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業

宋景業,廣宗(今河北省威縣東)人。生卒年未詳。他是南北朝時期東魏與北齊兩代的著名學者,但史籍有關他的生平事跡記載不多。他通曉《易經》,並研習陰陽消長及行星占候之學,兼通天文曆法。

人物簡介

——《北史》卷八九
【說明】東魏武定初年(550-551),任北平太守。北齊天保初年,任散騎侍郎,封爵長城縣子。東魏末年,他為文宣帝高洋受禪稱帝極盡粉飾,屢陳瑞應,深博高洋的歡心。北齊天保元年(公元550年),文宣帝命他撰造《天保歷》,並於次年頒行。
宋景業,廣宗人。他通曉《周易》,研究過陰陽變化及行星占測氣候的學問,同時還兼通天文曆法。東魏武定初年,任北平太守。北齊文宣帝高洋作東魏丞相的時候,宋景業也同在晉陽。他通過高德政上書高洋說:“《易稽覽圖》載:‘鼎卦為五月,占卜時遇到此卦,聖人就要作君主了皇天也會延長他的壽命,在東北方的水域之中,庶民百姓要作帝王,高得之。’我來鄭重地解釋一下這段話:東北方的水域說的就是渤海,高得之,表明了姓高的人要稱王天下。”其時正值東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三月。高德政、徐之才也都勸文宣帝高洋順應天命,接受東魏皇帝的禪讓而稱帝,於是一同前往鄴城。走到平都城時,很多大臣出來阻止這個計畫,並要重返晉陽賀拔仁等人甚至稱:“宋景業用謊言蠱惑齊王,使齊王是非不辨,最好殺了他,以告謝天下。”高洋卻說道:“宋景業應當作帝王的老師,怎么可以殺他呢?”回到并州後,文宣帝命宋景業用筮草占卦,筮占的結果是,乾卦的第一爻和第五爻起了變化,由陽爻變為陰爻,所以整個卦由乾卦變成了鼎卦。景業說:“乾卦代表君王和皇天,所以《易經》載:‘有人騎著六條龍在天上巡御’。而鼎卦則是五月卦,所以最好選擇在仲夏時節的良辰吉日,順應天命,接受帝位的禪讓。”當時有人議論:“陰陽讖緯之書說過,五月之中不可以作官,如果違反了這項禁忌,必死在官位上。”景業說道:“這正是件大吉大利的事情,帝王的皇天之子,再也沒有下凡的機會了,怎么能不最終死在他的崗位上呢?”高洋聽後非常高興。北齊天保初年(公元550年),宋景業被封為長城縣子,奉詔撰修《天保歷》,李廣為此書撰寫了序言。

相關條目

歷史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