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全[相聲表演藝術家]

宋德全[相聲表演藝術家]
宋德全[相聲表演藝術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宋德全,相聲表演藝術家,曲藝活動家。師從相聲表演藝術家“文哏大師”蘇文茂。 1980年調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曲藝隊任相聲演員,1986年調中國煤礦文工團工作至今。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中華曲藝學會副會長,中國煤礦文聯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秘書長,北京市東城區曲藝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演員。被譽為“新文哏代表人物”、中國曲藝主持第一人”。

早年經歷

宋德全[相聲表演藝術家] 宋德全[相聲表演藝術家]

14歲在天津學習曲藝表演和創作。19歲入伍,在唐山52856部隊宣傳隊當戰士,期間學習相聲和山東快書,曾受過前輩高元鈞大師的指導,並開始發表作品。

個人生活

師承譜系

宋德全生活照 宋德全生活照

宋德全師承譜系及弟子: 朱紹文—徐有祿—焦德海—張壽臣—常寶堃—蘇文茂— 宋德全

大弟子: 高 傑(河北,石家莊)

二弟子: 陳彥波(河南,鄭州)

三弟子: 王 洋(新疆,烏魯木齊)

四弟子: 趙廣群(遼寧,海城)

五弟子: 陳印泉(北京)

個人成就

宋德全 宋德全

1993年至2001年,他先後在中央電視台《歡聚一堂》,北京電視台《黃金樂園》、《走進紫禁城》、《台北時間》,河北電視台《心心廣場》等大型欄目擔任節目主持人。曾隨中國長城藝術團出訪馬來西亞。

1999年始宋德全與王玉合作,同年與傅鶴年合作創作相聲《網友》,獲中國曲藝家協會在大連舉辦的“西崗杯”全國跨世紀新人新作徵文二等獎。

2000年,他們表演的相聲《說諺聯》,獲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錢江杯”全國青年相聲邀請賽一等獎;同年參加國際曲藝節演出。

2002年參加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迎春相聲晚會。

2001年在天津舉辦的全國快板大賽中,他們創作表演的《曲藝搖籃天津衛》,獲創作一等獎、表演二等獎;同年在淄博舉行的第二屆全國快板書、山東快書電視大賽中,他們創作表演的快板書、快書聯唱《緬懷》獲二等獎。

宋德全在相聲舞台上 宋德全在相聲舞台上

2002年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CCTV“大紅鷹杯”全國電視相聲大賽中,他們創作表演的相聲《酒的研究》獲螢屏獎;並代表中國煤礦文工團參加了第四屆中國曲藝節演出;同年創作的對口快板《曲藝搖籃天津衛》,獲第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文學獎。

2003年表演的相聲《獻寶》,獲中央電視台第二屆CCTV“迎客松杯”電視大賽三等獎。

2004年參加"華翔杯"全國相聲小品邀請賽的《酒的研究》獲表演一等獎。

2004年參加北京"立白杯"全國相聲小品大賽的《羅圈賬》獲表演一等獎、創作一等獎。

2006年表演的相聲《OK品味》,獲中央電視台第三屆CCTV電視相聲大賽二等獎。

2006年榮獲北京市“第三屆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榮譽稱號。

2009年榮獲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建國六十年優秀中青年曲藝家”榮譽稱號。

2011年榮獲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共同授予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

宋德全、王玉,熱愛相聲事業,為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策劃發起人之一。他們除每年積極完成下煤礦慰問演出外,正熱心地參與“周末相聲俱樂部”的演出和公益活動。

宋德全多次在中國文聯,中國曲藝家協會的國內外大型活動,會議,演出中擔任主持。被譽為“中國曲藝主持第一人”。

二人傳略輯入《中國曲藝界人名大辭典》。

主要作品

“新文哏代表人物”宋德全 “新文哏代表人物”宋德全

1《獻寶》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2《OK品味》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3《姓名學》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4《說氣》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5《酒的研究》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6《誰是北京人》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7《猜字謎》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8《聘文書》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9《抽菸》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10《養鳥》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11《綽號趣談》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宋德全&nbsp 宋德全&nbsp

12《羅圈賬》表演者:宋德全、王玉、楊進明

13《酒令》表演者:宋德全、王玉、孟凡貴

14對口快板《緬懷》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15《海島遇難》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16《遺傳基因》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17《聊天記錄》表演者:宋德全、王玉等

18《說諺聯》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19《正常不正常》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20《耳濡目染》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21《一鳴驚人》表演者:宋德全、王玉

社會活動

專訪孟凡貴宋德全:相聲會隨著時代往前走 專訪孟凡貴宋德全:相聲會隨著時代往前走

2007年9月3日下午2:30,著名相聲演員孟凡貴,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中國煤礦文工團相聲演員宋德全做客新華網,並通過新華網與廣大網友線上交流。

宋德全第6次來疆,此次是為參加被譽為“新疆侯寶林”的新疆相聲表演藝術家孫士達“從藝60周年的慶典”活動,順便收王洋為徒弟。北京相聲演員宋德全收徒儀式於2007年6月21日晚在二道橋庫爾感餐廳舉行,儀式由新疆軍區文工團相聲演員高建新主持。新疆著名笑星郭勝、老鐵、郭青山、趙斌到場祝賀。王洋是宋德全的第三個弟子,另外兩個分別在河北和北京。

人物觀點

相聲切不可急功近利:綜觀相聲的發展,眼下是相聲從業者最感困惑、也最為模糊的時期。因為老一輩的相聲藝術大師,他們確實把握住了相聲的精髓,他們在語言藝術方面最大程度地達到了極致。可是現在很多從業者沒有把握住語言藝術這一重要環節,相反他們的語言不精彩,不精闢。尤其沒有提煉出那些在民眾中喜聞樂見、生動活潑,而且能夠牽動百姓情感的語言精髓。

宋德全和王洋 宋德全和王洋

對相聲的繼承與創新,宋德全也有自己的見解:“其實對待傳統相聲就是兩點,即繼承和創新的問題。迄今為止相聲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傳到我們這一代相聲演員已經是第八代。應該說傳統相聲有不少經典,不過保留下來的,比較經典的也不過三五十段。這些經典段子經歷了歷代相聲藝人的打磨和錘鍊,已經有了自己固定的套路和格式,而這些套路已相當科學和嚴謹,包袱的設計也非常巧妙,達到了完美的程度。這正是我們要繼承的,因為只有繼承了,才知道我們的相聲從何而來;繼承了,才知道我們的相聲向何處去。”

“以客觀態度對待傳統相聲也是十分必要的”,宋德全坦言:“有些東西距離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已經很遙遠了,充其量也不過是欣賞而已。比如《白事會》說的都是怎么辦喪事,現在已經移風易俗了,再把它拿出來說,年輕人不懂,更沒有這樣的生活經歷,所以也不會覺得好笑。這裡面就牽扯到一個整理傳統的問題。第三步才是創新,創新當然包含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關照。任何藝術都是一樣,你不去關心現實生活,生活就不會關心你,最後有可能就會淘汰你。”

關於相聲創作,宋德全以一句前輩藝術家的話對觀眾說,“尤其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創作。一個好節目能做到八九分好就應該鼓掌;對新作品如果能做到六分好更應該鼓掌,因為它是我們未來藝術的必經之路”。但宋德全對眼下新創作品存在的問題並不諱言,他言之新創作品也確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些命題晚會,常要相聲完成一些不適合相聲表現的內容,其結果是“笑料不夠腕兒來湊”。

他認為相聲是娛樂大眾的,作為一個好的相聲演員除了具有相當的幽默感之外,第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善良的心,要熱愛生活,不能太急功近利。對於作品的要求,他反對速成,速成的結果只能害人害己。他舉例,莎士比亞的作品為什麼可以做到不朽?侯寶林的有些段子為什麼能夠令人百聽不厭?相反,有些人的作品為什麼一旦人故去,作品也隨之消亡。為什麼有那么多的相聲作品最後都成為垃圾?這些無一不告訴我們,急功近利只會導致藝術生命的過早完結。

令宋德全欣慰的是,熱愛相聲的人很多。周末相聲俱樂部成立兩年多來,收到了五六百段民眾寄來的相聲作品,儘管這中間的許多作品還不夠理想,但參與者對相聲藝術的這份熱愛是可敬的。他們舉辦的相聲創作沙龍已經持續十幾期,令人感動的是這些參與者來自全國各地,離京前還要再看上一場相聲俱樂部的演出。宋德全感言:“其實相聲的希望就在我們身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