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托萬·基贊加

安托萬·基贊加

安托萬·基贊加1925年10月出生在剛果(金)班頓杜省。於1959年創立非洲團結黨並任主席,從事反對比利時殖民統治的鬥爭。1960年6月剛獨立後,任盧蒙巴政府副總理、代總理。1961年8月,在阿杜拉政府中任副總理。曾長期流亡海外,從事反對蒙博托政權的鬥爭。1992年2月返剛,繼續作為反對黨發揮影響。2003年代表盧蒙巴主義統一黨(PALU)簽署《全面包容性協定》,但因權力分配上有矛盾,未參加過渡政府。2006年7月,基贊加參加總統選舉,得票率名列第三。2007年2月任新政府總理。

(圖)安托萬·基贊加安托萬·基贊加

1925年10月出生在剛果(金)班頓杜省。於1959年創立非洲團結黨並任主席,從事反對比利時殖民統治的鬥爭。1960年6月剛獨立後,任盧蒙巴政府副總理、代總理。1961年8月,在阿杜拉政府中任副總理。曾長期流亡海外,從事反對蒙博托政權的鬥爭。1992年2月返剛,繼續作為反對黨發揮影響。2003年代表盧蒙巴主義統一黨 (PALU)簽署《全面包容性協定》,但因權力分配上有矛盾,未參加過渡政府。2006年7月,基贊加參加總統選舉,得票率名列第三。2007年2月任新政府總理。

背景

(圖)剛果首都主街道剛果首都主街道

約·卡比拉繼任總統後,在國際社會大力推動下,剛和平進程重新啟動並取得重大進展,外國軍隊相繼撤出,聯剛團在剛部署總體進展順利。2003年4月,剛政府和國內各派就過渡期權力分配問題達成一致,簽署《全面包容性協定》和《過渡期憲法》,並於6月組成過渡政府,約·卡比拉繼任過渡期總統,兩個主要反政府武裝“剛果民主聯盟-戈馬派”(簡稱“剛民盟/戈馬派”)、“剛果解放運動”(簡稱“剛解運”)、政治反對派和原政府各出一人任副總統,政府各部門及軍隊系統負責人亦由各方分任。2005年12月,剛舉行全民公投通過了《新憲法》。2006年2月,新憲法生效。7月和10月,剛舉行了兩輪總統選舉,卡比拉當選,並於12月6日正式宣誓就職。2007年2月5日,以基贊加為總理的新政府正式成立。一年多來,剛總體形勢不斷趨於緩和,但在東部南基伍省和北基伍省等地區存在的非法武裝問題尚未解決。8月以來,反政府武裝與剛政府軍多次發生武裝衝突,引發地區局勢再度緊張。2008年1月,剛政府在北基伍省首府戈馬市召開南、北基伍省和平、安全與發展大會,部分非法武裝組織與剛政府簽署了停火協定。

概述

安托萬·基贊加(Antoine Gizenga,1925.10.5-),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理(1960-61,2007-2008),革命者。60年代初,基贊加曾任副總理、總理。他的政府被21個國家所承認。1962-65年間,他被關押,此後流亡國外。1992年回國。

職務: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理(1960-1961)

繼任者:約瑟夫·伊萊奧

職務: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理(2007-2008)

前任:職務不存在。

繼任:阿道夫·穆齊托

經歷

(圖)基贊加基贊加

基贊加採用的是剛果國父盧蒙巴的政策。2006年大選中,他作為盧蒙巴聯合黨的候選人參加競選,獲得13.06%的選票,僅次於約瑟夫.卡比拉和讓-皮埃爾.奔巴。卡比拉以總理職位相許,換取基贊加在末輪選舉中對自己的支持。2006年12月,卡比拉再次當選總統。基贊加作為總理,於2007年2月5日完成組閣。

2008年9月25日,基贊加向卡比拉遞交了辭呈。他在電視上說,辭職原因是年齡過大。“作為一個人,就算你精力很旺盛,你必須承認你的身體條件是有限的。”,而反對黨剛果解放運動稱,基贊加執政兩年毫無作為,把剛果民主共和國推向危機就不管了。9月28日,卡比拉正式同意基贊加的辭呈,並令執政聯盟商議他的繼任者人選。

外交

(圖)訪問中國訪問中國

1960年6月30日,剛果共和國獨立,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外長分别致電盧蒙巴政府表示祝賀和承認。10月,剛卡薩武布政府與台灣當局“建交”。1961年2月19日,中國承認基贊加政府為剛唯一合法政府。2月20日,兩國建交。同年9月18日,由於安托萬·基贊加投奔阿杜拉,而阿杜拉政權同台灣有所謂的“外交關係”,故中國決定撤回使館,中、剛關係暫時中止。1964年,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71年10月27日,再改國名為薩伊共和國。1972年11月24日,中、扎兩國實現關係正常化。此後,兩國關係不斷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