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納托利亞語族

安納托利亞語族

安納托利亞語族在歷史上分布於小亞細亞(今土耳其的阿納多盧地區)一帶,主要包括阿納多盧西北部用楔形文字書寫的西臺語,以及阿納多盧西南部的盧維亞語。此族語言曾經在小亞細亞廣泛使用,屬於印歐語系。

概述

安納托利亞語族安納托利亞語族

安納托利亞語族(Anatolian group)此族語言曾在小亞細亞使用,包括西臺語、盧維語(“西臺象形文字”使用的語言)和Palaic語。其後是呂底亞語和利西亞語,現存文獻只有一些銘文碑刻而已。

考古

安納托利亞語族安納托利亞語族
1906年,德國科學家於小亞細亞中部發掘出重要的文物,在博阿玆柯伊(哈圖薩)發現了古西臺帝國的首都,公元前1900至1200年此帝國盛極一時。遺址中發掘出成千上萬的粘土板,上面寫有楔形文字,大多數是從公元前17到14世紀遺留下來的。1916到1917年,Bedřich Hrozný發現此語屬於印歐語系。西臺語的構詞比其他古印歐語言要簡單,或許印歐語系的一些特徵在西臺語中消失,或許其他語言後來繼續演變。此語含有的很多古語特徵對語言學研究來説極為重要。在這些粘土板中也發現了其他一些語言。

主要特點

印歐語印歐語

在印歐諸語言的早期階段,共同特徵比較明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間的差別逐漸增多,有時甚至出現了廣泛的差別。儘管如此,有些結構特徵還是當代印歐語所共有的。語音方面,所有印歐語言都有較多的塞音,並有清濁對立,如p、t、k和b、d、g,但擦音較少;元音系統較嚴密,但w、y、r、l、m和n等響音,則既可起元音作用,也可起輔音作用;鼻元音不普遍;聲調用來區別詞義的情況極為罕見。在語言演變過程中,語音也發生了某些變化。語法方面,名詞有性、數、格的變化,有自然性別;動詞有人稱、數、式、時、態的變化,有些語言還有體的變化。但是,印歐語言總的發展方向是:屈折變化系統所起的作用逐漸由大到小,而詞序和虛詞在決定語法關係時所起的作用則越來越大。只有波羅的諸語言和斯拉夫諸語言等,仍保留了複雜的屈折變化系統。辭彙方面,農業方面的許多常用詞很相似,大多源於某個早期共同形式。許多語言有結構相似的數詞。

印歐語使用許多不同的文字。西臺語用楔形文字和一種特殊的象形音節文字;古波斯語用楔形文字;梵語用天城體、婆羅米和其他文字;阿吠斯陀語等使用幾種特殊的文字;新波斯語用阿拉伯文字;歐洲的語言則使用自古代腓尼基文字派生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字,主要有拉丁文字、基里爾文字等。

語言系屬分類

在地球村概念的環境下,許多母語不是英語的人,在國際場合說的是一種不講究文法的簡化版英語,卻能毫無障礙的溝通。有人認為這種英語已是一種新的國際性語言,可稱為“全球語(Globish)”,就是 Global(全球的)和English(英語)組合成的新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