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科潘瑪雅遺址

宏都拉斯科潘瑪雅遺址

位於宏都拉斯,1570年被迭戈·加西亞·德·帕拉西奧發現,科潘是瑪雅文明最重要的地點之一,直到19世紀才被挖掘出來。1980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它的中心地帶和壯麗的公共大廣場體現了它三個主要發展時期,早在10世紀初期的時候,這座城市就被遺棄了。

基本情況

英文名稱: Maya Site of Copan

國家: 宏都拉斯

所屬洲: 北美洲

批准時間: 1980

批准標準:1980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屆會議報告。

介紹

科潘瑪雅古城的遺址,位於首都特古西加爾巴西北部大約225公里處,靠近瓜地馬拉邊境。遺址坐落在13公里長、2.5公里寬的峽谷地帶,海拔600米,占地面積約為15公頃。這裡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森林密布。科潘是瑪雅文明中最

宏都拉斯科潘瑪雅遺址宏都拉斯科潘瑪雅遺址

古老且最大的古城遺址。廣場中有金字塔、廣場、廟宇、雕刻、石碑和象形文字石階等建築,是十分重要的考古地區。它吸引了許多外國學者到此進行考古研究,也是宏都拉斯境內重要的旅遊點之一。

公元前200多年,科是瑪雅王國的首都,也是當時的科學文化和宗教活動的中心,1576年,西班牙迭戈?加西亞在從瓜地馬拉去宏都拉斯的途中,發現了這處淹沒在草莽叢中的古城遺址。遺址的核心部分是宗教建築,主要有金字塔祭壇、廣場、6座廟宇、石階、36塊石碑和雕刻等;外圍是16組居民住房的遺址。最接近宗教建築的是瑪雅祭祀的住房,其次是部落首領、貴族及商人的住房,最遠處則是一般平民的住房,反映了階級社會中等級制度的宗教特點和宗教祭祀的崇高地位。 在廣場附近,一座廟宇的台階上立著一個非常碩大的、代表太陽神的人頭石像,上面刻著金星。另一座廟宇的台階上,是兩個獅頭人身像,雕像的一隻手握著一把象徵著雨神的火炬,另一隻手攥著幾條蛇,嘴裡還叼著一條蛇。在山坡和廟宇的台階上,聳立著一些巨大的、表情迥異的人頭石像。據說,瑪雅人的第一位祭司、象形文字和日曆的發明者伊特桑納死後,就被雕刻成眾神中的主神供奉於此。另一個長1.22米、高0.68米的祭壇上,刻有4個盤腿對坐的祭司。他們身上刻有象形文字,手中各拿著一本書。在這個祭壇的雕刻群中,有用黑色岩石碎片鑲嵌成花斑狀的石虎和石龜。 在廣場的山丘上有一座祭壇,高30米,共有63級台階,它是由2500塊刻著花紋及象形文字的方石塊壘成,石階兩側雕刻著兩條倒懸著的花斑大蟒。在廣場的中央,有兩座有地道相通、分別祭太陽神和月亮神的廟宇,各長30米,寬10米。牆壁門框中有豐富多彩的人像浮雕。在兩座廟宇之間的空地上,聳立著14塊石碑,這些石碑建於613年至783年之間,所有的石碑均由整塊的石頭雕刻而成,高低不一,上面刻滿了具有象徵意義的雕刻和數以千計的象形文字,在眾多的人物雕像中,只有一個看起來像女性,表明當時婦女地位的低下。

科潘瑪雅遺址中,還發現了一個面積約300平方米的長方形球場,地面鋪著石磚,兩邊各有一個坡度較大的平台。現在台上仍有建築物的痕跡。據考證,科潘的瑪雅人在舉行祭祀儀式時,要進行一場奇特的球賽,用宗教活動來選拔部落中的勇士。

科潘瑪雅遺址是瑪雅文明最重要的地區之一,有著宏大的建築,還有豐富的象形文字,是極少數起源於熱帶叢林的文明的例證。這些建築表明科潘的瑪雅人有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

元1839年,美國探險學家史蒂芬斯(John lioyd Stephens)和卡瑟伍德(Frederik Cather Wood)受到一個古老傳說的暗示,披荊斬棘,深入濃蔭蔽日的雨林之中,然而,他們沒有找到被巫師催眠的美麗公主,卻發現了一座已荒廢千年的古代城市遺址。在這座叫作科潘的舊城廢墟上,高大的紀念碑被藤條纏繞,湮沒在荊棘之中;雄偉的金字塔上長滿了粗壯的樹木,變成一座座荒丘。史蒂芬斯他們被眼前的這一切驚呆了,這些遺蹟所代表的就是輝煌燦爛的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也是唯一誕生在熱帶叢林而非大河流域的文明。瑪雅人具有的抽象思維能力讓

宏都拉斯科潘瑪雅遺址宏都拉斯科潘瑪雅遺址

同時代的舊大陸文明相形見絀。他們創造了精確的數學體系和天文曆法系統,以及至今仍有待我們去破譯的象形文字系統。瑪雅人最重視對太陽和月亮的觀測,他們能算出日蝕和月蝕出現的時間,並已將七大行星都列入了研究範圍。他們對金星運行周期的計算和現代科學實測結果完全一致。瑪雅曆法體系由"神歷"、"太陽曆"和"長紀年曆"組成。瑪雅人有一個獨特的數學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最先進的部分便是"0"這個符號的使用,它的發明和使用比歐洲大約早了800年。瑪雅的數學體系的適用性和科學性,使他們能在許多科學和技術活動中解決各種難題。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除了起源於印度的阿拉伯數字之外,瑪雅數字要算是最先進的了。但非常可惜,有關瑪雅數學的圖書或文獻一本也沒有流傳下來。瑪雅的象形文字對現代人來說真是一部天書,它的謎底直到今天仍未解開。瑪雅象形文字以近似圓形或橢圓為主,字元的線條更多地依隨圖形起伏變化、圓通流暢。

科潘是瑪雅象形文字研究最發達的地區,它的紀念碑和建築物上的象形文字元號書寫最美、刻制最精、字數最多,例如,在科潘遺址中,有一條六七十級的梯道,用2500多塊加工過的方石砌成,這是一座紀念性的建築物,梯道建在山坡上,直通山頂的祭壇。寬10米,兩側各刻著一條花斑巨蟒,蟒尾在山丘頂部:梯道的每塊方磚上都刻著象形文字,每個形文字的四周均雕有花紋,梯道共刻了2000多個象形文字元號,它是瑪雅象形文字最長的銘刻,也是世界題銘學上少見的珍貴文物,由此被稱為"象形文字梯道。"

不僅如此,科潘的經濟與政治實力僅次於蒂卡爾而遠遠超過其他城邦,在文化上則完全可以和蒂卡爾並肩而立,甚至還略有超越,有學者認為科潘的重要意義決不在蒂卡爾之下,它們如雙峰並立,是瑪雅文明兩座最偉大的燈塔。確實,從考古發掘的城市遺址看,科潘在規模上可能略遜於蒂卡爾,但美麗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記載公元805年以後,瑪雅人突然棄科潘城北遷,科潘城隨之變成一片廢墟。

歷史

早於公元前1100年,科潘河谷地就有人居住,但是約公元前300年後的四五百年間,在其他瑪雅城邦蓬勃發展之時,科潘卻沒有什麼發展,直到公元200年前後科潘城邦才開始發展起來。

考古學家在科潘發現一座聖壇,稱之為“聖壇Q”。它上面刻畫有十六位人物的形象,起先考古學家覺得好像是十六位祭司環坐一起討論問題似的,後來的研究表明這是十六位科潘國王的形象。

公元426年亞克庫毛開始了強大的科潘王朝,他也是“聖壇Q”上所刻畫的第一位國王。雖然他可能並不是科潘真正的第一位國王,但是他在後來肯定有著極崇高的地位。到了公元628年,“煙豹王”即位,他在位時間長達67年,是科潘王朝的鼎盛時期,同時也控制著周圍很大面積的地方,成為一個“帝國”。

“煙豹王”以後“十八兔王”即位,在位時間長達43年,“十八兔王”雖繼續擴張與征服,但是科潘已到了強弩之末之時。“十八兔王”在小國基里瓜(Quirigua)安插的統治者考阿克天(Cauac Sky)在即位後的第13年反叛,打敗了“十八兔王”,並於公元738年5月3日將之斬首。“十八兔王”被斬首後,科潘的王權受到很大影響。“煙殼王”於公元749年繼位後,努力挽救政權,他同瑪雅西部的大城邦帕倫克聯姻,並且在科潘大興土木,興建了大量的紀念碑。今天的考古學家正是通過這些紀念碑,得以了解科潘的歷史。

到了公元763年,雅克斯潘繼位,他仍然試圖通過炫耀祖先的功績,通過把自己刻畫成英勇武士的形象來挽回王朝,但是科潘王朝的沒落已經無法挽回。他至少在位至公元820年。此後一位叫做烏斯特圖克的人“登基”,但遺留下來的銘文沒有說清楚他“登”的是不是王位──紀念他“登基”的聖壇沒有完工就廢棄了。進入公元9世紀的科潘,同瑪雅文明古典時期的所有其他城邦一樣,突然衰落並且永遠的被遺棄在了叢林之中。

評價

1570年被迭戈·加西亞·德·帕拉西奧發現,科潘是瑪雅文明最重要的地點之一,直到19世紀才被挖掘出來。它的中心地帶和壯麗的公共大廣場體現了它三個主要發展時期,早在10世紀初期的時候,這座城市就被遺棄了。

相關條目

瑪雅文明

瑪雅神話

瑪雅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