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丘

宛丘

宛丘即今天的淮陽縣,古時又稱陳、陳州,位於河南省東部周口市,是我國史傳三皇: 伏羲氏、女媧氏與神農氏的建都之地 。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據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考證,五億七千萬年前,在中國境內大部分都是海洋的情況下,就出現了淮陽古陸。《宛丘》,《詩經·陳風》有一篇同名文章,全詩三章,每章四句。為先秦時代陳地漢族民歌。

地名

歷史沿革

宛丘宛丘

淮陽古稱宛丘、陳、陳州,位於河南省東部周口市10縣市中心,屬周口市。清雍正十二年置淮寧縣,1913年改淮寧縣為淮陽縣。

基本情況

轄21個鄉、鎮、場。面積1469平方千米,人口135萬。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3°C,年降水量741.2毫米,無霜期216天。區內主要有紡織、食品、機械製造等行業。主要土特產有黃花菜、槐山羊、陳州驢等。旅遊景點有太昊陵建築群、龍湖、平糧台古城遺址等。

三皇舊都

伏羲氏都城

宛丘宛丘

6500多年前,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這裡建都,他定姓氏、制嫁娶、結網罟、養犧牲、興庖廚、畫八卦,肇始了華夏文明;他造干戈、飾武功,統一四海,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綜合各個部落的特點,創造了龍的圖騰,中華民族始稱“龍的傳人”。

《五帝紀》所載:“帝太昊伏羲氏,成紀人也。以木德繼天而王,都宛丘。”

《路史·太昊紀》中有:太昊伏羲氏“都於宛丘”。

《竹書紀年·前編》也有:太昊庖犧氏,“以木德王,為風姓。元年繼位。都宛丘”的記述。

女媧氏都城

宛丘宛丘

女媧作為民族創世女神和始祖母,其傳說流傳極為廣泛。史籍有宋代《太平寰宇記·卷十》記載:“縣西華二十

里,舊傳女媧之都,本名媧城。

”比較權威的歷史地理著作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七》也記載:“媧城在西華縣西,女媧之都也。”明代碑刻述:“西華治北十五里有城遺址,半就湮沒,傳為女媧故墟也。

神農氏都城

宛丘宛丘

後炎帝神農繼都於太昊之舊墟,易名為陳

。神農氏在這裡嘗百草,藝五穀,率領先民步入農耕社會。所以說,淮陽是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八卦文化和龍圖騰的發源地,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自尊自信的源泉、凝聚一體的象徵。

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炎帝初都陳,後徙魯。”又載:“炎帝神農氏,姜姓也……都於陳。作五弦之琴,始教人種穀,故號曰神農氏。”

《史記補·三皇本紀》載:“炎帝神農氏姜姓。……初都陳,後居曲阜,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長沙。”

《續河南通志》和《陳州府志》記淮陽名為“陳”的原因時說:“陳為伏羲建都地,神農因其舊而都之,故名之曰陳。”為炎帝都陳提供了文獻依據

封地邦國時期

夏,陳屬豫州。商,為虞遂封地。西周,周武王封舜帝後裔媯滿於陳,並把女兒大姬嫁給他,媯滿建陳國,築陳城; 以國為姓,陳胡公媯滿便是陳姓的得姓始祖,也是胡、田、姚、孫、袁等大姓的共同先祖,“陳姓遍天下,淮陽是老家”。道教創始人老子就生於陳國苦縣。戰國時期,楚頃襄王遷都陳城,歷經38年,史稱郢陳,故淮陽又稱“陳楚故城”。秦時這裡初設陳縣,後置陳郡,公元前196年,以陳在淮水之北,改名淮陽。在六千多年歷史長河中,淮陽五次建都,四次封國,皇而帝,帝而王,分封則國,統制則郡,南北迭轄,州縣兼置,始終是豫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3年,國務院撤消淮陽專區,才改為縣治。所以考古學家稱:中國的歷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六千年看淮陽。

開物成務

淮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被歷代帝王稱為“開物成務”之風水寶地。被稱為天下文官祖、歷代帝王師的孔子曾三次來陳,在這裡著書講學長達四年之久,為他儒家學說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留下了“陳蔡絕糧”千古佳話。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曾載有《陳風》十首。歷代文人墨客曹植、李白、李商隱、張九齡、蘇軾、蘇轍等文壇巨匠在這裡留下了歌詠淮陽的不朽佳篇。包公陳州放糧也發生在這裡。

詞語解釋

地名:古宛丘地位春秋時陳都,秦置陳縣,隋開皇初改稱宛丘縣,清為淮寧縣,即今河南淮陽縣。傳縣東南有宛丘,高丈二,但久已平沒,不可考。參閱《詩.陳風。宛丘》毛傳

詩歌

詩經·陳風——《宛丘》

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

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坎其 擊缶,宛丘之道。

無冬無夏,值其鷺翿。

【注釋】:

《陳風》是陳國地區的詩歌,共十篇。相傳陳國是周武王封給舜的後代媯滿的國家,並把大女兒嫁給了他。陳國的疆土就在今天河南省開封以東到安徽亳州一帶,這一地區的風俗“婦人尊貴,好祭禮,用史巫。”(《漢書·地理志》)詩風“淫聲放蕩,無所畏忌”(《佐傳》杜注)

宛丘:四周高中間低的遊樂場

湯:音盪,盪之借字

值:持。鷺羽:舞蹈道具

翿[:音到,同鷺羽

【賞析】:

《宛丘》描寫對一位跳舞女子的愛憐,但這樣愛憐是一種無望的相思,不過這相思之中雙含著一種理解,對女子無論冬夏的舞蹈的一份同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