成三產開發新局面。加大集聚區廉租房、職工宿舍及商業配套實施建設,以集聚區發展帶動城市化進城,實現產城融合發展。
2010年,宜陽縣產業集聚區將通過不斷努力,力爭使規模以上企業達到75家,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12億元,銷售收入50億元,利稅5億元,年度建成投產項目15個,引進項目15個,在實現集聚區跨越式發展的同時,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