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台諫制度研究

宋代台諫制度研究

《宋代台諫制度研究》, 作 者是 虞雲國,由 上海書店出版社 於 2009年4月1 日出版,本書成果均由縝密考據中滲出,務求事事核實,言之有據。但其宗旨則講究抉發制度內在理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成果均由縝密考據中滲出,務求事事核實,言之有據。但其宗旨則講究抉發制度內在理路。“吸收中西政治資源的合理層面”,以“彌補制度機制方面的不足”,現代方法論的立場貫穿始終。因此,稽考並詮釋天水一朝台諫制度的背後,實際隱藏著許多政治學理念的知識背景。

平心而論,中國能維持兩千來年的君主“大一統”局面,亦非易事,其間必有緣故。然待到“西潮”驚濤拍岸,情景劇變,後之視昔,易見其非,激進者則更好非其一無是處。近代以來中西歷史文化的比較,往往專注於歧異而遮蔽了普同的成分。這種認知方法的偏頗,更使國人對本國歷史情景缺少“同情地理解”。

作者簡介

虞雲國,1948年生,浙江慈谿人。教授、碩導、碩士點學科帶頭人,上海師範大學宋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赴日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員。著有《宋代台諫制度研究》、《宋光宗宋寧宗》、《細說宋朝》等;另主編《中國文化經典導讀》;主持編纂《中國文化史年表》、《中國太湖史》(宋元部分,合作)。校點的古籍主要有《文獻通考・四裔考》、《�漢三言》、《南部新書》、《近事會元》、《釣磯立談》等,譯校有《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並在大陸、台灣和日本等發表《論宋代第二次削兵權》、《史壇南北二陳論》等學術論文數十篇。主要從事宋史和中國歷史文獻學的研究,目前正在從事宋代中層政權結構與社會風俗文化的研究。

目錄

增訂本自序

第一章 引言

一、一個鳥瞰性的考察

二、一個技術性的說明

第二章 宋代台諫官的選任

一、充任台諫官的條件限制

二、薦舉台諫官的原則

三、君主親擢的程式與方式

第三章 宋代台諫機構的建制與職能

一、台諫機構的組成及其沿革

二、台諫機構的職能

三、也談宋代的台諫合流

第四章 宋代台諫言事制度

一、台諫言事的法令依據

二、獨立言事原則的全面確立

三、言事信息的輸入渠道

四、章 疏:台諫言事方式之一

五、廷奏:台諫言事方式之二

第五章 宋代台諫的職事迴避

一、台諫對宰執的職事迴避

二、台諫系統內部的職事迴避

三、謁禁與其他職事迴避

第六章 宋代對台諫系統的監控

一、君主對台諫系統的監控

二、中央機構對台諫系統的監控

三、台諫官的互劾互監

四、對台諫官的升黜和獎懲

五、對台諫官親戚子弟的控制

第七章 宋代台諫系統的地位和作用

一、分權制衡權力結構的初步形成

二、宋代台諫制度發展與完善的原因

三、台諫系統對宋代政治的積極作用

第八章 宋代台諫系統的破壞與君權相權之關係

一、令人費解的歷史表象

二、相權對宋代台諫系統的破壞

……

第九章 結論:分權制衡的失敗嘗試

附錄:對中國歷史上分權制衡的思考

徵引古籍書目版本

初版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