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林

安玉林,1958年出生,福建人,北京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曾任國務院新聞辦組織部長,現任國務院新聞辦人事局局長。

基本信息

一、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副縣長

安玉林,裕固族。甘肅肅南人。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副縣長。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二、中國地質大學教師

安玉林 男,1941年9月生,北京人。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物探系;82年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曾於90-91年赴前蘇聯列寧格勒礦業學院訪問。現任職於中國地質大學。歷來治學嚴謹,數學、物理與計算機套用造詣較深。67-79年在甘肅物化探大隊工作期間,指導鑽探評價了兩個磁鐵礦區,均取得出色的地質效果和經濟效益。在大學,主講本科生專業課《磁法勘探》,提出“首鑽原則”;主進研究生課《地球物理反演理論》、《位理論》和《泛函分析》。80年以來,重點從事重、磁勘探二學科理論、方法研究,國內外首創“局部重磁場源全方位成像”理論、方法體系,受到地學界重視;還承擔原地礦部和國家攻關項目,多次獲部級科技成果獎。此期間,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在《地球物理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系統性論文30餘篇,其中,有的曾在美國SEG大會或前蘇聯全國性勘探地球物理科技大會上宣讀,有的被選入《中國科學技術文庫》;並且出版了《區域磁異常定量解釋》和《局部產重磁場源全方位成像》兩本專著。代表性論文有:三維磁性層反演方法(《地球物理學報》第33卷專集II);評Spector等效論及有關居裡面反演方法(《地球物理學報》第35卷增刊);二維重磁場源全方位成像(《中國科學技術文庫》天文學-地質學卷);三度剩餘重力異常源全方位成像的理論和方法(《地球物理學報》第40卷第3期中文卷和英文卷)等。

三、冀中公安局副局長,中共七大代表

簡介

安玉林,1910年生,河北省定縣(今定州市)大瓦房村人。又名安繼章,號特達。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早年經歷

出身於農民家庭。1928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九中學。1931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革命道路。因參加革命活動被學校開除,鏇轉入保定同仁中學讀書。九一八事變後,組織南下宣傳隊,沿平漢鐵路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31年10月回校建立黨的外圍組織“抗日會”,發動學潮,被學校開除。回到家鄉後繼續從事革命活動,組織村民開展抗捐、抗租、抗債等鬥爭。1932年受黨組織委派到定縣開展革命活動,和張學軻等人以開油坊為掩護,秘密培養發展黨員,組建黨的支部,掩護和保護革命同志,並將油坊所得利潤大部上交中共定縣中心縣委作為活動經費。1933年定縣中心縣委遭到破壞後,仍以油坊經理的公開身份為掩護,堅持地下鬥爭。1934年7月和上級組織中共保屬特委取得聯繫。8月重建中共定縣中心委員會,任縣委委員,領導定縣北部和西部的革命鬥爭。1935年在定縣北部組織領導了反惡霸、反黑暗、反貪污的合法鬥爭。1936年初根據上級黨組織指示,準備武裝暴動,迎接紅軍東渡黃河。1937年5月利用廟會散發傳單,向民眾進行抗日救亡的宣傳。

全國抗戰爆發後

將油坊機器全部獻給晉察冀第三分區,並進行恢復與發展黨組織、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根據地、建立抗日武裝、開展敵後游擊戰爭等工作。1937年11月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人民自衛軍晉察冀抗日義勇軍第八支隊政治委員。1938年任冀中軍區人民自衛軍第六團第三營營長。同年4月任中共任丘縣委書記,正式建立縣委會,相繼成立縣政府、縣抗日游擊基幹大隊和工會、農會、青會、婦會等抗日組織團體,並發展一大批黨員。九十月間,組織開辦農民幹部訓練班,培訓區村幹部。1939年率縣委機關轉移到農村,建立區游擊隊。1939年9月在冀中區委召開的黨員代表會上,被選為第三分區出席黨的七大正式代表。1940年5月赴延安。抵達延安後人馬列學院學習。1942年2月轉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在延安期間,參加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1945年4月至6月作為晉察冀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戰爭中

日本投降後,返冀中工作。1945年8月起任中共冀中區第九地委副書記。1946年春至1947年3月任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冀中行署公安局副局長。1947年5月5日因病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