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曼豬籠草

安達曼豬籠草

安達曼豬籠草是泰國攀牙府(phang nga)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其生長於海拔接近海平面的沿海開闊的熱帶稀樹草原。它與素叻豬籠草(N. suratensis)之間可能存在著最為密切的近緣關係。其學名來源於安達曼海(Andaman Sea)。

簡介

安達曼豬籠草是泰國攀牙府(phangnga)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其生長於海拔接近海平面的沿海開闊的熱帶稀樹草原。它與素叻豬籠草(N.suratensis)之間可能存在著最為密切的近緣關係。其學名來源於安達曼海(AndamanSea)。
安達曼豬籠草安達曼豬籠草

植物學史

2010年,馬爾切洛·卡塔拉諾(MarcelloCatalano)在其專著《泰國的豬籠草(NepenthesdellaThailandia)》中對安達曼豬籠草進行了正式描述。這份描述由阿拉斯泰爾·魯賓遜(AlastairRobinson)覆核,安德烈亞斯·弗萊施曼(AndreasFleischmann)提供了拉丁翻譯。編號為“Catalano013395”的標本被指定為模式標本。此標本由卡塔拉諾在2009年採集於泰國攀牙府達瓜巴(TakuaPa)。並存放於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University)標本館中。

形態特徵

安達曼豬籠草是一種藤本植物,其可攀爬約3m高。莖呈圓柱形,綠色至紅色,直徑約5mm。節間距可達3.5cm。
葉片革質無柄。呈線形至披針形,可長達30cm,寬至3.5cm,厚約0.5mm。葉片末端為急尖至漸尖,基部縮小成葉柄,並約包住莖部周長的四分之三。在中脈的兩側各有3條縱脈,但只出現於葉片的末四分之一。羽狀脈可見,發自中脈,斜向延伸。籠蔓可長達18cm,直徑約2.5mm。上位籠的籠蔓具有籠蔓圈。葉片為淺綠色,通常會略帶紅色。中脈和籠蔓為綠色至紅色。
下位籠的下三分之一為卵形,上部較窄。其可高達16cm,寬至5cm。捕蟲籠中部具有籠肩;前部存在一對翼,可寬達6mm,翼上存在一些窄小的翼須。籠口為橢圓形,傾斜。唇為圓柱形,兩側可寬達10mm,有可長達1mm的唇齒。捕蟲籠內表面的下半部有消化腺。籠蓋為圓形至寬卵形,略呈拱形,基部為心形。其可長達4.5cm,寬至4.5cm,比籠口寬大。籠蓋的下表面不具備附屬物,但具有大量類似火山形的蜜腺,直徑可達1mm,中線處的蜜腺最大。在籠蓋基部的後方具一根籠蔓尾,可長達7mm,偶爾分叉。下位籠的外表面通常為綠色至橙色並帶有紅色的條紋,或通體為紅色;內表面的蠟質區存在紅色的斑點。唇顏色的可變性很大,可能為綠色、橙色、白色或紅色。籠蓋為橙色至紅色,並帶有紅色的細條紋。
上位籠為管形至窄漏斗形,體型與下位籠相似,可高達16cm,寬至3cm。部分植株缺乏翼,退化為一對隆起,若存在其可寬達1mm。籠口為圓形至寬卵形,傾斜。籠蓋與下位籠類似。上位籠的顏色較下位籠淺,通常其外表面為黃色至白色。內表面的蠟質區部分可能出現紅色的斑點。唇全白。籠蓋可能為綠色、黃色或白色。
安達曼豬籠草的花序為總狀花序。雄性植株的花序可長達11cm,其中花梗可長達45~65cm,花軸可長達20~45cm。共約40~190朵花。次級花梗長3~6mm,大部分帶1朵花,小部分帶2朵花。次級花梗的基部通常具苞片。苞片可長達2mm,並向外彎曲。雄蕊柄可長達1mm。花被片為橢圓形,可長達4mm,寬至2.5mm。新開時為綠色,之後轉為暗紅色。雌性花序的結構與雄性類似,但其花軸較短,長17~22cm,並且其次級花梗較長,長5~15m,且苞片縮小或缺失。此外,其花被片更窄,可長達4mm,寬至1.5mm,通常為綠色。
花序及葉片的基部、葉尖、邊緣和中脈具有橙色或棕色的毛被,長0.1~0.8mm。莖無毛,葉片的毛被易脫落,所以只出現於植株的上部。
與所以印度支那的豬籠草一樣,安達曼豬籠草也具 ,有安達曼豬籠草的下位籠(4張)相對發達的根系。

生態學

安達曼豬籠草是泰國攀牙府沿海地區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其陸生於砂質土壤,並只出現於海拔接近海平面的地區。其典型的原生地為開闊的熱帶稀樹草原(savannah)或草原。
在野外,安達曼豬籠草與奇異豬籠草(N.Mirabilis),包括它的一個變種——海盜豬籠草(N.mirabilisvar.globosa)的分布地相互重疊。已發現了安達曼豬籠草與這兩個種群的自然雜交種。

相關物種

安達曼豬籠草與素叻豬籠草(N.suratensis)之間可能存在著最為密切的近緣關係。它的形態也類似於其他印度支那特有的豬籠草,包括波哥豬籠草(N.bokorensis)、克爾豬籠草(N.kerrii)和空堪達豬籠草(N.kongkandana)。
安達曼豬籠草與其他豬籠草的區別在於其只存在於植株上部莖葉易脫落的毛被。這些絨毛可長達0.8mm。相比之下,波哥豬籠草雖具有可變性,但其營養器官和花序都覆蓋著不易脫落的毛被;克爾豬籠草的葉腋處具有不易脫落的毛被;空堪達豬籠草整個植株都覆蓋著不易脫落的毛被;素叻豬籠草植株的上部覆蓋著可長達0.3mm的易脫落的毛被。安達曼豬籠草的葉片形態也與它們不同,其為線形至披針形。而克爾豬籠草和空堪達豬籠草為倒卵形;波哥豬籠草的葉片更寬,其可寬至8cm。波哥豬籠草還具有無苞片的次級花梗,並且其下位籠的唇較寬,可寬達
22mm。
卡塔拉諾在其對安達曼豬籠草的描述中,特別提到了安達曼豬籠草與素叻豬籠草在營養器官和花序上的區別。雄性安達曼豬籠草的花序具有紅色的花被片,其雄蕊柄只長1mm。而雄性素叻豬籠草的花被片只在邊緣呈紅色,中部則為綠色,其雄蕊柄更長,可至3mm。此外,素叻豬籠草的苞片向外彎曲,而安達曼豬籠草則向內彎曲。素叻豬籠草捕蟲籠內表面的腺體區更具可變性,其可覆蓋於捕蟲籠的下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而在安達曼豬籠草的腺體區只約覆蓋捕蟲籠內表面的二分之一。素叻豬籠草下位籠和上位籠都具有寬大的翼,下位籠的可寬達12mm,上位籠的可寬達3mm。素叻豬籠草的唇較扁平,而安達曼豬籠草的唇為圓柱形。同時,素叻豬籠草的籠蓋為寬卵形至窄卵形,通常略小於籠口,而安達曼豬籠草則為圓形至寬卵形,且通常比籠口大。素叻豬籠草的籠蓋也非常具有特點,其通常具有不規則的波浪狀邊緣和,且末端有一個小的凹陷。此外,素叻豬籠草的籠口為三角形,而非卵形。安達曼豬籠草的籠蔓尾也比素叻豬籠草的長,素叻豬籠草只長約3~5mm,而其可長達5~7mm。安達曼豬籠草上位籠的顏色較淺,通常通體白色。

自然雜交種

在野外,只發現了安達曼豬籠草與奇異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部分的雜交親本為奇異豬籠草的一個變種——海盜豬籠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