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曼鵯

安達曼鵯

安達曼鵯屬於動物界、鳥綱、雀形目,學名為Pycnonotus fuscoflavescens,英文名為Andaman Bulbul,分布於安達曼群島。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安達曼鵯(bēi
【拉丁學名】Pycnonotus fuscoflavescens
【命名時間】Hume, 1873
【英文名稱】Andaman Bulbul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鵯科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達曼海域及安達曼附屬群島(孟加拉灣安達曼海之間的島群,屬印度。)。

生活習性

其中安達曼島的樹木翻毛,適合鳥類生存,特別是鵯類,還有蝙蝠。他們體型較小,嘴形張合變化較大,常有嘴須,全身羽毛大部為黑褐色,下腹部分為乳白色,頭部為紅色和白色,雙腿比較短而細,食野果和昆蟲,群體性活動。通常也是一些較大的肉食鳥類和地面肉食動物的攻擊對象。

繁殖

安達曼鵯,因為氣候影響,一般的繁殖期較短,為3月至8月,產卵三、四次,巢一般位於很高的樹木之上,距地6米以上,窩內還會放上嫩草。白頭鵯從3月就開始進入繁殖期,一直到8月,紅頭鵯繁殖期更段。配對以後雌雄鳥逐漸離開群體,彼此追逐於樹枝間,有時彼此上下翻飛,出現求偶交配行為。白頭鵯每次可以產下3到4個蛋,蛋的形狀為橢球形,顏色為淡淡的紅色。卵的大小平均為2.3cm × 1.6c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