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篇:千古功名浮雲事

官吏篇:千古功名浮雲事

《官吏篇:千古功名浮雲事》,作 者:卞秀瑜,2007-1-1出版。

基本信息

官吏篇:千古功名浮雲事

內容簡介

千古興亡多少事,帝王將相會一堂。如果說,在中國歷史的天空中,南面治國的帝王是熠熠生輝的星座。那么處在廟堂之高的將相、官吏就猶如散綴在銀河系外的塵埃。儘管頗顯寂寞,也不乏有些“污穢”,甚或為人所不齒。但有些卻閃爍不已,因其特有的光彩而流傳青史,並為人所津津樂道。

一部洋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在“學而優則仕”的中國古代,實則是帝王將相主導的政治史,在某種意義上更不能不說是一部“官吏史”。中國知識分子自古以來就有一種依附權貴、較為濃厚的官本位意識。古話言之“ 修得文武藝,售於帝王家”。“學而有則仕”則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中較為普遍的價值取向,即使在今天仍有相當一些人把從政做官看作施展抱負、發揮才幹的最佳途徑。魯迅先生就曾向世人感嘆:“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漢重孝廉而有埋兒刻木,宋重理學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 然則’。總而言之:那魂靈就在做官,——行官勢、擺官腔、打官話。”一語道出了百態紛呈的官場景觀的本質。

中國古代的管理不論人品,不論能力,只要身居官位,其他的一切都不必考慮,只要當上了官,一張嘴底下的人都得把他的話當成最高的指示去執行。正因為這樣,在古代就有了很多胸無點墨的富家子弟不惜千金去買官,而買官所花的費用又必須從老百姓的身上撈回來,這樣就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貪官。封建社會官吏貪污腐化、徇私枉法者不在少數,“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正是此等官吏面目的真實寫照。

當然,歷史上確也不乏清官廉吏,他們為官清廉正義,為民請命,為國家殺身成仁、捨身取義的精神品質,千百年來被人民傳頌。

當我們坐在圖書館,逐一地翻閱今年來全國各色各類書刊文章,沐浴在美文的煦煦和風中時,想到的更是因為各種原因或許不能同我們一樣“如沐春風的更多朋友。因此,我們收集了多位散文名家的樹十篇隨筆作品,可謂爭奇鬥豔,而貫穿其始終的主旨則是對中國古代官吏全方位的血肉豐滿的歷史展示。

本書在秉承隨筆特有的思想鋒芒和問題意識的同時,力求從歷史反思中尋找新的精神資源。那些機敏、智慧、尖銳,而或含蓄、或直言的匡正時弊、甚至揶揄諷刺的文字。它們多是灑脫不羈、率性而談、嬉笑而非怒罵、詼諧而非幽默、滑稽而非調侃,有的甚至夾雜著一點俏皮的俗語、俚語、歇後語,定會讓您暢快淋漓、樂此不彼。

本書目錄

悲壯的超越

面對和王申

袁崇煥記

皇帝的使臣

趙高與秦王朝的滅亡

文人遭遇皇帝

霍光現象的警示

歐陽修忠君誤國

張飛之死

兩個陰暗的物種——宦官、外戚小考

“臣不得不死”——封建專制下的君臣關係

千奇百怪升官圖

舊京官的灰色收入

清代官場做官的秘訣

寇準的沉浮

諸葛亮用人與魏延之悲劇

蜀相

無處收留——吳三桂的心路歷程

當貪官的理由

失荊州,誰之過?

最後一位戴罪的功臣

用破一生心

歷史不忍細看

他這一輩子

悲劇,從丟失民心開始

哀項羽——聞“項羽未焚阿房宮”隨感

劉邦與張良

劉邦與韓信

做官與歸隱

韓愈的第二次下放

晁錯:多情卻被無情惱(上)

晁錯:多情卻被無情惱(下)

閒話三國人物

李斯:斯人斯鼠

趙孟頰為官

造反的因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